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源良在旺角女人街長大,樓下車水馬龍,紅塵萬丈,家裡經營冰室,各式各樣人物,大概給他許多想像。長大後總想著創作,終於在百花齊放的廣東歌黃金年代,留下不少經典。

  大學年代,潘源良四年都未獲配宿舍,火車還未電氣化,交通不便。但唸新聞系,外勤機會較多,未畢業已常奔走於各大媒體。

還是為創作

   新聞系有不少兼職和實習,包括在商台「突破時刻」節目當義工,後來又到無線電視新聞部,他隨梁天偉先生實習,負責繙譯編輯,畢業後正式加入無線新聞部。

   「無線只留了九個月,但我較喜歡創作,所以就決定轉往麗的電視(亞洲電視前身)擔任助導。」

   當時黃錫照剛離開麗的電視,澳洲投資者剛入主,資源有限,工作量驚人。

   「麗的電視一年,許多時候都在電視台留宿。連續劇天天播出,每周兩組人拍兩至三集,又是菲林製作,晚上沖晒剪接,兩組製作人員為趕戲,演員經常撞期,試過在同一地點,同時拍攝兩組戲,狼狽可想而知。」

   「付出愈多,收穫愈大。工作雖辛苦,那段時間學會控制和運用時間。」

   潘源良離開麗的,還是因為創作。

邁向填詞路

   「麗的工作集中導演方面,當年港台戲劇組如日中天,張敏儀《獅子山下》剛播完,幾乎膾炙人口。入港台有機會寫劇本,我又不甘只做導演工作,轉往港台任助導和編劇。加入後,先後製作了《香港、香港》和《溫馨集》。」

   82年的《溫馨集》主題曲,由雷安娜主唱,填詞人鄭國江忙得不可開交,潘源良毛遂自薦。「我請求監製給我一晚時間,便將黎小田的曲帶回家試試。」翌日交貨,鄭國江也認為不俗,成為首個發表作品《濁世暖流清》。

   「當時跟唱片公司並不熟絡,作品亦不多。」

   稍後,石天、麥嘉、黃百鳴、曾志偉、施南生、徐克、泰迪羅賓合組新藝城電影,潘源良隨即加入,84年撰寫電影《英倫琵琶》劇本,由林子祥及泰迪羅賓演出,梁普智執導,並為主題曲《邁步向前》作詞。

   進入新藝城,創作亦進入高峰;泰迪羅賓請他為《天外人》唱片專輯填詞。「此專輯是故事性質,每首歌皆有連貫性。」林子祥和泰迪羅賓都賞識他的歌詞,又跟唱片公司熟稔,他所寫的歌詞愈來愈多。

   「當時亦是廣東歌最流行的年代,譚詠麟開始竄紅,填了瘋魔一時的《愛情陷阱》,工作愈來愈多。」

   後來不少歌手,都跟他有緣合作;張學友和林憶蓮的第一首歌,都出自他的手筆。

創作在情理中意料外

   談起創作,潘源良總輕描淡寫。「太多限制固然會扼殺創作,全無限制亦寸步難移。大部分創作都在某一框架下進行,例如歌手和主角是誰,再想像一下主角形象,適合做那方面事情,靈感油然而生。」

   「寫歌詞跟寫新聞一樣,往往是碰到人物,主題才會自然浮現。知道寫一首甚麼的歌,配合那一位歌手演繹和性格,令人感到是情理之中。」

   潘源良平日喜讀傳記,分析人物性格發展。「人的心態,揉合了時代、背景、家庭影響,塑造人物日後的行為反應。」

經歷黃金歲月

   潘源良經歷廣東歌黃金時代,當時的聽眾,遍及各階層年齡,人人啷啷上口。不少音樂填詞人,皆一時俊彥,廣東歌盛極一時,響徹街頭巷尾。「80年代經濟起飛,娛樂事業進入全盛時期,唱片利潤可觀,因此願意花錢找最好的作曲家和填詞人。可是,經濟轉型,翻版肆虐,互聯網下載,改變了唱片業生態,盛極而衰。」

   他說時代的條件,影響了人的事業命運。「當年有機會,是初期要求人工低微,所以工作機會很多。數年後,行內漸有人脈,才有當日成就。」

   潘源良填詞劇本,瓣瓣皆精,他說離不開五字真言─「唔掂寫到掂。」

   業精於勤,果然不錯。



Copyright reserved by Alumni Affairs Office, CUHK. Web designed by INDEX 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