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書結緣 ——潘銘燊
1967年《崇基學生雙週報、新亞學生報、聯合學生聯刊》 主編

月三十日黃昏,記者帶著崇基圖書館借出、在全校圖書館碩果僅存的1967至1971年《中大學生 報》,往訪1966至1967年擔任《崇基學生雙周報》主編的潘銘燊校友。

  潘銘燊住在沙田人煙最稠密的新城市廣場,但記者發覺儘管室外車水 馬龍,室內倒是頗為清靜的,並無「車喧」之擾。

有實無名的第一份中大學生報

  第一期《中大學生報》名字頗長:《〈崇 基學生雙週報〉(第108期)、〈新亞學生報〉(總第34期)、〈聯合學生〉(第16期) 聯刊》。「當時我是《崇基學生雙週報》的主編,黃維樑是《新亞學生報》的主 編,而黃裕鏗則是《聯合學生》的主編。當時雖然三院分處於沙田、農圃 道和般含道,但有些共同課程安排在星光行和大會堂上課,所以三院學生 時常碰頭。有一次課後與黃維樑閒談,大家說,中大已頗有規模了,不如一起辦一份《中大學生報》」。潘銘燊 笑著說:「其實當時的中大,只是在彌敦道恆生銀行的頂樓!」不管怎樣,中 大的第一份學生報便這樣拍板了。「當時黃維樑還建議請李卓敏校長題字, 但校方回覆說不行,因為中大學生會還未成立,不能叫作『中大學生報』。 於是只好將三院報刊的報頭拼在一起,稱為『聯刊』了。這是第一期中大 學生報,卻是有其實而無其名的」。

喜歡辦專題

  記者與潘銘燊一同翻看三報《聯刊》,發 覺這一期的內容十分豐富,光是專題便有四個:(一)列中文為官方語文;(二) 中文大學四周年校慶紀念;(三)大學生眼中的世局;(四)在中大的生活。「我 希望每期都有專題,讓同學覺得這是一份可讀的報紙,不只是報導明日黃花的 活動或風花雪月的呻吟」。

  那期學生報的社論是《中文必須盡早被列為官方語言》,談到中文運動的 歷史。潘銘燊得意地說:「我們是『並列中文成為官方語文』運動的開路先 鋒。這篇文章發表後,掀起了整個社會的討論熱潮,引發起一個將中文與 英文並列為官方語言的運動,後來我們還協辦了一個『並列中文成為官方語 言研討會』。當時我們訪問了幾位代表人物,包括崇基學院宗哲系主任沈宣 仁博士、市政局議員胡鴻烈大律師、《明報月刊》總編輯胡菊人先生、新亞 書院中文系講師莫可非先生,還有新亞書院英文系講師Mr. Timothy Light、聯合書院英文系主任Father John Gannon,以及聯合書院訓導長劉祖儒先生。我們嘗試從各方面不同的觀點 來看這運動。」

  「當時我們有共識:學生會不能影響學生報的編輯,學生報的編輯方針 是完全獨立的。學生會對報社的編輯要有一定的信任」。

攝記變主編

  「我之所以加入雙週報,並不是因為我能寫善寫,而是大家都以為我精於攝 影。在我之前的總編輯黃煜芬(68崇基中文)原是找我當攝影記者的,後來我 也幫忙做校對,以致受訓成為『熟手男工』,最後還當上學生報總編輯,都肇 始於黃煜芬的引進」。

  潘銘燊侃侃而談:「辦報刊最要緊有一個寫作班子,可以隨時供稿。當 時文章寫得好的同學有宗哲系的穆秋,原名鄺芷人(68崇基哲學,70研究 院哲學)。他的文章很偏激,這是我故意鼓勵他寫得偏激一點,好讓其他人 辯駁,那才熱鬧嘛!鄺芷人以外,社會系的趙恩賜(69崇基社會 )、中文系的吳汝鈞(69崇基中文,71研究院哲學)、生物系的馮應墀(70崇基生物), 還有後來當了《讀者文摘》總編輯的鄭健娜(68崇基社工),都是倚馬可待的 寫手。」

犧牲小我,成全大我

  「那時編學生報往往通宵達旦,第二天睡眼惺忪去上課。加以當時是窮學 生,為生計還要教夜校和補習,對功課影響實在很大。試想,星期五出版 報紙,星期三上午便要到印刷廠完成最後校對,結果被迫隔星期逃課。還 記得當時星期三上午的課是黃繼持老師的《荀子》,我老實的告訴他,不是 不喜歡上他的課,只是為編學生報迫不得已」。「當時是六七暴動的敏感時 期,遍地『菠蘿』,但仍要跑印刷廠」,他補充說。

