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中大已經到四十歲的「不惑之年」。但你有沒有想過,中大誕生之時,是如何艱辛?這天,校友事務處邀請了十二位創校之初畢業的校友,一同暢談當年的校園軼事,一同重溫中大蓽路藍縷的創校歷史,回首當年情──原來,我們是這樣成長的。

主持:

俞靄敏(校友事務處處長)
梁天偉(68新亞新聞)

出席者:
何萬森(57聯合經濟)
莫 凱(59崇基經濟及工管)
李金鐘(61新亞歷史,64歷史)
李小林(62崇基生物)
劉智輝(62新亞中文,65中文)
吳白弢(66崇基社會)
袁穗華(68聯合中文)
顧爾言(70聯合中文)
徐志宇(70新亞藝術)
吳海城(71崇基工管)
馮健港(71新亞動物)
姜趙玉蓮(72聯合中文)

史前的中大

  相信很多校友都知道,現在的書院制是始於當年三所書院──崇基、新亞、聯合──合併而成。但有多少人知道,在合併前的三院,是怎樣的?

流離失所的聯合

  何萬森校友是聯合書院的第一屆畢業生。據他的憶述,聯合書院在1956年成立,由華僑、廣僑、文化、光夏及平正五所專上院校合併而成,故取名「聯合」。

  聯合一直沒有自己的校舍,直到1972年才正式遷入現在的沙田校舍。1956年,當崇基遷進馬料水,聯合便因利乘便,借用崇基位於堅道的舊校舍(即「崇基西院」),作校本部;後來又借用梁文燕官立小學一半地方作校舍,很難想像吧,一所大學竟寄生在一所小學!後期聯合又多次遷徙,包括般含道羅富國師範學院(1962-1971)、堅巷理學院(1964-1972)和高街校舍。

  當年的學生有六百多人,師生關係融洽。最有趣的,還是同學的年齡差距十分大,何萬森說:「我還記得其中一個同學是1906年出生的!」

  更有趣的是,同學中有兩位曾任少將、一位曾任中將。「他們都是由大陸來的清官,因為不肯去台灣,便滯留在香港。當年在學校工讀,每月可得八十元,足以養妻活兒,所以很多人選擇讀書。」

以書桌作睡床的新亞

  劉智輝說,偉晴街年代的新亞校舍已有宿舍,而所謂的宿舍,就是在炮台街的一層樓。桂林街時代,白天用作上課的課室,晚上都變成宿舍!試想,學生們都睡在課室的書桌上,場面何等壯觀。到了農圃道才有正式的宿舍。宿舍建在校舍的頂樓,起初只有男生宿舍,後來才有女生宿舍。由於協恩中學在附近,新亞同學曾在新亞校慶時借用協恩的球場,與崇基校隊作籃球比賽。

  1957年入讀新亞的李金鐘,畢業已四十多年了。他仍記得,當年考新亞入學試時,報名費已包括一頓午餐,吃過午餐後,便要繼續第二場的考試。

  當時很多住在香港島的學生,要乘渡船到新亞上課。可是渡船班次稀疏,遲了一班船,便會遲到。於是有些同學早上乘船上學時,故意走慢一點,以便遲到的同學趕得及在關閘前進入上船區;後來,他們還把這組織戲稱為「渡友會」呢!

學生被困馬料水的崇基

  崇基學院於1951年10月由廣州嶺南大學前校長李應林、上海聖約翰大學校董歐偉國,以及香港聖公會領袖何明華會督(R. C. Hall)共同創辦,並於1955年註冊成立。創辦之初,學生僅有63人。到了五十年代末期,由於國內政治局勢緊張,香港學生多留港升學,崇基學生已逾百人。初期崇基學院借用聖約翰大禮拜堂及聖保羅男女中學的校址上課。其後租賃堅道房舍及下亞厘畢道的聖公會聖約瑟紀念堂為校址。1956年遷至環境優美的新界馬料水村永久校址。

  1955年入讀崇基書院的莫凱說,他唸書時,崇基仍未遷入馬料水校址。「那時有東西院,上課都要東西兩邊走。」剛遷入馬料水,設備仍未完善。「只有行政樓、圖書館,教學樓第一、第二座,飯堂(用作多用途大樓),後來有一間兩層的房子──蘭苑,用作女生宿舍,而男生宿舍則在大鐵桶內。那時雖然已有馬料水車站,但每天只有三班車,三班來三班回,遲了一班車便要等上大半天。車站的兩邊仍是水田,學生上學時,都要踏過爛泥路。」離火車站遠一點的泥山,當時正在開闢,建球場和宿舍。崇基的工讀生因利乘便,都去當挖泥工!「其實學生只是想賺點零錢,最落力的反而是後來做了副校長的Dr. Roy,他還帶領傅元國(57崇基經濟及工管)、溫漢璋(59崇基宗教教育及社會工作)等去挖泥呢!」


