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工作於娛樂
   ——葉向榮
1992年《中大學生報》總編輯

果你是九十年代初的中大人,也許你還記得1991年中大學生會幹事會交職典禮上,前一屆學生會 會長馬驥(93崇基工管,99研究院社會)在致辭時提到近年來學生組織者的 素質比以前差,學生組織的群眾基礎極其薄弱。1991年第1號(總第138期) 《中大學生報》上,總編輯阮勛在《開山闢地幹甚麼》一文中慨歎學生會組織的 領導人才一蟹不如一蟹,學生組織的素質每況愈下,學生會策劃的活動無 人問津。同學中肯投身學生會的,多只抱著一些模糊的信念,往往缺乏組 織經驗;或者只為吸收經驗而來,但對學生會在校內和社會上的角色都不 甚清楚。當年學生組織頻頻組不成閣,組織成閣的同學則往往缺乏潛質 與經驗。

  從中大醫學院事件、支援八九民運、學界反基本法罷課到樹仁同學絕 食,要求政府資助,都證明當年的同學不是沉默的一群。然而,這些運動 都無法延續下去,以致轉化成改革社會的一股力量,原因是組織者缺乏思想理論的指引。當時學生報上的文 章,大多著重資料鋪陳,缺乏對種種社會現象及其背後制度的分析,更沒 有提出改革的建議。由於缺乏追求理想而衍生出來的理論,以致同學們在 行動中迷失了。1

  葉向榮正是在這個時代背景下,參與了兩年《中大學生》(報紙)及《中大 學生報》(雜誌)的編輯工作。他在1991年第1號及1992年3月號(總第140期)擔 任副總編輯,1992年10月號則擔任總編輯。

沒有專題的學生報

  十一月六日晚上七時,記者在黃埔花園的Pacific Coffee訪問葉向榮。在昏黃的燈光下,我們一起翻閱當年的學 生報,也談及當年的學運方向。從六十年代到今天,一直以來如何在中國 問題上定位是學生會走向的重要課題。從七十年代的「放、認、關、爭」 到八九民運,「中國」幾乎是歷屆學生會政綱必不可少的題目。「六四」事件後,學界頓失方向。如何爭取中國民 主化成為理念上的認同,而在行動上卻不知如何打破困局。九十年代初 期,除了每年在「六四」及「十一」國慶酒會學生會組織同學到新華社門外示 威外,似乎找不到甚麼新的出路。2葉向榮說:「我身處的年代,學運的方向 是模糊的。『六四』之後,學運的熱潮一直在降溫,沒有一個統一的議題, 能夠引起同學的關注。我們在組織《中大學生報》編輯委員會時已覺察到這些 問題。那時學生報的方向是:回到校園,文章以資料性為主。由於以前學 生報的師兄師姐都陸續離開了中大,又有很多同學投身《中大三十年》的編 輯工作。學生報的幹事很多人是前一屆的學生會幹事,一年級的新人也很 多,總共有二十多人。3由於幹事的理論基礎薄弱,因此我們面臨找專題的 困難。」事實上,這一年學生報的專題都是以校園為主的,例如1992年10 月,「華表內望」之「只緣身在此山中」是以中大的校園規劃及建設為主題。

  當時的學生報注重資料的鋪陳,而缺乏分析,是否迷失了方向呢?「我 不覺得這是一種迷失。文章就算分析得再好,但曲高和寡,同學沒有興趣看, 哪又有甚麼意思呢?何不用簡單的語言去表達內容呢?所以,一些太深奧的文 章我們堅持要作者重寫。那是因為我們覺得首先必須吸引同學的興趣和注意。 我們並不鼓勵投稿者寫艱澀的學術論文。這是當時大家的共識。」

民運事件縈繞多年

  記者在翻閱1991-1993年的《中大學生報》時,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九十 個年代初,六四事件剛剛過去,但在三期的學生報中竟沒有一篇關於「六 四」事件的文章。葉向榮解釋說:「因為事件在暑假期間發生,太早或太遲 提及都不適當,不能引起同學的注意。事實上,當時我們並非只集中在 『六四』事件本身,也不想被『六四』二字桎梏了我們的想法。我們主要集中 在『六四』所帶出來的反建制、反極權和民主精神等如何傳承。我們的路向 是,走向基層,反映被壓迫的群眾。對不幸死去的學運先軀,心裡當然悼 念,但我們不愛光喊口號。」「當時我們學生組織的共識是:『民主不是身外 事,具體實踐生活中。』」

