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顯華教授曾就教育進行多項深入研究,其中2003年結集成書《一個都不能少:個別差異的處理》,影響最為深遠,一語道破了當前教育問題的最重要癥結,在於學習動機。

  黃教授說,他從不反對精英教育,即使平民教育,也可培養精英,卻反對「篩選教育」。然而,香港學校一直只懂教「好學生」,不能「教好」學生。結果理想淪為空談,莫說有教無類,更不能因材施教,讓不少學生成為淘汰賽的犧牲品。

  黃教授既研究普及教育,也觸及語文教育、課程改革、學習動機等課題,層層相扣,高足不少更推動當代教育改革;包括前教育統籌局常任秘書長羅范椒芬。

  黃教授差異化研究,原起於90年代,學生差異化日益嚴重,政府邀請各大學研究,並撰寫「個別差異研究報告系列」。

  「個別差異的問題,非由普及教育所致。以前學校趕學生出校門,責任留給社會。1974年,本港開始實行強迫教育,學校逼於無奈接收學生,差異化問題日益嚴重,遂產生90年代教育改革。」

  原來香港的普及教育,起因是歐洲指責本港聘用童工,港府為堵塞外國攻擊口實,倉卒實施普及教育。「本港實施普及教育時間極短,四年間完全推行,較諸於歐洲其他國家,前後數十年才完成,可算神速。」但學校仍以篩選為務,結果差異化更加嚴重。

非常教師

  「如果考試的意義,只在留強汰弱,不在幫助學習,如何教學生喜歡?我不反對考試,學生一旦明白,評核是幫助學習,一樣會喜歡。」黃教授不尚空談,曾一度在金禧中學任教,當年他已提倡放棄教科書,自行設計課程。

  「當年課本也實在太差,礙於科技落後,只有油印機。當時不用教科書,自編課程大費周章。不過我相信只要教得其法,學生喜歡學習,最後一年才培養應付會考,會考根本毋須操心。」

  當年金禧、五育作風開放,老師自由度甚大,後來學生出類拔萃,不枉當年一片苦心。

  「我曾教中一至中二數學科,獲校長同意不用批改平日習作。我的論據是學生大多不明白被批錯誤原因。我認為批改應由學生個人、小組、全班和老師協作下完成。我的處理方法是:學生在家做作業,上課時再把四十位學生,分成了十個小組,首先作小組互相訂正,然後每個小組抽出一位同學,在黑板上即席做不同題目。

  「然後,再讓十組中一位同學,分別修改其他組所做題目,發覺錯誤要指出錯在何處。同學做不到,教師要求其他同學解說,最後我作總結說明。這樣學生既認真投入自己學習活動,也防止互相抄襲,做題原理也更明晰。過一星期左右,便進行小測驗。我會批改測驗,學生成績不好才加以協助。此法讓學習更輕鬆和愉快,學生成績更遙遙領先。」

  「測驗和作文派卷,一般學生只看分數,根本不看批改內容,反而浪費精力。」這正是他後來研究「從評估中學習」(Evaluation to improve learning)理論。

差異化癥結

  但一般學校只重排位,學習動機每況愈下。1996年,教委會委託中大研究本港強迫教育。「大量統計顯示,本港學生從小三開始,漸喪失學習動機。年級漸長,學習動機愈差。」

  黃教授說,人的求知慾與生俱來,小童最愛發問和四處探索,危險也不自知。誰扼殺小孩的天生學習衝動?答案可能是學校的所謂「正規教育」和不少家長不明白學會學習和樂於學習的真義。

  人的秉賦各異,學校卻以同一標準,以篩選排序作教學手段,自然令學習趣味索然。「小孩的天份不同;學校要求一致,對學生是很悲哀的事情。」

  黃教授的差異化研究為期三年,包括改善學校教育方法;參予的小學包括了中大校友會聯會張昌學校和廣源黃耀南小學。「研究著重改變老師對學生差異問題的傳統觀念;透過講座等不同方式,發展老師正確觀念。其中一個方法,是與老師討論教學方式,並以話劇形式作角色扮演,讓老師設身處地明白學生觀感,體驗自己某些教學模式,明白自己某些行為,會打擊學生自信,再作出改善。」原來提高學習動機,最難竟是扭轉老師和家長的思維。

  張昌學校梁滿榮校長說,學校實施「高動機學習計劃」,同學的學習興趣明顯提高,表現積極。另一方面,同學增加課堂參與及投入,改善人際技巧。黃教授提倡的教學模式成效突出,全校老師支持,終於成教學策略的核心價值。

  上述兩家學校成績大有進步,即使位置偏遠,仍不乏慕名的學生遠渡來就讀。

  黃教授在為期數年的大型研究,重新構造教師對「學習動機」和「學習模式」,影響深遠。沙田兩家小學的研究結論,為本港甚至整個地區的教育界,帶來重大啟示。黃教授研究差異化學習,以TARGET教習模式,從六個角度向實行高動機學習,也在教育界引起極大迴響。從課業(Task)、權責(Authority)、認可(Recognition)、組合(Grouping)、評估(Evaluation)和時間(Time)等教學、學習因素出發,探索促進學習動機的具體架構。

  「TARGET最早由外國學者Epstein提出,後來有位教育學院研究生連文嘗,曾任耀中國際學校的校長,利用TARGET模式,研究國際和主流學校分別,他後來轉到西灣河培僑小學出任校長,我亦利用此模式研究差異化。」

  學習差異的情況在每間學校都會出現,黃教授表示學校在處理問題前,必須明白差異化的必然性,「首先不應以學生的成績高低作指標,成績並不充分反映學生能力,反而是細心觀察學生學習動機,重點是激發動機;如避免沉悶刻板的默書,以積極方法鼓勵同學,加強對知識興趣,提高自我效能感及自信。」

  此外,黃教授建議家長了解子女潛能,協助孩子多元化發展,不應過份著重考試,鼓勵他們參加課外活動,發展個人才能,建立自信。

  黃教授畢業於崇基學院,進入教育界的熱誠,也跟中大環境有關。

  「大二時,跟同學一起到馬料水聖基道兒童院義務替該院兒童補習,畢業後即在該院附設的基石小學任教。其後他曾參予新亞書院社會服務團接辦,位於九龍城的「建中義務中學」任教。

  「當年鄭海泉和一眾校友,曾在專為輟學漁民子弟提供免費中學教育的建中義務中學任教,該校學生免費入讀,教師則義務任教。」可是一腔熱情,敵不過經濟現實,建中在73年結束。

  當年在建中義教的中大人,還有羅祥國、陳漢森、梁燕城等人。黃教授說當年的學生,後來不少事業有成,最近仍有敘舊,鄭海泉亦有出席謝師宴。

  今年7月12日,黃教授從中大榮休,學生為此出版共九十多萬字的紀念論文,並打造了一只鎖鑰扣,以崇基校訓「止於至善」誌之。

  「一個都不能少」,對教育工作者而言,是何等的豪情壯語?以「止於至善」作臨別贈言,也可說當之無愧。


Copyright reserved by Alumni Affairs Office, CUHK. Web designed by INDEX 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