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扁擔創立至今,「當然打雜」的劉世鏞(71崇基會財)溫文忠厚,做過學生會會長、校友會聯會會長的會計師、張玿于(83聯合中文),率直主動的傳媒人,不覺並肩作戰十年。

手空空,無一物

   1995年暑假,「香港中文大學校友會聯會教育基金會」想到內地捐建學校,廣東省教育廳引薦代表到粵西考察。劉世鏞當時負責基金會的「中國教育發展基金」,召集校友研究,認為當務之急是學生交不起學費,決定先辦勵學金助學。

   新亞校歌言「千斤擔子兩肩挑」,扁擔(廣東叫擔挑)正好象徵中港平等,雙向教育:幫助內地有需要的小朋友,同時作為鍛煉香港下一代的親子教育。扁擔也是農村最普通的運載工具,人力雖微,合眾人之力,也無遠弗屆。小學生嘛,加個「小」字,可愛一點……。「小扁擔」名稱敲定,開始向校友組織友好「打心口」。後來在《中大校友》每期有專頁,才接觸到廣大校友,公開籌款招募義工。

   多年來,劉世鏞辦公室是小扁擔大本營,劉張對桌而坐。「劉領導」管行政、財務,「小魚」籌辦考察團和親子助學團,領隊北上。捐款不扣行政費,創立八年都沒有受薪職員。「辦事處」其實是劉世鏞會計師樓秘書文員幫忙打字、做賬,加上母會張昌學校和張昌幼稚園的校長、同事「情商客串」後勤支援,所有義工都要出錢出力。2003年秋,才由母會出資聘一位半職文員,今年則改聘一位全職社工發展學校工作,打理大小事務。

捐款人就是投資人

   小扁擔歷經香港經濟低迷,卻茁壯發展,劉世鏞分析:「勵學行鍛煉與教育香港下一代的親子教育理念,深受家長歡迎。校友會聯會的形象,校友事務處、書院和教育學院、校友評議會和校友組織的支持,校友有親切感,也易得公眾信任。小扁擔的營運模式和信譽,是最關鍵因素:所有現金、物資,皆由自費服務的香港義工到內地,當場逐一親手發給受助對象。由考察場地、審查申請、驗收項目、派發物資、全過程由小扁擔義工操盤。歡迎捐款人同到內地,親自探訪受助對象,也是信心保證。」

   劉把專業會計師的財務管理經驗用於經營小扁擔:「小扁擔為捐款人對社會教育投資,角色其實是代理人(Agent)或管理人,必須向捐款人,也是投資人(Principal)負責,確保分毫都用得其所:除了向捐款人作最大程度的交代(accountability),也要建立監察機制。小扁擔獨立一盤賬,但每年連同母會賬目,交獨立核數師審查。捐款者可指定用途,全都有受惠者簽收回條或報告,近年甚至可網上查閱去向。現在還研究把受助者接受現金物資的數碼照片,電郵捐款人。「事實證明,香港不乏有心人,小扁擔一開始就決定發展重『質』不重『量』是對的。」

不敢做錯事,不能做蠢事

   劉世鏞說,小扁擔代表中大校友,信譽第一,稍有差池,功業可毀於一旦,更損校譽:「不敢做錯事,不能做蠢事。」因此必須成為學習型機構,從經驗與環境學習:「捐款建校,小扁擔只負責教學樓建築成本不超過一半款額,其餘當地自籌,避免高估或者虛報「水分」。落成驗收才匯上全額捐款,當地政府要盡力趕工,否則分毫不獲。因此從未有建校工程爛尾或資金不到位。

   「在中港註冊小扁擔名義、標誌,確保『業務品牌』不會被盜用,也是校友義務貢獻。不少校友都將小扁擔義工服務當成興趣,無償奉獻專業知識,使小扁擔『業務』蒸蒸日上。」

零風險操作

   小扁擔要求內地恪遵港方工作規範,張玿于說:「每次服務可能由不同義工跟進,臨時變化易生漏弊,不熟練的義工也難以跟進。」更重要的是內地的安全與衛生標準與香港截然不同。小扁擔訂旅遊車要聲明「開車愈慢,獎金愈多」(!)家訪不准坐摩托車……。強調要「零風險操作」,因為親子團有老有少(由2歲到73歲),冒險不起:「組織者有責任確保平安順利,才可以堅持長期服務。」

