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建
高建(98新亞計算機工程)自言,早在中大唸書時已 有創業打算。畢業後,他在香港工業科技中心(ITC)內一 家公司工作,出任科技顧問(technical
consultant)。對不少人來說,這是一展所長的機會,但他卻不以此自滿。98 年,高建毅然辭職,與朋友合作創業,開設了一所從事Linux技術研究的科技公司
他解釋說:「做『打工仔』往往只能依從公司的政 策辦事,處處受到限制,儼如『齒輪』一般,很難實踐自己對科研的理念和構思。從商業角度看,我覺得Linux 有發展的空間,背後蘊含很大商機。所以,我便與朋友合作創業,希望在事業上尋求突破之餘,亦給自己較大 的空間,去實踐一些理念。」目前,Linux 被視為最有能力挑戰微軟視窗系統的對手,深深吸引不少創業者開 發Linux新技術。
開拓無線應用服務市場 創業之後,除了從事Linux技術開發外,高校友亦 發現,wireless application(無線應用程式)的市場潛力極大。於是,他亦著手開拓無線應用服務市場。為了 配合雙線發展,99年夏天,他將公司業務分拆,分別成立專門從事Linux技術研究的Linux Times,以及無線應用服務供應公司infoisLive.com Limited兩家公司,並出任後者的行政總裁。 不少人認為,朋友合作創業,往往因為工作上「拗 撬」,最後鬧至不歡而散。高校友對此卻亳不擔心,「工作上有不同意見,可說無可避免,我們亦不會因害怕 出現分歧,而不去合作。我相信,工作上有不同意見,不會影響我們之間的友誼,反而有助大家集思廣益,發 揮互相促進的作用,對公司發展有幫助。」高校友相信,一套和而不同的管理文化,是推動公司前進的一項 重要因素。
chinadotcom 入股加強實力 跟很多創業家一樣,高建在創業初期,同樣因為資 金不足和欠缺人才等問題,拖慢了業務發展。不過,最令他感到頭痛的,並不是資金和人手的技術性問題,而 是香港的營商環境。 他解釋說:「香港跟矽谷不同,香港人比較重視回 報,喜歡賺快錢,不重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這種文化不利從事軟件開發,因為軟件開發需要投資大、時間長,而且回報不穩定。故此, 香港公司都不願意投資在軟件開發方面,加上我們從事的wireless application,仍然是一門新興生意,投資者和顧客都不太了解,怎樣去游說他們投資,其實十分 難。」 但他並沒有因此而氣惱,繼續堅持信念,猶幸至今 尚未遇到甚麼重大挫拆。早前,他更得到chinadotcom 注資入股購入30%股份,讓公司有足夠的資金添置器材、招聘人手,並進行手頭上未完成的計劃,加快公司 的發展步伐。
爭分奪秒是致勝之道 現時開發無線應用服務生意剛起步,市場競爭對手 不多。然而,科技發展一日千里,競爭對手隨時不斷湧現。高建認為,要在云云對手中突圍,關鍵全繫於一個 「快」字。 他解釋:「市場上所有對手都知道,下一步應該如 何發展,問題是誰人做得更好、更快。要突圍而出,必須要快,跟時間賽跑,搶先佔著先機,站在市場最前列 的位置。」為了達成目標,他已經在北京、台灣及歐洲等地設立銷售點,向外界推銷他們生產的軟件,從而拓 展海外市場,以求在市場上佔一領導位置,為未來發展鋪路。 對於未來的前景,他坦言充滿信心,「99年,全球 共售出三億部手機,比電腦加電視還多。手機在香港滲透力非常高,很多人都擁有手機,雖然並非所有人都會 用手機上網,但我相信,用手機上網將會成為潮流。屆時,對無線應用服務技術的要求將會更加殷切。」
不要太計較得失 創業至今,公司的發展十分理想,高建認為,創業 之道,並沒有甚麼「秘技」可言,唯一要注要的是不要太過「calculative」(計較)。 他補充說:「在創業過程中,你付出的跟收成未必 成正比,世上並沒有『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鐵律,只有努力不懈,踏實苦幹才有成功一日。」
|
||||
Copyright
reserved by Alumni Affair Office, CUHK. Web designed by INDEX
worksh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