聯合書院第一屆畢業典禮上,華民政務司麥道柯頒授文憑給何萬森校友


1956年春,崇基歷史地理系同學赴新界元朗考察當地早期居民的發展

  由於崇基位處郊區,交通不便,學生都「被困」在校園內,所以同學間都很熟落。「學生常常在飯堂碰面,感情很好。最記得有一次,因不滿飯堂食物的水準而罷食。」莫凱說。事實上,在六十年代末,崇基也發生過另一次類似的罷食事件。
五十年代末,只有香港大學是法定大學,其他專上學院的學生在畢業禮穿學士袍或戴四方帽都是違法的。1957年崇基第三屆畢業生破天荒地穿學士袍,教署竟不干涉,於是其他學院也跟著仿傚,但只敢穿袍而不敢帶肩帶。10月聯合書院假聖保羅男女中學禮堂舉行第一屆畢業典禮,畢業生首次穿上學士袍,十分興奮!

救偷渡客造就姻緣

  六十年代初,國內政局不穩,以致發生了大型的逃亡潮。當時,香港實行「抵壘政策」,即偷渡者若能安全抵達市區,即可成為香港居民。於是,各院校的學生都積極參與救亡運動,幫助這些偷渡者安全抵達市區。因崇基位處郊區,沿火車路接送偷渡者最為方便,所以崇基同學最積極投入救亡運動。

  「我們買水買麵包送去邊境,又將他們裝扮成香港飛仔的樣子,以防他們被截查。」劉智輝說。「老師們呼籲我們去救人,我們都很踴躍參與救亡運動,有些蛇頭被捕,我們雖然只是學生,竟膽敢去交涉要求放人,甚至幫難民逃避英軍的追捕。」李小林說。

  「救亡運動可說是全校總動員,晚上也要出動『睇水』,誰偷睡了就是『衰仔』。連續幾個星期下來,雖已筋疲力竭,但每天早上仍照樣上課。那時心裡很興奮。有次週會時,麥健增教授呼籲我們捐款救亡,大家都很熱心,師生一心。」吳白弢說。

  想不到,這個救亡運動竟造就了不少姻緣。當時為安全起見,由一男一女扮拍拖「睇水」,很多姻緣便由「假戲真做」而撮合了。

         
李金鐘
劉智輝
吳海城
李小林
姜趙玉蓮
徐志宇

師生關係融洽

  校舍地方小,活動空間不多,老師學生聚首的機會便多,所以那時師生關係十分親密。「我記得有位英文老師Mrs. Mak,很喜歡親近同學,常常請學生去她家裡吃晚飯,飯後便坐在火爐邊讀詩歌,氣氛很好。」崇基的吳白弢說。有一次下大雨,崇基附近的泥路都被水浸了,有個學生竟背著老師過河哩!

  新亞不同系的老師和同學,常常聚在圓亭下,或下棋,或討論。同學甚至去旁聽其他系的課,因為新亞名教授多,不少慕名而來一睹名師風采的學生,所以不同系的同學都會熟落,全校幾百個同學都全部認識。「系會甚至會組團,大年初一到老師家拜年。任國榮教授當時只教過我們幾堂課,但他出糧時,還請我們班同學去九龍塘喝奶茶!」李金鐘說。


七十年代,聯合書院校友會與學生會首次合辦
餐舞會,校友歡迎前任校長蔣法賢醫生伉儷

  何萬森補充:「聯合也有不少名教授,如創校時期的陳炳權教授(前廣州大學校長)、陳湛銓教授、馮康侯教授、左舜生教授、衛聚賢教授及稍後的沙學俊教授、蘇文擢教授、高明教授等,當時很多國民政府的大官都來做教授。師生關係也很好,老師把學生當作子女一樣。」

  七十年代,這種優良傳統仍保留著。七十年代初畢業的馮健港說:「有一件趣聞,任國榮教授很喜歡學生去他家裡拜年,但他一定要我們喝酒,有些不會喝酒的同學便會喝醉。然後又會去麥繼強老師家裡,他對我們招呼十分週到。麥老師對學生很信任,有時在實驗室做研究做到很晚,他甚至把門匙交給學生。」


第一屆中大學生會幹事合照(1971年12月) 
前排:馬金福(左一,73聯合工管)、   
   
葉漢秋(右二,72新亞社會)及   
   
趙玉蓮(右一,72聯合中文)    
後排:吳松彬(73崇基工管)、周國紹(72 
   崇基工管)、岑繼華(73崇基經濟)、
   
羅祥國(72新亞經濟)(左起)   

  「我們每年都到老師家拜年,有一年丁衍庸老師還即時每人刻一個印章送給我們,十多個學生,人人有份。此外,他也很樂意送畫給學生,我只是去旁聽他的課也有份!」徐志宇說。

  「大四的時候我選修日文三,由於中文系與主修科的上課時間相撞,教日文的庄野老師竟願意在校園草地上的長椅單獨給我上課,使我很感動。有些日文老師很好,邀請我們到家裡品嚐日本料理或聽日文歌,相處很融洽。至於中文系老師,如蘇文擢教授、李輝英教授等,我們非常敬重。畢業後,仍保持聯絡,新年時還帶孩子給他們拜年哩。」趙玉蓮說。
         