   辦事嚴謹認真,謝絕應酬贈禮,對當地合作夥伴是一大考驗:「首先要地方貧困才去考察,但政府和學校是否廉能,有誠意和能力配合小扁擔要求,才是決定因素!只有對方真正認同小扁擔的理念,才能長久合作。內地文化另有一套,他們陽奉陰違的話,遲早變形出事,怎向捐款人交代?」

   「空談不會打動人心,只有踏實認真,持之有恆,才能得到當地合作夥伴的尊重和信任:義工一不是鄉親,二不投資設廠,三不受銜頭籠絡,無利益牽涉,為啥?起早睡晚,無午休,下鄉一家家實地調查,吃粗糧喝清水。有縣官的司機說:『這班人,該去當紀檢(共產黨紀律檢查委員會)!』。即使久歷江湖的旅遊車司機、導遊,往往也感動。」

   這種作風過濾了許多「高危合作對象」,也造就了一隊認真的義工:「誰敢馬虎?義工會覺得騙了他們時間!」小扁擔不設會員制,義工來去自如,張玿于笑說:「無意中逼我們精益求精。不少義工人說小扁擔是『人間淨土』,視上山下鄉服務為『心靈假期』呢!」


學生小扁擔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小扁擔勵學行動服務團(學生小扁擔,CUS XBD)是直屬小扁擔的學生組織。2003年開始運作,2005年正式成為中大學生會屬會,旨在招募在校同學,結合母會校友義工,開展農村教育服務。曾舉辦廣寧縣性教育師訓班、負責帶領香港中文大學校友會聯會陳震夏中學學生勵學行等多次服務。由母會支援行政、財政。

   凡指定「資助中大學生參加小扁擔服務」的捐款,小扁擔可透過「中大校友萬眾一心」計劃,注入中大校友事務處專戶,由教育學院院長李子建教授主持的撥款委員會審批。



千斤擔子兩肩挑

  

  2001年年底,有校友傳真了滿滿一頁的自薦信給小扁擔,表示讀到《中大校友》小扁擔通訊,知道招募義工架設網站,願意幫忙。此君剛從美國回港定居不久,從事政治漫畫創作,筆名「一木」是也。

   一木,本名袁周泰(92新亞新聞及傳播)。他和哥哥馬龍,都是政治漫畫家。自言並不交遊廣闊,也不大認識校友組織的他,約了小扁擔張玿于出來見面時,覺得她面熟,才省起:哦,原來曾在漫畫家尊子(也是中大校友!)家中聚會見過一面。

   到底是什麼驅使一木「自投羅網」,參加小扁擔呢?原來答案十分簡單:「我讀《中大校友》,看見小扁擔的標誌,出自尊子手筆,直覺這班人『幫得過』!」

   一木不脫漫畫家本色,總喜歡給出意想不到的答案。但究其實,他早已「觀察」了小扁擔兩年,知道小扁擔所有捐款都不扣行政費,並且為確保捐款能送達內地受助人手上,全由香港義工上山下鄉親自派送。

   他說,小扁擔既無行政費支出,工作人員都得自掏腰包,這樣也願來服務的義工,質素一定好,這樣的組織一定幫得過:「早有研究指出,自願捐血的質量,比收錢賣血的質量高得多。經我觀察,小扁擔上下義工都是好血,兼且熱辣辣!」

   剛接觸小扁擔不久,一木便參加了一次考察湖南、四川、陝西的工作團。他現在才透露參加目的:其實是為了「觀其言,聽其行」,近距離檢驗小扁擔是否「講得出,做得到」。

   結果第一次勵學之行,便讓他下了決心。

   「我們山長水遠去那個地方,為考察當地是否值得開展建校助學服務。事前小扁擔出了文件通知,三令五申當地切勿搞浪費鋪張的接待。誰知抵達後,副市長酒店設宴歡迎,佳餚美酒,還有人頻頻敬煙敬紅酒!」