為作者爭取稿費

  「這可說是我最大的貢獻。當時很多人反對,認為為學生報寫作,是大家庭 精神,不應支稿費。大夥修橋鋪路,也不問酬勞呀!為了這件事,我在幹事會舌戰群儒,開了兩晚會才爭取到。我認為給稿費是提高學生報水準 的關鍵,雖然稿費只是象徵式的三、五、七元(當時的學費一年要八百大元), 只夠吃兩頓飯,但可以讓同學覺得文章有價。不過我要說明一下,我自己 從沒拿過稿費!稿費都是給同學的」。

  「星期五上午崇基例有週會,每隔一星期,週會前在飯堂派發雙週報。當 我看到同學人手一份學生報帶到禮拜堂,便已心滿意足了。沈宣仁博士在一 次崇基週會上,還公開讚揚我編的學生報,是歷來辦得最好的一年呢」。潘銘 燊回想那段日子仍喜不自勝。

與書結下不解緣

  潘銘燊說,中大畢業後,到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修讀了十個月圖書館學。 「唸圖書館學與編學生報多少有點關係。編學生報要有條理,有整理資料的能力,這對我後來修讀圖書館學不無影響」。1970年,他到芝加哥大學圖 書館任職,並兼讀博士課程。

  博士課程快要修完,崇基中文系鍾應梅教授呼召他回到母校執教。「當 時我開過《韓非子》,後來又教古典小說,這些範疇其實我以前都沒有鑽研 過,只好在暑假時加緊備課了」。潘銘燊後來編了多種工具書,包括:《韓非 子知見書目》(坊間同名書是據潘書賡續的)、《中國古典小說論文目》、《廣 東地方志傳記索引》,後二書都由中大出版社印行。

  潘銘燊在母校執教十多年後,1987年又回到柏克萊唸了一年資訊科 學,主要是學習如何將圖書館資料電腦化。「唸完書後,我想在美國工作, 事實上我當時也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明尼蘇達大學東亞圖書館館長兼 東亞系教授,但我沒有去,因為我要留在加拿大取得公民資格後回香港奉 養年老多病的雙親。當時內心掙扎得很厲害,結果我還是選擇了加拿大」。 在加拿大他擔任一所佛教圖書館的館長。後來又與一群喜歡出版的朋友一 起成立了楓橋出版社,在兩年內出版了十多本書。他在加拿大待了三年, 便回港執教。

  三年時間雖短,卻是潘銘燊在創作上的豐收期,在溫哥華,他一共寫了 1,200篇文章。也許對作者個人來說,放棄就任大學的圖書館館長兼教授工 作,實現自己的理想,是人生一大憾事;然而,對於傾倒於潘著的讀者來 說,如果潘銘燊不是在加拿大生活了三年,他又哪來時間寫出這樣好的散文? 「我這輩子任何階段,都與書結下不解之緣,由讀書,到教書、到圖書館工 作,到出版、寫書,都做過」。

  潘銘燊明年一月便赴美國,望著一屋子整箱待發的書,記者不禁為他擔 心,恐怕搬運工人又要口出怨言:「這那裡是搬家,這簡直是搬圖書館!」

潘銘燊 (69崇基中文)中大畢業後旋即赴美,先後獲柏克萊加州大學 碩士(1970)及芝加哥大學博士(1979)。1970至1973年任職於芝加哥大學遠 東圖書館,1973至1989年執教於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講授「讀書指 導」、「目錄學」、「古典小說」、「修辭學」等課程。1989年移居加拿大 溫哥華,擔任加拿大中國文化圖書館館長。1992年回港後,執教於香 港城市理工學院。1995至2001年任教於香港教育學院。1988年至1997 年為香港《星島日報》撰寫專欄,1998年至1999年主持《明報》「學語 習文篇」專欄。1991年獲梁實秋文學獎翻譯獎。著有雜文集《斷鴻 篇》、《三隨篇》、《溫哥華書簡》、《人生邊上補白》、《天地一書囚》、 《小鮮集》等十多種。另有學術專著四種、工具書三種。


Copyright reserved by Alumni Affairs Office, CUHK. Web designed by Soft-Lab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