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聲雅士」的名字聽來仿如丈八金剛,原來別具深意。姬聲雅士英文是─The Gay Singers,亦是貪「Gay」具有「快樂」之意,吻合其歌唱風格。八名成員均從中大崇「基」音樂系畢業,也是取其諧音。加上「姬聲」和「雅士」,分別代表組合中女聲及男聲部,故名。

管姬聲雅士(The Gay Singers)八位成員,各有擅長樂器,卻選擇以原始本錢合作,憑掌握彼此聲線音階變化,別樹一幟的清唱風格。本來純為聯繫校友情誼的柴娃娃樂隊,八年前的三場公開音樂會後,如今經常獲邀約演出,後來更得麥嘜作者謝立文邀請,合作推出唱片及舉辦「春田花花教育基金籌款音樂會」。

   姬聲雅士縱因主唱麥嘜歌曲而廣為人識,但創團成員之一余雪瑩一再強調,姬聲雅士並非麥嘜樂隊,亦無打算走兒歌路線。「姬聲雅士的風格和歌路只有一途,便是『very Gay Singers』;無論演繹甚麼歌曲,是中文還是德文,是兒歌還是流行曲,我們都只會以姬聲雅士風格演繹。」

   對姬聲雅士而言,唱歌可能只是一種娛人娛己的手段。在獻唱樂曲的過程中尋找樂趣,乘練歌或表演之便,與校友聚首一堂、飽餐一頓,這才是組成姬聲雅士的原意。因此不管選曲還是編曲,姬聲雅士均堅持樂趣至上。

物以類聚

   由於音樂系收生人數有限,加上大家經常孵在系室或圖書館趕論文或練習演奏,故此不同年級的同學亦十分稔熟。崇基音樂系師生猶如大家庭,為姬聲雅士的成立奠下了契機。

   物以類聚,有三五知己聚頭喜歡搓麻雀或打球,喜歡古靈精怪又貪玩的姬聲雅士走在一起,則喜歡哼歌唱歌,以口技扮演各類樂器。許多時,由許讓成樓步行至眾志堂,只消其中一人哼起歌來,自會有其他人扮鼓聲或樂器聲作伴奏,這便是姬聲雅士的雛型。

遊戲人間

   「千萬別把我們想得太複雜認真,姬聲雅士並沒有甚麼宗旨或音樂使命,更不會分誰是隊長,或誰負責那個崗位。姬聲雅士本就是性格十分近似的幾位同學,為著畢業後仍能保持聯繫而組成的;一旦將理想化的規條放諸我們身上,姬聲雅士便會無法運作。」

   余雪瑩坦言,姬聲雅士也曾在教授和友人的勸誘下,嘗試認真經營得一點,於是註冊成為公司。然而藝術家脾氣作祟,成員中根本沒有人喜歡管理帳目,對公司營運所涉及的種種法規和行政工作,更是避之則吉;加上姬聲雅士八名成員各有正職,許多時連練歌也擠不出時間來,是以公司註冊甫到期,他們即回復原來的形式,一切以樂趣至上。

無心插柳

   由於八名成員的檔期不容易遷就,因此推掉的演出,遠比接下的為多。雖曾有前輩建議他們全職當姬聲雅士,但礙於成員眾多,若要均分營利,每人所得並不足以叫他們放棄目前的正職,倒不如將收入成立飲食玩樂基金,讓愛吃愛玩的他們,可借機於表演或練習綵排後盡情聯誼。

   無心插柳柳成蔭,姬聲雅士以樂趣為本,卻經常獲邀演出、辦演唱會,更灌錄起唱片來,對幾位成員而言,實為意料之外的佳績。

   正如余雪瑩最初並沒想過要以音樂教育為職業,然而入讀中大後,在眾多教授的啟發下,余雪瑩得以發現知識世界的妙趣,「其中印象很深刻的,是余少華教授的課。上他的課,猶如跟著他在不同知識範疇馳騁遊歷。每開始一個課題,他便打開一扇門,然而學生還未來得及進內一探究竟,余教授便已開啟另一扇門。每扇門後都彷彿有個很精彩的世界,令學生按捺不住好奇主動學習,甚至希望邀請更多人一起進入其中。」

   結果又是一個無心插柳的例子,余雪瑩執起教鞭,至今已有七個年頭。對於教育,她更有一番見解。在網絡世界無遠弗屆的今日,單單傳授知識的教法已經落伍;當代教師應像余教授般,做一個知識之門的「持匙人」,令學生有雀躍的感覺,和刺激他們的求知欲,讓他們一窺每扇門後的精彩,那麼毋須推他們進內,他們也會自己找方法學習,音樂才得以普及。



Copyright reserved by Alumni Affairs Office, CUHK. Web designed by INDEX 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