   說到此,一木不禁哈哈大笑,是考驗的時刻到了:「只見張玿于看著一班愈吃愈高興的官員,塊面愈來愈『火農』。

作風純樸 一清如水

   及至待應生竟捧出內陸罕見的龍蝦刺身,面對一桌作勢待吃的官員,她終於起立,不失禮貌地道出小扁擔義工請假自費遠行,旨在助學扶貧,非為吃喝。吃得太好,想起為什麼不節約,集中資源辦教育,內心會十分不安,敬請大家抓緊時間直接談工作。聽得官員們的臉,由紅變灰,又由灰變紅!」

   結果呢,飲宴草草收場,改為即時開會了解項目,可憐官員們沒吃得盡興,就得與小扁擔真刀真槍開工作會議直至深夜。翌日還得起個大清早,下鄉視察待建學校,在雨中家訪貧困生,走得一腳泥。

   一木看在眼裡,對小扁擔的辦事作風,當下佩服得五體投地。

   他往後更加明白,這種作風是必須的。

   小扁擔的出團守則,是不煙不酒,不收土產禮物,義工自付所有開支,絕不受當地招待。

   除了因為厭惡大吃大喝,應酬浪費的招待文化,還因為要與當地夥伴建立實事求是,公事公辦的作風—既建立緊密互信的合作關係,又保持適當距離,令合作夥伴及早明白怎樣與小扁擔的理念接軌:只有拿出良心來,以廉能奉公的業績,配合小扁擔的工作,才能為當地爭取到最多資源。

   一木說,這種作風有時看似決絕,但往後反而會贏得對方真正的尊敬,願意同心協力做好工作,也減少碰到貪污腐敗者的風險。

   「我本意是隨團觀察這班是否好人,結果我發現我自己最壞—當晚開會至深夜,我回到旅店,關上房門,才敢抽上一根煙!」

   「考察團」回來後,一木幾乎每次都出席小扁擔的雙月例會,稍後更慨允出任中常委,開始進行小扁擔資訊工程的工作。

   90年代互聯網興起,令讀新聞與傳播的一木一見著迷。他從最基本的HTML學起,逐步發展到今天具備開發大型網站的能力,全因相信互聯網絕不等於科網狂潮期間那些科網股,而是屬於你和我,具有平民性質的資訊革命。小扁擔徵求義工架設網站,可謂正中下懷。

   一木說,利用科網技術,不單可助小扁擔打破地域限制,合作無分畛域,長遠而言,更確保利用電腦自動化程序,幫助節約行政成本與時間,讓小扁擔得以堅持捐款不扣行政費的理念。

   十年來,小扁擔資料由各種筆蹟的手寫信函,到早已墨印模糊的傳真,以至各種年代版本軟件都有,兼且數據庫的軟件、格式前後不一致,整合很花時間,但卻是刻不容緩:「小扁擔開始時只處理兩三間學校的勵學金、獎學金,人手還可應付,但擴展到現在,工作量包括三省六縣數十家學校多種項目,援助的學生數以千計,若無自己開發的軟件協助,不堪設想。」

節約人手增透明度

   他舉例,以人手分配捐款人與受助學生的配置與每年跟進工作,冗長繁瑣兼容易錯漏,但以電腦處理,便既快且準。

   一木參加小扁擔服務後,花了大量公餘時間核對,整理賬目上網,又編寫收支軟件,方便工作人員配置捐款;更從捐款人的角度設想,在小扁擔網站開設了捐款人登入帳戶,讓捐款人可以很方便地追蹤自己捐款的用途和去向。

   一木高興地說,捐款人能通過網上戶口,清楚了解善款用途和去向,是對小扁擔十分有力的監察。「從最初幾十萬捐款,到現在已突破千萬元,小扁擔有必要增強管理善款的透明度,維繫校友和社會各界的支持。這也是小扁擔最初希望建立網站的其中一個目的。」

   四年來,與小扁擔義工並肩作戰,除了感到有意義,認識許多「好人」,一木還表示獲益良多:有機會實現建構大型多功能網上系統,以及在此過程中,學習如何從前線工作人員的回饋,理解、分析工作流程,設計出「好用就手」的軟件等,這些實戰經驗難能可貴。而小扁擔沒有官僚作風,給義工努力發揮的空間,也是他覺得極為痛快的服務經驗。

