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校友-二零零九年十二月號

[回主目錄]

專題訪問-慶祝高錕教授獲頒諾貝爾物理學獎

披星戴月千里走
   -中大成研究型大學

「研究人員收到評語,原來建議書校長親自過目,肯定甚為驚訝。」曾任校長私人助理的李美華說,校長的公務繁忙,送呈撥款委員會的研究經費申請,卻仍逐份審閱。

高教授上任,承諾將中大建立成一家國際性的研究型大學。他讀得極快,批閱後口述。到了晚上,李美華逐頁打字,起草回覆。
「校長風塵僕僕到處開會,國際人脈又極廣,每年有三分一時間不在港。」汽車流動電話剛出現,校長辦公室就急忙安裝一部,隨時聯絡。校長海外工幹,靠傳真交待打點,辦公室還是忙作一團。

人脈廣濶 締造雙贏
朱念祖是76年電子系畢業生。低年級上高教授課;記得他常談未來的趨勢,又甚為謙遜。「他授課總強調對某些事理解,仍是很膚淺。在一位教授來說,很少見。」
後來,朱念祖主編電子系學術年刊《Resonance》(《共鳴》),高教授從英國聘請的印度裔教授Dahele,是朱念祖的項目主管導師。Dahele指出高教授已為電訊業開啟了新研究領域,惟當時高教授已離中大,建議致函邀請其為《共鳴》撰文。
終於,76年的《共鳴》,刊登一篇介紹光通訊論文。朱念祖絕未料到,十年後竟投身光纖通訊。而首日師生重遇,一位已貴為大學校長,另一位則成電訊業高級工程師。
88年,大東電報局與香港電話合併成香港電訊,頭號人物Mike Gale和Greg Crew俱為英國電訊業資深人士,深諳光纖商業潛力。高教授回港出任校長,遂獲邀擔任香港電訊的顧問。
「校長熟悉技術細節,專業工程術語非一般能懂,公司惟有派我前往應付。」
校長邀朱念祖詳談,轉告美國研究進展,並瞭解本地現況。「他常說香港是一個密集城市,大有條件可成為資訊城市,許多試驗也可在港展開。」
校長將顧問收入,全數捐予中大,撥作校長私人經費資助各種活動。「校長酬答各部門職工,年底撥私人經費宴請全體。此為中大傳統。」李美華說,中大視職工一家人,校長掏腰包請客,以表達誠意。

八十年代末,本港光纖通訊發靭。「本港第一條光纖,從大東電報局的灣仔Mercury House水星大廈延至尖沙咀的Hermes House。」合併後,朱念祖為賽馬會規劃從跑馬地到沙田馬場的光學視頻系統。
「高教授以為香港可發展成資訊網絡核心,寄望大學跟業界建立合作,不斷籌組中大科研隊伍。」香港電訊也更確定光纖終主導通訊,率先敷設網絡,遍及本港各大商廈。「其實當時仍未有需求,加上技術未成熟,價格高昂。」事後卻證明此舉遠見,保持了香港一段時期競爭優勢。
據黃寶財教授憶述,高教授也鼓勵訊息工程系可盡力作新嘗試。「他說大家只要有主意,經費他自會想辦法。」

帶領大學 首登城門
91年,高教授告訴訊息工程系同事,互聯網開始在美國流行,中大不應墮後。「幾個月後,訊息工程學院安裝一條64Kbps國際專線,接駁美國西岸互聯網的主幹。當時跨境專線收費驚人,中大竟變成首家上網的本地大學。」
不久,專線又連接至大學本部計算機中心,接駁各大專院校,惠及其他研究人員,最後演變成為本港互聯網交換樞紐Hong Kong Internet Exchange(HKIX),處理所有本地服務供應商數據交換。中大義務管理HKIX,投入人力資源,未收分毫資助,寫下本地互聯網事業光輝一頁。想不到,也是校長無心插柳。
92年,校長與楊綱凱副校長舉辦高科技研討會,遊說政府推動高科技,03年促成科學園在中大旁誕生。他又向賽馬會申請資助,88年成立香港生物科技研究院,先後再籌建香港癌症研究所、人文學科研究所、數學研究所等。90至91年,又曾聯同六家高等院校校長向政府建議,發展四大產業和發展路線圖;包括了資訊、生物、材料、環保科技。
雖然構想偶有落實,亦有功敗垂成者;卻進一步奠定中大作為研究型大學。世事紛沓,他的眼界和高度,大概一直未變。
日理萬機,校長仍撥冗出席論壇,聆聽同學陳述。夫人高黃美芸出席論壇,慨嘆那段時間,確把他累壞了。
「校長被搶咪,回來有沒有不高興?」
「他為人豁達,回來時未有異樣。反而我們後來聽到,有點不開心。」李美華還記得那一天。

高錕教授校長任內的大學重要發展扼要(1987-96)


[回主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