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古蹟其中一個過程,是古建築修復工程。恢復建築物的風貌,原來不是最困難。建築物「古為今用」,要克服許多技術難題,除了「風火水電」和建築力學,還要兼顧歷史感。技術和想像力,缺一不可。


島半山區「甘棠第」建於一九一四年,未來將成為孫中山博物館。一幢古老大宅改為公共用途,原來比重新蓋建還考心思。

豪宅變博物館

   九十年前設計的住宅,講求通風開揚,一旦改為博物館,保存文物必須安裝控制氣溫濕度的恆溫系統,非大興土木不可。可是,建築師匠心獨運,利用原有煙囪管道裝置空氣調節,透過壁爐輸出冷空氣。「之前,教會為裝冷氣,封密了火爐,又裝上假天花,結果遮蔽了屋頂的精巧裝飾。我們還原本貌,讓昔日風采重見天日。」負責「甘棠第」項目的助理建築師施琪珊,強調恢復原貌是今次工程的重點。

   甘棠第位於中環半山衛城道,為富商何東胞弟何甘棠所建,堪稱早期豪宅典範,以英皇愛德華時期的古典風格建成,裝飾瑰麗堂皇,柚木樓梯、釉彩玻璃、手繪圖案瓷磚,藝術氣息濃厚,足見屋主富甲一方。

   「大宅用料、裝飾,從地磚、牆身以至天花,都非常講究,我們一絲也不希望破壞。但作為博物館,又對燈光、恆溫、電源、保安設備等要求特別高。」

重溯歷史

   除了機電工程,土力和走火設施,亦統統要重新考慮。為了保留原貌,甘棠第不可能完全符合現行走火慣例,所以要跟有關部門研究,及進行走火設施評估,確保公眾安全。建築署亦正測量力學結構,研究建築物承重能力,如何適應日後作為博物館的人流要求。

   施琪珊從中大建築系碩士畢業三年多,參與多項公共項目,可是古建築再利用工程仍屬首次。她說從項目建築師譚士偉的身上獲益良多,他曾負責海防博物館的興建,並剛修畢文物保護課程,更於中大兼職教授建築系課程。「除了學習到文物修復的技術,探索建築的背景亦趣味盎然。」

   雖然大宅將改建成孫中山博物館,也不會忽略甘棠第歷史價值。館內將介紹何甘棠家族事蹟,簡述每間廳堂房間的用途。因此建築師要探索大宅掌故,準確還原風貌。

社會縮影

   談到還原歷史,文物結合生活,施琪珊以電影作比喻,「保存文物建築,像提供一個舞台,人物、場境、情節,有如時空交錯的畫面,同一空間下向前回溯,幕幕重現,讓大家一窺世紀初的生活片段。」

   大宅人去樓空,何氏家族已離開逾半世紀。施琪珊與譚士偉除了鑽研大宅結構和土力資料,並向何氏後人,詳細瞭解當年生活細節。何氏為怡和洋行買辦,生活模式中西夾雜,屋內設西式大廳,以宴請洋人賓客;另闢中式大廳,佈置酸枝傢俱,款待華籍客人,當時流行食鴉片煙,廳內甚至附設煙床。

   「甘棠第反映當年何氏家族的生活,也是當時社會縮影。」何氏雖是富商,也是位慈善家,曾於大宅門口贈醫施藥,亦倡設廣華醫院及聖約翰救傷隊。開埠初期,香港飽受疫症困擾,醫療為社會難題。政府力有不逮,救急扶危,只有求諸社會賢達。

以人為本

   「建築師固然要具出色的設計能力。技術以外,最重要是對『人』的瞭解,尤其是公共設施,要掌握社區文化、經濟和生活習慣。」甘棠第留下了當日生活鴻爪,在建築師的仔細觀察和想像下,才能重現於今人眼前。

   施琪珊畢業後,在建築署服務三年多,參與不同的公共建築項目,其中由建築師馮永基及景國祥帶領的西貢海濱改善工程,既保留當地特色,又吸引遊客,曾榮膺「香港建築師學會2003年年獎」的「會長獎狀」。

   建築物不單是空間的藝術,亦是時代的載體。甘棠第得以保存,也許比半山再蓋一座新豪宅,更加令社區回味,也生色不少。


保護甘棠第達成三贏方案

   文物保護困難重重,甘棠第的例子,卻達成了三贏方案。何甘棠去世後,後人於一九五九年放售物業,由鄭氏家族購入,後再轉售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作宗教用途。

   零二年,教會計劃拆卸改建,引起社會人士關注,尤其中西區區議會及居民更強烈反對,政府亦認同甘棠第的歷史價值,最終出手以五千三百萬元收購,並預算動用九千一百萬元進行修葺,作為孫中山博物館,預計零六年十一月啟用,紀念國父一百四十冥誕。

   政府早已計劃設立孫中山博物館,由於當年孫先生正是在中西區一帶求學並組織革命,遂決定以甘棠第為孫中山博物館,並作為中山史蹟徑起始點,促成了政府、教會及市民的三贏方案。

 


Copyright reserved by Alumni Affairs Office, CUHK. Web designed by INDEX 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