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史丹福大學遊學記
文灼非 (99研究院政政)

  作者簡介

  編者按:文灼非現為《信報》評論版資深編輯,1999年修畢中大政治行政學系碩士學位。八十年代中在香港大學歷史系畢業後,一直從事媒介工作。先後在《壹週刊》及《信報》工作。

  去年中,文灼非成功申請「奈特新聞學人」,前往史丹福大學遊學。同年12月底,文校友趁假期回港,巧遇《中大校 友》編輯部校友,總編輯香樹輝便請他將遊學史丹福及「奈特新聞學人」的情形,向大家詳加介紹。文校友一口答允,遂成此文。




文灼非(左)十分享受在史丹福大學的遊學生活

 

  走進古色古香的史丹福大學正門,迎面的是一條延綿兩公里的棕櫚 大道,氣派非凡,兩行高木四季長青,最能體現加州風情。公路盡頭是一片廣闊的嫩綠草坪,中間點綴著嫣紅的花圃,是學生與遊人享受陽光的樂土。校園的中軸是一間莊嚴的教堂,背倚鬱青的山丘,前臨偌大的廣場,與周圍同樣是典雅俊逸的古西班牙式主樓群融為一體,起伏有致;土黃的外牆在斜陽映照下,份外給人煦煦的暖意。這所佔地八千多畝的美國頂級私立學府,多少學子夢寐以求。每年史丹福大學都有二十位來自全世界的資深新聞工作者,暫時離開繁忙的崗位,重返校園學習新知識,他們或修課,或進行專題研究,或寫作,總之有一年完全屬於自己的時間,為人生與事業的下一個階段作更好的準備。這批新聞工作者被稱為奈特新聞學人(Knight Fellow)。

奈特新聞獎的詳情

  美國是一個非常重視新聞工作者培訓的國家,設有種類繁多的獎學金供該國公民與外國記者申請。類似史丹福的奈特新聞學人獎學金(Knight Fellowships) 的還有哈佛大學的尼曼學人獎學金(Nieman Fellowships),密芝根大學也有同樣的計劃,都是為期一個學年,其中以哈佛的最悠久,有七十年歷史。史丹福大學最早的新聞培訓計劃可追朔到1966年,當時由福特基金 (Ford Foundation) 提供第一筆款項,成立一個稱為Stanford Professional Journalism Fellowships的獎學金,供記者作為期三個月到半年的進修,香港的新聞界前輩黃應士當年是以美國記者的身份作為第一屆學人。1984年,得奈特基金 (Knight Foundation) 為數達四百萬美元的資助,該獎學金命名為John S. Knight Fellowships for Professional Journalists,獲資助的新聞工作者從此稱為Knight Fellow。在1981年逝世的John Knight 是Knight-Ridder報業集團的創辦人之一,他生前成立的奈特基金達四億美元,目前是全美資助新聞進修撥款最多的基金之一。促成奈特基金捐助史丹福的最大功臣,是在學界與媒介均有豐富經驗、曾任史丹福的大學關係主管的Lyle Nelson。

  每年二十位學人有十二位來自美國各地的新聞機構,有八位來自全世界,大都有十年或以上的經驗,獨當一面。究竟怎樣才有資格成為奈特新聞學人? 第一,申請者需要準備一篇類似自傳的文章,談個人獨特的傳媒工作經驗,內容要不落俗套,才能打動遴選委員會。另外,是擬訂一個在史丹福的進修計劃,就是說,為甚麼要到那裡進修?學成後對將來的工作有甚麼幫助?第三, 要新聞機構的老闆或主管和申請者的直屬上司寫保薦信,保證員工一年後可以返回自己的崗位。第四,要三封公司以外的推薦信,證明申請者的學術與專業水平。第五,最少五篇個人新聞作品。第六,英語水平證明。整個過程需要作充份的準備,才可以過五關,斬六將。由於國際學人的名額只有八個,要跟全世界的傑出新聞工作者比併而殺出重圍,競爭之烈,可想而知。對香港新聞工作者較為不利之處,是過去二十年來,奈特新聞基金較同情極權國家的新聞工作者,特別是蘇聯、東歐以及中國。以中國為例,從一九八○年至今, 先後有七位記者獲選,而台灣(1991,《自立晚報》的李永德)與香港(1984,《遠東經濟評論》的Mary Lee)都只有一位。筆者有幸成為易名奈特新聞基金後第一位香港中文媒體的學人,非常珍惜這個難得的進修機會。

