克己承擔態度真 ── 鍾倫納博士講座後記
2011年5月1日(星期日)下午,在 Pennant Hills Pre-Uni New College, 中大校友二三十人跟港大校友十多人濟濟一堂,聆聽鍾倫納博士演講,講題是「仁義道德四字的流變」。鍾博士是中大校友(崇基/社會/72;研究院/社會/74),曾任中大社會系助教,後負笈美國波士頓大學,研究醫療社會學與社區組織,取得博士學位,長期在美國從事老年服務制度和社區發展等工作。鍾博士好學深思,課餘鑽研古籍,運用人類學、考古學、社會學等現代方法,長期從事重新理解華夏文化和重構華夏歷史的工作。 現在把多次演說的講稿, 整理成兩冊: 《華夏歷史重構》和《華夏文化的重析》,第一冊行將出版。兩冊目錄是:

《華夏歷史重構》

1.三皇五帝豈止八人    2. 唐虞夏商周與國家的建立    3. 周秦分合的歷史意義    4. 漢唐間的中外關係    5. 宋代在中國社會、經濟、哲學和藝術的意義    6. 元和清對中華民族的意義   7. 從廣東看中國    8. 宋明清期間中西文明的消長

《華夏文化的重析》

1. 龍的起源和演化    2. 仁、義、道、德四字的古今意義    3. 易經並不神秘    4. 純真的詩經    5. 《武經七書》和中國兵法    6. 傳統社區的形成與解體    7. 城、墟、鎮與工商轉型    8. 藍色中國 ── 海運的興衰

鍾博士簡述這兩本書的內容,包括:華夏最早可追溯至九千年前, 並非源於一地,而是境內各地域民族文化的融合;西周封建促進了古代社會的發展,周公建立的制度影響深遠;中國曾擁有燦爛的海洋文化;清朝「康乾」年代是中國古代社會發展的高峰等等。

由於在座大都是中大與港大校友,對中國文化已有相當認識, 所以他選擇了 「仁、義、道、德四字的流變」這個重要而複雜的講題。他說,這幾個 「道德」觀念不單在過去重要,若能重新解釋, 對現代生活也很有啓示。 就詞彙出現的先後而言,其次序是:德、道、義、仁;「仁」雖最後起,但由於最為重要,所以先從「仁」 說起。

關於主題的詳細內容,請參閱鍾博士為我們撰寫的撮要。網頁連接是:
http://www.alumni.cuhk.edu.hk/aaaus/news/2011June/dr_chung_talk_summary.htm
以下是簡略提要。

「仁」

   「仁」字源自東夷,本來指兄弟之間的「天倫」, 這種自然之愛是人道的起點, 即是 「仁」的起點。孔子借用了東夷的仁愛傳統,給解體中的禮制帶來真摯的感情基礎。

   「仁」 的小篆寫法從人從二, 「二」是重文符號, 因此仁即 「人人」, 前一字作動詞用, 意思是 「把人看作人」 , 顯現了人道精神,此後逐漸加上仁愛和仁厚等道德意義。 經孔子發揮後, 仁的意涵更加擴大,不單是眾德之和,而且成為眾德之首了。

   「仁」不是一個純認知的活動, 知而不行非仁。 仁須透過反省、承擔、實踐、和不斷向上而達致,真正的仁者不會腐朽、內向、懦怯、虛偽, 而是敏銳、開放、勇進、真誠、謙虛和開朗, 因為他們不拘小我, 把握到途徑, 令生活更加有意義。

   現代人兒女和親屬數目減少,年齡相差遠起來,代溝加上文化鴻溝, 使父子長幼間的共識和興趣比以往少了很多; 加上搬遷頻繁, 慰問和照顧的機會更少了。 如果堅持父子血統關係, 很多長輩會陷入長期孤獨, 而且在有需要時失去照顧。 這樣, 不但增加社會的負擔,也難解寂寞; 而有能力和願意幫助人的也被剥奪了行仁的機會。