難忘學生報的日子

  葉向榮至今仍難忘做學生報的日子。「我們不但是編輯,還是學生運動的參 與者,所以那個時候經常去遊行示威」。「那段時期,最難忘的還是幹事 之間的討論,那種發聾振聵的感覺很強。經過一段長時間的合作,可以互 相揭發對方的一些盲點,這對自己的成長有很大的幫助。那時我們有一本 記事簿,讓幹事寫下自己的感受,方便與人分享。那種溝通方式,我至今 仍很珍惜」。

亦師亦友

  談到在中大唸書的日子,葉向榮說,呂大樂教授給他的印象最深刻。「一、 二年級我是讀新聞及傳播系的,後轉唸社會學,跟呂教授做專題研究。我 不覺得做報社會荒廢學業,事實上不少成員的成績都不俗,讀社會學能幫 助我們思考」。「呂教授對我的影響很大,至今我們仍有聯絡。去年我結婚 也有請他參加婚禮呢。他為人風趣,上課時談笑風生。講到香港社會的變遷時,他放映《危樓春曉》、《七十二家 房客》等電影,加深同學的印象;又播放一些流行歌曲,然後分析歌詞如何 反映港人回歸前的焦躁與迷惘。我很欣賞他對社會的關心,跟他學到不少 東西。加上我倆都是標準球迷,所以份外投契」。

寓工作於娛樂

  呷一口香濃的咖啡,葉向榮微笑著說,自己是幸運的,畢業後所做的每 份工作都是自己喜歡的。他第一份工作是《突破》雜誌的編輯。「因為我是基 督徒,一直愛看《突破》。碰巧《突破》 請暑假工,便去一試,後來由暑假工轉為長工。我想這是一種理想或侍奉 的延伸。做第一份工,沒想過要賺大錢,而且自己挺喜歡做出版,能夠在 喜歡的出版社做感興趣的行業已很滿足」。三年後,葉向榮找到第二份工 作,在閒人行任編輯。這份工作與本刊有莫大的關係──他曾是《中大校 友》的編輯。「這本雜誌是與當年報社的周保松(95新亞哲學)一同負責的。 最記得有一期做回歸特輯,要找很多校友,約稿也約到紐約,很像做一個 歷史記錄」。此外,他還為呂大樂教授編了一本書《唔該埋單》,這書講及有 關香港社會結構裡的傾斜。到1998年3月,葉向榮才轉到ESPN STAR Sports任職助理節目推廣經理。「我每份工作都很順利,找到這份工是因為黎兆文 校友(92逸夫工管)的緣故。我們早就認識,我看到招聘廣告,於是打電話 問他,他公司是否請人。第一次面試很順利,因為負責人就是他!第二 關、第三關也很順利,遇到的老闆都很好」。「現在這份工,我做得很開 心,因為我是一個標準的體育迷,現在可以名正言順的看球賽,寓工作於 娛樂!世界盃時我還買了幾張入場券飛去韓國看了幾場球賽。」標準球迷的 葉向榮,透露與太太到法國和西班牙蜜月時,也順道去看了一場球賽!現 在太太受他影響,也愛上了看足球呢!

葉向榮與太太何淑娟(94聯合工管)一起看球賽

葉向榮 (93逸夫社會)現任ESPN STAR Sports高級市場傳訊經理。1992年《中大學生報》總編輯,畢業 後加入《突破》,任職編輯。三年後轉投閒人行出版公司, 並獲委任為《中大校友》策劃編輯。

註 釋
  1. 參閱阮勛:《開山闢地幹甚麼》,《中大 學生報》1991年第1號(總第138期),頁31-32。
  2. 參閱《看不清未來──學生會何去何 從?》,《中大學生報》第141期(1993年11月),頁17-18。
  3. 根據《報社三十年點滴》一文,《中大學 生報》第115期,頁48。九十年代報社幹事與工作人員人數由八十年代的百多 人,跌至十多廿人。


Copyright reserved by Alumni Affairs Office, CUHK. Web designed by Soft-Lab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