基金設於史丹福大學傳播學系

  總部設於史丹福大學傳播學系內的奈特新聞基金,有四位全職成員:一位主管,一位副主管,兩位行政人員。去年剛退休的前主管James Risser ,七十年代初曾為史丹福的新聞學人,進修後五年內拿了兩個普立茲獎,到 1985年出任奈特新聞基金的主管,十五年來貢獻良多。最近他更獲CNN邀請,連同兩位學者專家為該電視台在總統選舉期間報道出錯的問題進行獨立調查,提出改善意見。原來的副主管Jim Bettinger去年繼任為新主管,他也是在八十年代初當過史丹福學人的資深報人。每年4、5月公佈獲獎學人名單後,兩位主管便要為新學年的各項工作做準備。行政人員馬上忙於為二十位學人找房子、辦簽證等工作。位於硅谷黃金地段的大學區房屋供應有限,而且租金昂貴,為了讓有家庭的學人無後顧之憂,新聞基金會視乎子女人數而增加資助。房子一般在7、8月便要租好,9月初便開始一連串的迎新活動,讓所有學人早日適應新生活。


文灼非(前左三)與來自世界各地的新聞學 人在校園內合照

  史丹福在9月底開學,分三個正式學期(秋、冬、春),另有對外的暑期班,我們的學年是由九月初到六月初,嚴格來講只有九個多月的學習。我們並不是修讀學位,而是就個人的興趣選擇想聽的課,所以不用考試。每年新學年開始之前,史大的校長都會向全校各院系發一封信,通知各教職員有新一批新聞學人會在校園自由修課,希望他們盡力幫助。過去不少教授很喜歡學人去旁聽,因為這批有相當社會經驗的新聞工作者,會為課堂帶來新視野。全美出了名難進的史丹福商學院也樂意為學人開方便之門。商學院的一位副院長專門為我們作一次選科輔導,某些特別搶手的學科,也撥出幾個名額,讓學人抽籤。

申請計劃的渠道

  筆者申請這個進修計劃時提交的學習範圍包括三方面:新媒體、高科技與中國研究,都是史丹福的強項。第一、二個學期我集中在商學院修MBA 的課,如電子商貿、管理策略、權力和組職以及國際金融市場等。同學均是全世界的精英,每年從六、七千人中挑三百六十五名,能進來的都非泛泛之輩, 去年從香港考進來的只有兩位,其中一位是李國寶的幼子。商學院還有一個給大機構的中、上層主管進修的一年工管碩士課程(Sloan Program),由僱主保送,今年有三位來自香港,其中一位也是中大校友、擔任港府政務官十多年的梁卓文(87政政)。史丹福的MBA一直都排在全美的前三名,與哈佛、華頓各有千秋。史大的強項是地處硅谷核心,學生有極多的機會創業,隨時可以製造商界神話,所以MBA有不少教導 學生如何創業的課,十分受歡迎。

  沒有史丹福,就沒有硅谷。史大的工程學院實力雄厚,很多教授都與業界緊密合作。去年上任的新校長John Hennessy曾是史大的工學院教授,後跳到企業界發展,創業成功後重返史大當副校長,最後能獲選為校長,並不是只靠學術成就。史丹福幾乎天天都有關於高科技、新媒體的講座、研討會,介紹硅谷最新的趨勢。課餘我也會到一些高科技公司參觀、訪問,了解這一年來網絡浮沉是甚麼一回事。

  史丹福的中國以及東亞研究的實力也不弱,而被譽為美國共和黨智庫 的胡佛研究所現在更為新總統布殊出謀獻策,有關兩岸問題、中美關係等演講每周不缺,能經常請得世界各地的一流學者、政治人物主講,十分熱鬧。筆者只覺得時間不夠用,讀書之外還要爭取多四處遊歷,單是加州就有不少好去處。而學人之間的互相交流,經驗分享更是非常珍貴。

  記者能有一年時間不理俗務,潛心修煉,當返回原崗位後可做出更大的貢獻,過去三十五年有六百多位新聞工作者受惠於這個進修計劃,超過八成仍在不同的媒體扮演著重要角色,拿過許多的新聞獎項,這就是最好的證明。

〔2001年2月20日於史丹福大學〕


Copyright reserved by Alumni Affair Office, CUHK. Web designed by INDEX 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