馮健港
何萬森
吳白弢
顧爾言
袁穗華
莫 凱

全日慶祝大學成立

  大學成立,對於當時仍在唸書的三院學生又有甚麼影響呢?「崇基有很多慶祝的活動,動員全校師生,全日慶祝,甚至舞獅,當天的場刊我還保留著呢。我們感到很驕傲、榮幸,很想讓社會大眾知道崇基的存在」,吳白弢說著,仍流露出當年興奮的笑容。

  「1963年2月,為慶祝大學成立,三院校友會聯合辦過一次餐舞會,這是一次有餐而沒有舞的舞餐會,喜歡跳舞的都失望而回。」何萬森笑著說。

  「三院還搞過一次大型遊船河活動。新亞較保守,不可以跳舞,於是我們都去聯合參加舞會。」李金鐘說。

我們都不以為苦

  當年儘管校園環境惡劣,學生仍生活得十分精彩。吳白弢憶述:「崇基的飯堂位於多元活動室大樓,那裡是所有群體生活的所在地,晚上可開舞會。六個人坐一張長餐桌,每個人都有固定的位置,誰個沒上學大家都知道。」

  「宿舍的房間很簡陋,可是,所有的活動都在裡面籌辦。那時全座宿舍只有一個電話,有工友負責接聽電話,然後大喊,叫同學聽電話,於是全宿舍都知道誰最多電話。」

  「當時校園裡有一條馬料水村,不少同學住在那裡的村屋,屋內只有一張鐵床,兩人一個房間,有些甚至六至八人住一個房間。晚上讀書很辛苦,電燈很暗,只有二十火。」

  「直到1958年,崇基才正式有宿舍,早期校內有一個正宿,兩個臨宿,還有些村屋,有一間石屋髹上白油的,我都叫它做『白宮』,而馬料水的宿舍就叫『黑宮』。附近有很多動物出沒,閒時我們會到海邊摸蜆捉蟹,作晚餐。」莫凱仍十分回味那段日子。

  「聯合校舍小,校園生活往往要伸展到校外,附近有間餐廳叫沙厘娜餐廳(英文是Czarina Restaurant),同學們都在那裡聚首。」袁穗華說。

  「崇基有渡海泳到馬鞍山。當時新亞每年有春秋兩次大旅行,錢穆院長和系主任也去。我還拿過爬山比賽冠軍呢。」李金鐘得意地說。

  「我可是拔河比賽的冠軍呢!」劉智輝搶著說,逗得大夥兒笑起來。

  「每年的除夕晚會,最有趣的是扮老師,扮錢先生、唐先生講話,很精彩。」劉智輝接著說。

  雖然建校前的校舍環境不完善,但同學都不以為苦,反可從中取樂。顧爾言說:「那時覺得有大學讀已很好,尤其對於中文中學的畢業生。我也不覺得會被港大歧視,雖然環境比中學更差,但真的一點也不覺得苦。」

讓交換生賓至如歸

  六十年代末期,很多外國交換生到中大唸書,同學們都很願意幫助這些交換生適應香港生活。崇基更成立「四海聯誼會」(Four Cs Club,即Chung Chi Collegiate Club)。「當時學生會雖然有派人去照顧他們,但卻沒有安排英文好的學生擔當幹事。後來,我們成立四海聯誼會,由一些英文好的同學,帶交換生四處遊玩及搞活動等。我們還會播放一些英語歌給他們聽,讓他們有賓至如歸的感覺。張敏儀(68崇基英文)是第一屆四海聯誼會的主席,我是1970主席。這是生活上的文化交流,期間也撮合了一些姻緣。我記得有個中文系的女孩子嫁了給一個洋交換生。」吳海城說。

  「當時新亞有不少南洋來的同學,由於宿位不夠,學校特別安排校外的房子給他們住。新年的時候我們會把他們帶回家裡一起過節。」李金鐘說。

三院首次同辦話劇

  1963年成立初期,很少有三院合作的活動。七十年代初,第一次三院合作的活動,便是為學生會籌款而上演的話劇《群蠅》。


1971年11月8日中大學生會第一次作戲劇公演,
演出存在主義大師沙特之《群蠅》。該劇動員過百名中大同學
及兩名校友參與臺前及幕後工作。照片為劇中片段。

  「我還記得我在Common Room門口賣門票,『票房』收入十分理想。」趙玉蓮說。

  「往後三院也開始有合作搞活動,例如:文化節、認中關社及中文運動等。」徐志宇說。


1969年4月19日,數名藝術系同學獲
邀在
麗的電視「現代青年」節目中介紹
雕塑作品,當晚之主持為張敏儀校友。

  當日眾校友你一言我一語,道出了中大的創校歷史。談到昔日的趣事,校友們便十分雀躍,歡笑之聲不絕。


Copyright reserved by Alumni Affairs Office, CUHK. Web designed by INDEX worksh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