   「再者,我從一個編寫程式的生手,到現在熟能生巧,所有這些寶貴經驗,若以回到中大修讀課程計算,怕也值得上幾十個學分呢!」
海外校友貢獻

  美東校友會出版《中大人在紐約》,收益全數捐贈小扁擔。在何萬森(57聯合經濟)校友推動下,「海外小扁擔大使」趙仕鴻(74崇基工管)、梁雁(74聯合工管)、何靜兒(81新亞社會)、吳經端(67崇基植物)等校友發動校友與當地華人社區支援,每年捐款可觀,居功至偉。另,美西舊金山的中大校友會《中大人在舊金山》即將出版,收益捐贈小扁擔;而美東新澤西州校友王雄平(78新亞數學)念中學的女兒Jane WONG讀到《中大校友》小扁擔山區英語教育難的報道,提議發動Monmouth Chinese School和當地社區捐贈英文圖書,更自籌運費,英文圖書16箱共2,600 本,今年10月運抵香港。



書香遺願  薪火相傳

   李偉民(70新亞動物學,76教育學院生物),與劉世鏞是金文泰中學同窗,又是中大校友,不過睽違多年,後來捐款給小扁擔,卻是為了完成父親遺願。

   李偉民父母當年獲獎學金,赴英國倫敦大學帝國學院留學,獲博士學位。李父李少剛後來出掌何文田官中,終身貢獻教育。外祖父則在港大前身的香港醫學院畢業,在廣州創辦光華醫院,真正書香世代。

   知識分子當然深明中國的未來,寄望於國民教育。

   李父是興寧縣客家人,鄉下有祖產圍屋,八十年代歸還產權給海外華僑,李父改建祖屋為免費幼稚園,獨力承擔辦學經費,造褔鄉親。他始終認為,教育乃國家福祉的百年大計,力囑後人要將財產用諸教育事業。

   2001年,李父辭世後,李偉民執行父親遺願,初回興寧,發現改革十多年,當地經濟已發展不俗,幼稚園已非逼切辦學需要。他想起了小扁擔,因為不少新亞老同學,以至中大校友會聯會的骨幹,都先後參予:「我的舊上司,中大校友林莫秀馨(71教育學院歷史)校長,也在粵西封開縣捐建了一所小學。」

   2002年重陽,他拉了好友一同參加了勵學行,親自體驗小扁擔如何落實教育理想:「那次相當多校友帶孩子參加服務,大學社工系教授外、還有CTI電訊公司主席王維基(85聯合電子)。當時任職新鴻基金融分析員的李錦也是團友。」然而,大家都沒有架子,同心協力,開開心心,一一完成分配的任務。

   2003年,他還帶了快升大學的姪女服務。小妮子暑假幫小扁擔整理檔案,忙了個多月。跟著又隨伯父參加湖南建校考察團,渡過難忘的生日,收到的紅包,都捐給貧苦學生了:「言教不如身教。」提起小姪女,李偉民禁不住欣慰。

難為了老師

   2002年到內地,他才驚覺粵西山區竟仍然如此窮困:村校校舍殘破,小朋友要走個多小時的路,才能上學。九年義務基礎教育,雖說不收「學費」,但每個廣東省小學生一年的「雜費」,竟要人民幣五百多元——農民全家四口年收入,不足兩千元的,大有人在。難怪有小朋友負擔不起輟學,靠小扁擔的勵學金,才能圓上學夢。

   小朋友失去上學機會固然可惜,教師處境亦令人慨嘆。

   小扁擔召集了十多位當地小學、初中英語教師夜話,李偉民才知道開辦英語,令不少教師手足無措:「中國要與國際接軌,加入世貿,申辦奧運,開始重視英語教育。中央下令全國學校2005年起,小三開始學英語。」英語師資從何而來呢?

   在「以縣為主」、「人民教育人民辦」的體制下,中央撥款不多,農村教育開支主要靠本縣本鄉財政支付。富庶地區高薪加聘、撥經費加快培訓,不成問題。農村,尤其是一窮二白的山區,稅基小,人民窮,從縣到村的各級政府財政,往往都是赤字,自給自足也難,教育資源當然極度匱乏,原來就沒多少個英語老師。

   大部分教師談不上有堅實的英語基礎,只有用「抽壯丁」方式決定轉崗,由其他科目轉教英語,老師上課時的失落與徬徨,不言而喻:「許多教師被逼上馬,不是因為英語能力強,而是『我們都老了,全校數你最年輕,還能學,就你吧!』」

   「缺乏像樣的英語師資培訓,又沒有教具、輔助教材。周末沒得休息,自製教具教材,吃力不討好。對自己的教學水平,更是有愧於心。」有老師說轉教英語後,學生看穿她不懂,一開口,學生就笑,令她晚晚發惡夢!有人頭痛學校的錄音機『拍極唔響』;也有人打死不敢播錄音,『怕學生發現自己講的英語,跟錄音不同』!

