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偶遇

 黎慶玲  

 

2015228日可能是我人生日誌中的一個特別值得回味的一天。

走過了大半人生,回望以往,在中文大學讀書的六年是我活得最愜意的日子。隨着歲月流逝,快樂的記憶也模糊了。學習是我的興趣,屈指一算,不計兼讀課程,我一生中竟花了24年全時間學習,全職工作只算是我天職中的過場。

1989年民運,令我對祖國失望而想到移民。1992年丈夫單獨留港工作,我帶着三個孩子到澳洲雪梨,在Westmead落腳;1994年,連同在這裡出生的帶着四個孩子返港團聚。以為從此跟澳洲告別,想不到2003年一場沙士,令我對土生土長的香港失望,再次帶着剛中、小學畢業或在學的孩子們遠走他鄉回到雪梨。因沙士之故,那時的香港人成為國際掃把星,我的大女兒先來找學校,但不能暫住親戚家,(他們不想接受十天的自我隔離),我要照顧三個小的,不能陪她過來,唯有做父親的請假,於兩星期內到此為家人先行找房找學校,安頓一切後讓我們一個月後過來。我滿以為自己是識途老馬,誰不知十年人事幾番新。聽說Epping區校網好,丈夫先前在這裡給我們租了一間排屋 (townhouse),我快快的買車方便接送孩子上學,路上的標誌琳瑯滿目,原來那時學校附近有所謂「school zone」還加上攝照機,身邊又沒有熟人題點。過了一個多月便一連多天接到超速告票,差點扣滿分給吊銷駕照。那些日子無依無靠,單獨照顧孩子起居上學,過得真不容易。

在澳洲稍為安定下來,我開始在教會做點義務工作,時間有三年多。到2007年時因轉了教會,空餘時間多了,本意只租不買,但看到房價會繼續上漲,便在這一年間努力找房,從中累積了不了房市的經驗。隨後三年在神學院兼讀輔導學。2010年丈夫來澳定居,並轉行從事地產代理,這也是我有興趣的行業,我也修讀了有關課程。2013年初,我們一齊合作夫妻檔至今。

四個孩子都長大了,最小的也出外工作,經濟負擔也不大,但跟以往成長時認識的卻失去聯繫。22日那一天看到中大傳來的電郵,標題是「Message from CUHKAAA --- Membership recruitment」,再看清楚,是澳洲校友會,再進入網頁,有一個二十周年新春聯歡聚餐就在我熟識的Parramatta舉行。我雖然沒有相熟的校友結伴參加,但也想在異鄉多交一些相同背景的朋友。當我致電校友會主席時,發覺主席的中文名字很熟。當我報上我的個人資料時,林錫濤主席竟即時記起我們當年是同屆社會系畢業的同窗。這種親切感給我帶來參加中大校友會的第一個偶遇。

228日下午,給孩子弄好飯菜便和丈夫匆匆趕到Parramatta Phoenix Chinese Restaurant。其中有一些人十分面熟。在我家附近開業多年的鎖匠最近已遷往別區,在這裡又再難得再碰面,他的太太是籌委會成員,所以他也一早就到來幫忙。他的太太似乎也是我曾在哪裡見過的華人代表。

過了六時,商場可免費泊車,來賓陸續進場,有好幾個給我似曾相識的感覺。

我看到前面有一個男士很面熟想到了,他是高我數屆的新亞師兄盧大衛。1975年新亞迎新,有一個學長給我寫了姓名聯絡,剛從番書院出來的我不大懂簡體字,看到他的名字可以簡化到如此利落,那時的我實在驚訝不已。

正在緬懷40年前之際,眼前有一家三口走過他們很年輕想到了我大喊一聲「Connie」,她是我十年前在Epping的舊鄰居,原來她跟她的丈夫也是中大人,兒子也長得這麽高了。

遠處有一年輕男士是大會嘉賓。這個是一年多前他剛到雪梨上任時我幫他找租房的香港副專員中大師弟Bernard Lo

似乎當晚我是唯一新會員。我和我丈夫被安排到離主禮台最遠的一張枱,玩遊戲時我們怎樣舉手示意,也得不到評判「青睞」。同席的都是較年青的中大校友,大家言談甚歡。蒙幸運之神眷顧,我的另一半抽到$50大利是,我更是該晚大奬$100利是得主,但條件是要寫一篇文章給澳洲中大校友會刋物,即是本文。

散席前的環節是分院校拍照。那時原來是我們相認的好機會。拍照時,高我一屆的師姊出現在我眼前,數十年不變,仍是那麽青春。拍照後,我們站在一旁繼續敍舊,有我的迎新營師兄盧大衛,還有一個低我一屆的師妹,她清楚的記得我當年在系際話劇當主角做律師,她是導演。多謝這個師妹,喚起我年輕時的快樂時光。

我想我應多參加中大校友會活動,重新追尋年輕的日子。

 

 

back to Newsletter fron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