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有法對付空氣污染「第二波」

—彭錫榮

  環境保護署首席環境保護主任(空氣質素監理組)彭錫榮(77崇基化學)指出,過往香港人因空氣污染問題,光花在醫藥的費用每年高達38億元,佔全港生產總值約0.35%!若將失去的生產力、健康福祉、康樂等後果也計算在內,代價更加沉重!

  彭錫榮強調,空氣污染是香港環境污染最嚴重的問題。事實上。過去十年,香港空氣污染的成因亦已轉型。90年代前,香港工業污染嚴重,工廠釋出的二氧化硫形成一團團煙霧,污染環境,危害市民健康。彭錫榮表示,這是香港空氣污染第一波(First Wave)。有見及此,環保署於90年7月1日起,全面限制工廠使用高含硫量的燃料,由原先的3.5%降至0.5%,令空氣中的二氧化硫含量大幅下降。

  踏入90年代,香港經濟結構轉型,以商業、金融及服務業為主體,然而車輛數目卻躍增逾30%。在行車里數中,使用柴油的車輛更高達六成以上。柴油車輛排出的懸浮粒子(俗稱「黑煙」)和二氧化氮,成為市民健康的「殺手」。彭錫榮表示,如今整個珠江三角洲正急速發展,因而產生區域性污染。汽車廢氣加上區域性污染,即使在風和日麗的情況下,香港上空仍會因「光化學作用」而形成「煙霞」。這個空氣污染「第二波」令市民走在鬧市,要 掩鼻疾行。

千方百計改善空氣質素

  面對空氣污染第二波(Second Wave),香港政府有何對策?彭錫榮表示,99年董建華特首於施政報告中,強調改善香港環境質素,「環保署承諾在五年內,透過一系列措施,將汽車懸浮粒子的排放降低80%,而二氧化氮則要降低30%。」


政府以資助計劃形式,鼓勵車主安裝 「微粒消減裝置」

  去年8月起,環保署推行「超低含硫量柴油」的使用,含硫量僅0.05%,堪稱「全球之冠」。彭錫榮表示,使用「超低含硫量柴油」可減低排放廢氣達15%以上。另外,的士方面,去年亦以「補助計劃」形式(每部的士補助4萬元),鼓勵柴油的士改用石油氣,效果理想。目前全港近18,000多輛的士中,已有近8,000多輛轉用石油氣。彭錫榮強調,如果所有的士都轉用石油氣,懸浮粒子的排放可望大幅降低25%。輕型柴油車輛方面,包括貨車、小 巴及未轉用石油氣之的士等,政府亦以「資助計劃」形式,鼓勵車主安裝「微粒消減裝置」。彭錫榮透露,全港約 42,000輛輕型汽車當中,已有近 12,000輛安裝了「微粒消減裝置」,若全數成功更換,估計可降低懸浮粒子的排放達6%;而同類型的「催化轉換器」亦已在各巴士的尾喉上安裝妥當。

  彭錫榮透露,自「汽車廢氣測試中心」改以「跑步機」形式,測試車輛的廢氣排放後,「出古惑」的情況已不再;加上去年年底,立法會通過對黑煙排放的定額罰款,由450元大幅增至 1,000元後,對車主定期維修座駕,起了鼓勵作用。

  彭錫榮承認,以上措施,只對香港空氣污染問題起短期作用。長遠來說,政府會慎重研究以下數點措施:一. 加強集體運輸;二. 減少柴油汽車,加強使用「電力車輛」;三. 與廣東省政府合作,研究解決污染的方法。

設置空氣監測站

  提到空氣污染,不可不提的是量度空氣污染指數的「空氣監測站」。彭校友透露,目前全港共有14個「空氣監測站」,當中有4個「路邊監測站」及10個「一般監測站」,負責量度空氣中的污染物濃度,包括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臭氧及懸浮粒子等。自95年開始,環保署將收集的數據,以「空氣污染指數」形式向市民發布。指數由最低「0」至最高「500」共五級。舉例說,指數「100」以上,代表污染物對身體構成短期健康影響;而指數「50-100」以下,雖則對身體不會產生即時影響,但長遠計,也會對健康構成威脅。彭錫榮表示,香港空氣污染指數平均在「100」以下,去年只有29日是在「100」以上,比起99年的54日,空氣質素明顯有所改善。


位於中環的路邊監測站,有一間「小屋」保護


位於銅鑼灣的路邊監測站,須以「拆件」安裝

  彭錫榮憶述,初期推出「空氣污染指數」時,的確遇到不少困難。「當時有人說:『中國人千年來也是這樣生活,以前我們的祖先在黃土高原生活也沒問題,現在都市人卻說吃不消!』;另一方面,亦有人質疑,為何每日的污染指數也是『普通』!」此外,在「寸金尺土」的銅鑼灣鬧市設置「路邊監測站」,亦有一定難度。「一般的『路邊監測站』也有一間『小屋』保護,但銅鑼灣的情況比較特殊,故此到最後,我們唯有將儀器『拆件』安置。」

清新空氣 您我共享

  彭錫榮強調,現時本港規劃署在城市發展大綱中,已考慮了不少環保因素,「例如,我們會優先考慮鐵路運輸,萬不得已,興建道路時也盡量避免被大廈包圍,形成『道路狹谷』!」環保署亦成立了環境評估部門,專責評估都市規劃對環境造成的衝擊,尋求解決方案。

  在中大唸書時,彭校友主修化學。「我是一個百分百『讀書狂』!」

  彭錫榮指自已並沒有參與任何課外活動,閒時只會和同學「日讀夜讀」。但他卻非常懷念在中大的「臨宿」生活,「那時我們數名大漢一同在球場側的 『大鐵桶』中生活,互相鼓勵,非常開心!」

  隨著室外空氣質素得到改善,彭錫榮提醒市民必須開始關注室內空氣污染 問題,「有人稱這是空氣污染的第三波(Third Wave)!」。現時環保署已著手這方面的工作,彭錫榮透露,將來考慮對各辦公室及食肆進行檢定制度,「日後食肆除了有優質衛生食肆『Q嘜』 外,亦可能會有一張『優質室內空氣質素』証書!」

  自環保署於1986年成立以來,彭錫榮便一直負責空氣污染問題。他認為長遠而言,香港空氣質素有賴每一位市民的努力,上至政府官員,下至司機乘客,以體現「清新空氣,您我共享」的理想。

 
   彭錫榮77年崇基化學系畢業後,修讀兩年得化學系碩士,之 後再赴英國修讀環境工程學。81年加入政府,86年香港成立環境保護署,彭鍚榮亦調往負責研究空氣質素工作。

 


Copyright reserved by Alumni Affair Office, CUHK. Web designed by INDEX 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