   「有的學校除了教科書,往往連配套的掛圖、字卡、錄音帶都買不起。有些縣城,連最大的新華書店,也買不到一本初級英漢字典!總之有苦難言,不少老師激動落淚。」

   教師坦率分享,加上服務教育界多年,令李偉民有更深體會。得到兄弟同意後,他決定捐出部分遺產培訓英語教師。2003至2005年,每年捐出十萬元,資助英語教師考核和培訓工作,更在香港理工大學訂造短期課程,讓種子老師來港受訓。

   改善了教師英語能力,就不會誤人子弟,也間接增加了窮山區學子通過統考英語關的勝算,增加了升大學的機會,打破窮困的宿命。

知識改變命運

   中大人對「知識改變命運」,應該體會尤深。六十年代,李偉民考入入新亞書院,家教森嚴,加上功課繁重,只能專注學業,並不是學生組織活躍分子。

   當日生物系全系只有十六人,當時系主任任國榮教授,不斷大力鼓勵學生,要朝教育、研究、學術方面發展:「任教授每年都分批邀請學生回家,豪飲高粱白酒,暢論學術人生。他的高足包括麥繼強教授。麥教授則培養出港大校長徐立之(72新亞動物學),可謂薪火相傳。」

   中國不少知識分子,當年在內地政局風雨飄搖時,南下辦學,如錢穆、牟宗三、唐君毅、孫國棟諸位大師,以當時辦學之艱困,仍不以為忤,堅持以興絕繼絕為任,薪傳文明的理想之遠大,令李偉民印象深刻。

   「中大人,就有這點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憨氣。『艱苦我奮進,困乏我多情』,小扁擔才能堅持十年,愈戰愈勇吧。其他大學的校友,就不見得會有這份堅持的傻勁了。」

   一士之身,玉成始終,李偉民兩代的經歷,中大良師的教誨耳濡目染,造就了他始於執教,繼而捐資興學,可說是教育啟發和家庭薰陶的結果。

   李偉民謙稱,他也只是略盡心意。需要這麼大,希望大家都來貢獻,國家民族才有前途。
企業夥伴:

  美國泰科國際集團 (Tyco International Ltd.)2004年9月捐贈5萬美元,其中20萬元人民幣建廣東肇慶廣寧縣香港中文大學校友會聯會黃坪泰科小學,10萬元人民幣創建泰科廣寧英語教師自學中心,餘款資助山區老師到北京、上海及香港受訓。2005年1月再捐5千美元供學校購置圖書、教師培訓及資助香港青年到廣東內地服務。集團在中國的公司,如廣東泰科電子,長期支持黃坪泰科小學獎學金、勵學金等多個項目。

   泰科廣寧英語教師自學中心(Tyco Self-Access Center For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 SAC)設於廣東肇慶廣寧縣縣城新城小學五樓。美國泰科國際集團(Tyco International Ltd.)捐贈十萬元人民幣創建,由中大英文系校友設計,縣教育局提供全職人員管理。2005年1月開始服務全縣200餘小學英語教師。現有圖書及影音自學教材逾2000種,不定期舉辦英語教師訓練活動。急需義工服務。

 


爸爸,我肚子會響!

   做家長,真擔心:在香港這個富裕社會成長,兄弟鮮少的下一代,不知「生活艱難」,會不會經不起挫折?會不會自我中心,對其他人的貧困苦難,不懂同情?會不會只講物質享受,忘記了分享互助的高尚情操?無微不至的照顧,會不會「弱化」了孩子的能力?……

   小扁擔深信:「從服務中成長」——既然不可能「故意刻薄」孩子,唯有加強鍛煉,讓他們認識現實,了解幸福非必然。即使辦親子內地訪校團顧慮多,挑戰大,也一直堅守「內地助學,同時教育香港兒童及青少年」的創立宗旨。十年來,「親子助學,下鄉家訪」是小扁擔特色。雖然「貼錢買難受」,也吸引了無數家長,向隅者眾。

