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良中學已是運動健將,參加學校田徑隊,後考入中大首屆體育運動系。

   「體育運動系隸屬教育學院,訓練合資格體育教師;課程包括運動心理、生理學、解剖學、社會學,知識範疇廣闊,理論甚至比實習還多。學系要求學生十八般武藝,件件皆能,以便日後傳授學生;如游水須四式全能,有些同學不精通游泳,結果要延遲畢業。」

   「同學大都是運動健將,入中大後,不少加入院隊和校隊,經常集訓。」體育運動系學生,又幾乎必屬校隊成員。「不擁有校隊外套的同學,難免面目無光。」

   意想不到的是,體育運動系還功課壓力沉重,通宵打字做論文,每年到中學實習教學,忙得大家叫苦連天。

   姚柏良家原在九龍城寨,清拆後搬往臨屋,故大學三年,均分配獲宿舍,才能兼顧繁重功課和集訓活動。不過他精力過人,又兼任香港青年大專學生協會主席,舉辦回國交流活動,鼓勵兩地青年交流,互相認識。

   中大三年,姚柏良忙得不可開交,幾乎轉瞬即逝。畢業後,離開香港三年,赴海外工作,後來返港轉任教師。

   00年,他回到中大進修學校輔導課程。「因94年中大四改三,體育運動系課程被刪,不包括教育專業文憑,所以回港執教鞭,首先要回校補課,03年修畢專業文憑課程。」

立志匡扶青少年

   姚柏良出身家境清貧,特別有志於匡扶青少年。一次,觀塘民聯會組織義教,他的學生在觀塘平田區做義工,幫助追不上本港課程之新移民和低收入家庭學生,並邀他幫忙。

   「我們招募剛應考完公開試的中七學生,開辦義務補習班,又讓學生加深社區認識。」

   萬事俱備之際,卻突然遇上沙士疫症,補習班剎車叫停。

   「當時全城人心惶惶,口罩缺貨,全城告急,我剛好有位舊同學,批發實驗室器材,我請他以廉價轉讓兩千個口罩,率先在觀塘區免費派口罩。」

   「全港學校停課,後來補習班變成『電話問功課』,竟又出乎意料大受歡迎。」

   03年,姚柏良首度參選觀塘平田區區議員,以落敗告終。「對手攻擊我不是本區居民,居民對我認識有限,落選不算意外。」

   其後數年,他繼續在區內舉辦義務補習活動,定期舉辦文康活動,又推動老人活動。

細心觀察 用心聆聽

   平田區社區人口老化,他細心觀察,聆聽長者訴求。

   「該區缺乏休憩用地,公共空間有限,難再增加座位,長者經常坐花槽邊閑談。槽面粗糙,老人家則以報紙墊坐,以求舒適。我向房署建議磨滑花槽表面,加鋪平滑磚面,方便暫時歇息,長者甚為欣賞。」

   姚柏良也就一些屋的重大議題,為居民爭取權益。

   「平田為早期興建屋,食水喉並非銅喉,日久鍍鋅鋼食水喉管生鏽,水質變壞,一直未能解決,自來水內含大量沉澱物,影響洗衣煮食。房署計劃數年後才更換,居民卻已怨聲載道。」

   於是,姚柏良向居民徵集家中的「黃水」,每瓶標示單位資料,又蒐集居民簽名。一次,房屋署署長陳鎮源巡區,姚柏良率領居民攔路請願,展示「黃水」樣本,陳鎮源細心察看後,亦同意問題嚴重。

   「一個月後,陳鎮源親自覆信,承諾加快更換水管。」

   07年,姚柏良累積政績,再度參選終獲勝,他說誠意打動街坊和義工,贏得支持是背後最大動力。

   「我投入社區最大理想,是希望帶動年青人關心社區。每年暑期均招募學生到社區擔任義工。另一方面,年青人透過社會實踐,亦更成熟。」

   姚柏良說,社區工作耗費時間精力,運動訓練磨鍊意志毅力,令他克服長期挑戰。此外,作為中大體育運動系首屆畢業生,所經歷考驗,亦甚有幫助。

   「大學一年級最感吃力,沒有輔導和前輩指導,一切靠不斷摸索,學系對首屆學生,學術要求嚴謹,功課繁重。而且首屆學系的人丁單薄,崇基千人宴拔河遊戲,東湊西拼之下,仍不夠人數,結果男子組參賽拔河,竟出動女生落場助陣。」

   勞其筋骨,苦其心智。姚柏良大學生活,可謂兩者兼備。


Copyright reserved by Alumni Affairs Office, CUHK. Web designed by INDEX 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