   如果我們把握到 「依親疏差別來表達感情和履行責任」 這個 「仁」 的真諦, 而不狹義地守著父子或任一特殊的血緣關係作推衍關係的起點, 則可以真正地, 在任何時期地點, 都可以建立起行仁的關係, 鄰居、朋友、同事, 彼此相處愉快的, 都可以自然而且方便地互愛互助, 這便是新時代中倡導「仁」 的作用。

「德」

   「德」字最初是指氏族時期的共同飾物、圖騰、族徽、姓氏或其他群體共徵。西周初年,周公提倡「德政」。到了春秋晚期, 孔子主張修德。此後,修德不單成了華夏政治對君權的限制, 也成為教化順民的手段。

   「德」字的變化儘管大, 卻始終環繞著一個主軸發展,它是一個達致最重要的目標的手段。在戰場上, 配戴同服飾者是勝利的靠 山;在政治中, 善待人民的措施是保持政權的最重要依仗;在個人修為方面, 不斷求善是完美人性的保障。換言之, 「德」這個 概念的整體架構不單只包括「手段」, 還有 「目標」。

   可惜的是, 華夏文化雖然反覆強調手段, 卻很少去闡明目標。只談敬業,不抓緊目標的副作用很多。華人不慣於釐定目標, 有時忘記或逃避界定目標, 不尊重原訂目標, 到頭來是不能真正敬業。陳舊的目標不一定須保留, 新目標卻一定須清楚, 手段也一定要追求最高 效率, 這才是真正的「敬德」。

「道」

   「道」字可以包涵的幾種意義, 都普遍存在於其他文化, 但在中國傳統學術主流中, 「道」 字很早便被壓進一個狹義範圍。

   跟德字一樣, 「道」 字的初意也是簡單而易辨的。 道本來指 「通往目的地之途」, 逐漸轉為 「能夠通往目的地之途」 、 「正途」, 以至道本身就是目的,成為規律,甚至是唯一的、至高無上的規律和規則, 愈來愈權威化和絕對化 。

   「道」 指「行之有素的規律」。 問題在於道到底是誰的規律? 適用於個人、 團體、國家、 和天下的規律未必有利於其他單位的。 例如:何時應該尊重地方特性, 何時應該去移風易俗?

   初時成功的途徑不保永遠成功, 例如傳統領導方式直至清朝中期產生了極大的成功, 卻亦因而導至人口過多, 資源破壞, 水土失流。

   道路本身轉化為目的後, 途上有關的注意項目都被忽略了 。 「道」 字本身沒有時間觀念, 沒有時間元素的上路計劃太疏鬆, 不宜於現代管理和運作。 中文古籍裡又少見 「里程碑」 的 同義字, 行程和速度便靠領導。

   執著於道的「守常」 固然帶來保守的傾向, 卻也是穩定文明的文化基因。

「義」

   對王道失控的可能, 儒家跟其他學派那樣提出天道來節制, 當這些節制的方法都失效時, 當建制不能滿足基層需要時, 民間則會發展出反抗的行動和理由。 有趣的是, 上下層社會都爭取用「義」字來指稱這些反應。

   如果說提倡 「道」 是為了鼓勵 「合道的、適合既定規制的言行」, 則提倡 「義」 便是為了鼓勵 「適宜的言行」, 並沒指定適合什麼。 如果既定規制 「不義」, 則義可以成為反抗建制的憑藉, 成為華夏社會失道時的對策。

   義的概念架構, 除了 「誰的角度」, 還應包括 「何時適用」。 在「義者宜也」 和「因時制宜」 以外, 沒有更具體的準則, 自圓其說多於客觀評估。標準愈欠清楚, 愈依賴當權者作定奪。 權力愈集中, 管理的範圍愈廣, 便愈難及時處理民間的爭論, 當權者本身的不義行動也愈難矯正。 民間積累的怨氣漸厚, 向建制外尋求解決的期望便增加。 義的基本觀念廣受接納, 但義的含糊標準, 為民間多種建制外和亂世時的行為提供了援引。