   親子勵學團,有用嗎?且聽金樹發的故事。

   金樹發(80聯合國企) ,畢業即入外資銀行外匯部,見證了香港金融飛躍的日子。1987年澳紐外匯市場開放,他被羅致到紐西蘭奧克蘭的銀行,舉家移民,兩兒在當地出生,九十年代初才回流返港。

   1997年,金樹發大兒子十歲,唸小五,小兒子八歲,唸小三。他偶然讀到《中大校友》的小扁擔消息,認為最好趁此時參加,讓兒子親身感受,可能勝過千言萬語:「回流後,看到香港金融業開始轉型,很多行業瞬息萬變,甚至有盛極而衰之感。我開始懷疑:下一代能否跟我們一樣,有數十年順境扶搖直上。他們的路,可能更荊棘滿途……」

   「我們這一代人的發展循環,跟下一代剛好相反。我們算是倒啖甘蔗,起步時,香港社會仍較貧乏,大家物慾不高,容易滿足,心理質素亦較佳。身處經濟成長的起飛期,只要讀書和拚搏,可說不愁出路。如今他們出生時已應有盡有,但到投身社會,郤要面對全球化強烈競爭。像我的孩子,基本上從未捱過苦。作為父母,要教他們珍惜身邊的一切……。」

「爸爸,我的肚子會響!」

   一家四口第一次參加勵學行,復活節往粵北乳源瑤族自治縣。不料過關延誤,趕不上深圳開往韶關的丹霞號旅遊列車!臨時轉大巴直駛廣州火車站,趕乘傍晚經韶關的普通火車。大家午飯也吃不上,自早至晚,只在車上分吃了一些麵包餅乾。在車站前買了飯盒就匆匆上火車。

   終於上了火車,小兒子突然很驚訝地叫:「爸爸,我的肚子會響!」這小子竟從未餓過,今天才初嘗肚餓滋味。兩個兒子吃了一個飯盒,還要吃,從沒有這麼肯吃!車上買了滷水雞脾,撕下肉來餵,兩張小嘴張得大大的,就像黃口無飽期的小小鳥,剛餵了一張嘴,另一張嘴馬上就擠過來了。

教化,盡在不言中

   「大兒子在外國出生,對中國沒有感覺,起初態度很抽離,也有點漠不關心。小兒子則由於內地衛生條件較差,連廁所都不願去。」不過,金樹發並未氣餒,仍然繼續安排一次次勵學行。孩子逐漸亦有領會,心理也亦開始成熟。

   內地農村學校,除了物質短缺,老師與學生總有一定距離。小扁擔義工帶領兩地學童一同玩遊戲,很快就打破隔閡,更有簡單文具相贈,逗得山區的孩子樂不可支:「久而久之,孩子會建立起友誼。雖然背景不同,文化各異,也能打成一片。香港小孩也隱隱然會感覺到比內地同輩幸運,領悟幸福非必然的事實。」

   山區少見外人,村民更很難相信有人遠道而來,無償助學建校,而且只吃粗糧,不求享受,更不望回報。貧困生家長從義工手上接過助學金,往往難以置信,泣不成聲。此情此景,對孩子的教化,盡在不言中。

去國情懷,化報國衝動

   1997年至2000年,金樹發一家每年都參加一次小扁擔勵學行,走遍十多所山區學校。大人派獎學金和勵學金,巡視校舍,了解需要;小孩負責拉橫額、派禮物、剪綵、點算圖書物品等支援雜務;全家下鄉家訪貧困生。潛移默化,孩子改變了,理解助學的意義,也更加投入。

   金融風暴後,金的工作環境一度大不如前,幾年都沒法投入小扁擔工作。最近再度回歸,心情就很不同了,兒子出國留學後,他終於可以專心擔當更複雜的工作。去年一個人參加貴州建校考察團,最近更想協助培訓山區英語老師。

   金樹發說,當年移民,獨在異邦為異客的感受彌深,對中國人身份認同日益強烈。去國情懷,化成報國衝動,只因深切領略要國家富強康樂,一定要大家盡力辦好教育。

   願共勉。 



Copyright reserved by Alumni Affairs Office, CUHK. Web designed by INDEX 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