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中大人的第一次 ……  
   秋天郊遊 Pauline

每年的澳紐軍團日( ANZAC Day ),天氣往往都是陰陰冷冷,淫雨霏霏。看見一臉風霜、屢經戰亂的老兵,在雨中向故友獻花,情景特別感人。

今年的天氣,夏天像沒有開始已經結束了,像我這般樂水之人,倍感惆悵。因為喜歡弄潮,對看見海的地方特別留意,聞說中文大學澳洲校友會在澳紐軍團日,舉辦秋季旅行,地點是悉尼東部的 Nielsen Park

雖然我移居悉尼多年,但參與中文大學澳洲校友會的活動,卻始於去年加入《中大人在悉尼》一書的編輯工作,而參與程度亦止於編務一事而已。多年以來,未能參與校友會的原因是因為自己的性格,正如廣東俗語說的,「火麒麟,周身癮」,在營營役役和尋歡作樂兩事遊走之間,就跟和校友共聚的機會擦身而過。

早已聽聞Nielsen Park風景怡人,園內的鯊魚灣平靜如鏡,更是悉尼人夏天嬉水的勝地,而我這火麒麟居然未到過,太說不過去了。

一反以往,今年的澳紐軍團日陽光燦爛,唯一美中不足之處是風勢強勁。駕著車子,過了Harbour Bridge之後  Martin Place附近很多地方都因為遊行而封了路,但通往Vaucluse的道路則暢通無阻,令人心情歡快。假如悉尼平日的交通也如此暢順的話,社會就少了很多戾氣。

由市中心到此,車程只需廿分鐘左右。在停車處步行幾分鐘,鯊魚灣 (Shark Beach)便在望了。鯊魚灣雖小,但景觀甚佳,而且有天然屏障,海水一般十分平静。但因當日風勢實在過大,故此灣內亦波濤洶湧,白浪滔天,不過澳洲人一向勇敢,風高浪急下依然有人嬉水。

校友會攪手Joey Peter一看便知非常專業,一早到達,張羅各項事宜:結紮拍合照横額、派發彩色行程單張等等。聽說他們已作了先頭部隊,事前先在山徑走過一遍,準備工作充份。開始步行後,他們一人帶頭,另一人殿後,務使隊友不會走失迷路,很是細心。

鯊魚灣旁邊還有咖啡店,供遊人舒閒地享受美景和茶點,灣內設有防鯊網,在此游泳應十分安全。Nielsen Park Sydney Harbour National Park 的一部分,特色是遊人走在山徑上,便可飽覽悉尼海港一帶景色:悉尼歌劇院、悉尼大橋和悉尼高塔等地標,都在一箭之遙,而距離市中心甚近,確是家庭野餐的理想地點。

我們今天尚能以公眾身份,走在悉尼海港山徑之間,應該要多謝Niels R Nielsen先生,他就像綠黨先鋒,在當地政部長(Minister for Lands) 時力主保留悉尼海港一帶作為國家公園,他在任時雖未能償此素願,但在一九六零年中,新南威爾斯政府開始積極購入悉尼海岸地皮作為國家公園之用,一九七五年Sydney Harbour National Park這名字終於在憲報刊登若不如此,海岸一帶昂貴土地,全部會淪為豪宅發展地段。

當天雖然陽光普照,但因早一陣子老是下雨,山徑泥濘處處,白色的運動鞋可遭殃了。

我雖然不太認識出席校友,但那些年,曾幾何時,他們可能跟我在大學火車站趕過同一班火車,然後在崇基眾志堂的三院戲劇比赛一同拍掌喝采,隨之在聯合飯堂吃著當時最著名的薯仔牛柳意粉,最後可能在新亞圓形廣場舉行的系際歌唱比赛唱過同一首歌,一首青春之歌。只不過當時大家年紀小,未能認識已經分道揚鑣了。因緣際會,今天居然在千里之外的悉尼碰上,面孔雖然陌生,但心裡卻感親切。

講了聲 hi,  就跟走在旁邊的崇基地理系師妹打開話匣子, 談笑甚歡,走著走著,碰上《中大人在悉尼》的主編麥子權,他說起今年春天會參加 Peter 精心策劃的北歐之旅,因為是自己安排策劃,行程調動自由,團友可以在不同時間和地點參團,既可像參加旅行團般,酒店交通導遊一切已有安排,省時省力,但又可享有自由行的隨便悠遊,任意縱橫,而且更有一大羣志同道合的朋友同行,倍添遊趣。我聽著也覺羨慕,可恨我總是百務纏身,只有望而興嘆。來年吧,總有機會的。

 

小休的時候,遇上文直良博士,我曾在新亞書院選修過Dr Man   Urban Planning   一科,我們說起新亞舊事,時光荏苒,歲月悠悠,有點像重温「少年十五二十時」的電影。我在辦公室從不透露我的畢業年份,讓外籍同事心癢癢的亂猜,因為他們參看不透亞洲人的臉孔。 現在見到校友和老師,就全露餡了。

Strickland House   前面的大草地,我們停下來吃午餐,Joey派發畫紙,讓大家發揮藝術精神,將風景描繪下來。Strickland House地點優越,將整個悉尼海岸盡攬懷中,屋前的園地每天開放,但建築本身一年才開放一次。此屋甚有歷史意義,是悉尼第一位市長 John Hosking 的大宅,現在則是國家資產,公衆可以租用作為婚禮或喜宴場地,當天就有一對西方人士在Frangipani   樹旁交換婚戒。澳紐軍團日,有點像中國人的清明和重陽,在該天結婚,果真百無禁忌。

郊遊在回到鯊魚灣前便結束,全程才兩小時多一些,道別時各人還獲送贈自家園地種植的富貴柿。

跟校友聊天,我總感受到對方的熱誠、真摯和赤子之心,可能大家都是吹著吐露港海風長大的少年,這中大人的標誌,並沒有因為外貌而改變。

村上春樹在《挪威的森林》中這樣說 :「因為皺紋而強調那超越年齡的青春」,怪不得我總會無視那些皺紋而老覺得自己是廿五歲。來吧,中大人,讓我們再繼續趁青春結伴往前行。

 

back to Newsletter fron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