   西方追求單一而永恆的公義 (justice, right), 中國的經史子集中則特別多有關俠義的案例, 反映出義行在傳統社會的普遍性。

   「義」 是一種超越平常責任的舉動, 一種 「份外而及時的利他行為 」。 跟強調 「不在其位, 不謀其政」 的儒家說法相反, 義氣恰恰是 「不在其位, 偶舒其困」。 行義者為了一種信仰 (在孟子 來說, 這是人性, 一種先天的 「義端」), 在不期望回報的情況下, 作出一些利人而可能損己的行動。 義行的施受雙方可能從未相識, 地位也可能極度懸殊, 不像忠孝那樣有特殊的對象, 「義氣」 因而可以給所有人都帶來希望。

   義字的內容抽象, 易填易轉, 正好予人作破格行事的根據, 也是個值得利用的工具。 是以歷代帝王都加封關公, 企圖借義納忠; 而市井之徒, 也常效金蘭結義, 互相扶持。

結論

   仁義道德四字把華夏早期各族的象徵、習俗、和價值觀混融進一個共同架構。

   這四字初時本來是分散的意念, 後來則被溶匯在一起, 在人際關係、 行事標準、 終極關懷、 和修養途徑等方面提出了朦朧的啟召, 也涵覆了華夏價值意識的核心。

   仁義道德四字的主體精神, 為華夏民族解釋社會行為提供出一個向善為公的發展方向。 這組觀念大都經過從具體指標發展到共通的行為原則, 也反映出華夏文化對社會生活的關注不單限於認知, 而且要求實用。

   即使併合了其他傳統德目, 這組概念仍未足指導現代人的「道德」生活。 為了現代群體的公益, 我們還須培養:

   對數據的尊重( 但孫子兵法, 唐太宗的將營有算盤 ),
   準時觀念 ( 時分秒的量度, 只在幾百年前才開始 (Boorstin)),
   對環境保護的習慣( 仁的概念已經延伸至草木鳥獸 ) 等等。

鍾博士認為,仁義道德並非迂腐,只要溯本清源,在現代社會仍有價值。海外華人應該傳承華夏民族珍貴遺產,在發揚民族優點上貢獻於主流社會,就像加入一個「沙律鍋」(salad pot),但保持自己的特色與生機、活力(freshness),使這個「沙律」更為豐富美味。

鍾博士最後以他寫的《仁義道德的現代啟示》四首詩作結:

1. 為仁由己

天倫順序泛愛人, 克己承擔態度真,
自覺不休常向善, 凡塵實踐永求新。

2. 合宜行義

主動幫人要及時, 不求報答不謀私,
同情奮慨犧牲易, 棄舊迎新險就宜。

3. 辨道適性

萬水分流各匯川, 沿途改道自思遷,
援形度勢調緩急, 大局常情一線牽。

4. 明鵠敬德

說德經常忘目標, 單談手段志難超,
釐清鵠的增功效, 敬業修身不斷調。

鍾博士已將他的研究心得寫成兩冊,準備出版。在此謹祝鍾博士大作出版成功! 鍾博士的其他關注和作品已刊登在他的個人網站 ,http://www.tomlchung.com,有興趣的朋友可上網瀏覽。

晚飯期間,健談的鍾博士繼續談論中國文化。他說易經並不神秘,詩經是周宣王大臣尹吉甫一人之作(採用台灣學者李辰冬(1907-1983)的說法),又細說龍的圖形變化,由龍身(以鱷魚為原型)而龍鬚,由龍鬚(源自水氣)而龍角(象徵王權),令人聽得津津有味。席間有校友見鍾博士腰肢清瘦,請教養生保健之道,鍾博士就糖尿與運動的關係娓娓道來,如數家珍,令人獲益良多,原來這正屬鍾博士的專業 ── 醫療社會學。看來鍾博士下次到訪雪梨,除了文史哲之外,亦可考慮以退休、保健為講題了。

back to Newsletter  fron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