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校友-二零一零年三月號

[回主目錄]

中大新人類

伙炭-老火新炭的藝術搖籃
十年前,一群充滿藝術熱誠的中大人,聚集火炭工業區,自稱為「伙炭」(Fotanian)-城市中熱愛藝術的族群,每年舉辦工作室開放日,廣邀同好參觀。十年來,「伙炭」族群愈來愈大,年展更獲傳媒廣泛報導,參觀人次更逾兩萬,成為本地藝壇盛事。

2010年,參與「伙炭藝術工作室開放計劃」藝術家多達二百多位,可謂盛況空前。原來伙炭族群和工作室開放緣起,跟中大藝術系有密切關係。當年,數位即將畢業中大同學,為了延續畢業後創作的理想,進駐火炭,無心插柳之下,火炭變成了伙炭,薪火相傳十載,年展愈見成功。

如今即使是國際媒體,甚至外國藝術顧問,也專程來港參觀。

最初,火炭工業區內藝術家,不少是中大人。如今來自五湖四海的藝術家,多達數百;甚至還有專業藝廊。平日,工業區只見工人進出,一月份的連續兩個周末,「伙炭」舉行開放日,吸引了藝術愛好者、專業人士、藝術顧問,穿梭探訪深藏工廠間的藝術工作室。

廠廈搖身一變成為藝廊,氣氛馬上截然不同,參觀者各執大會的場刊,按圖索驥,拜訪散於十幢工廈工作室,藝術風格迴異,新舊交錯,是一趟奇特的藝術之旅。

伙炭薪火相傳十載
伙炭藝術家族群,集中位於工業區最高點:包括華聯工業大廈、華樂工業大廈和環球工業中心的多幢廠廈。

2001年,八位中大藝術系學生,四出尋找工作室,並成為最早進駐伙炭的藝術家之一,2001年落址火炭華聯工業大廈,成立「318工作室」。

此後,伙炭陸續吸引不少專業藝術家落戶;包括李傑(03新亞藝術)、石家豪(94新亞藝術,01研究院藝術創作)、周俊輝(03新亞藝術,06研究藝術)、陳曉君(05新亞藝術,09教育學院)等人,「318」成員之一林東鵬(02新亞藝術)成為全職畫家,後來也回歸伙炭。林東鵬回憶:「華聯位於火炭山麓,離火車站最遠,租金自然最低。高樓底和空間感,也適合用來做工作室。」

接著,中大呂振光教授亦在華聯開設畫室,後來變成著名的「一流畫廠」。伙炭的名字也在更多藝術系學生中間不脛而走。

林東鵬曾經寫道,落戶火炭,與其說是需要空間,倒不如說是為了畢業後持續創作提供條件。當年「318工作室」舉辦開放日,從藝術系剛畢業的李傑,又在呂振光教授的畫室舉辦個展。2001年成為開放日起點,最後發展成為年展。

林東鵬說火炭毗鄰中大,也是落戶理由。「全港藝術書藉最齊全兩家圖書館,除了銅鑼灣的中央圖書館,就是中大錢穆圖書館。」至今他仍是中大圖書館常客。

後來,林東鵬獲獎學金前往英國深造,回港後赴北京成立工作室,再在火炭成立畫室。林東鵬認為伙炭藝術村有點類似紐約蘇豪區,甚至類似中國大山子橋的798藝術區。伙炭獨特之處,不單是駐有成名藝術家和藝廊,更多是新晉的藝術家。

「本港藝術家創作較個人化,作品較小型,適合在工廠大廈內作業。國內藝術家則商業味較濃,作品較為大型,不少更是多人集體作品,需極大空間。」據林東鵬觀察,伙炭很適合本港藝術生態,因本地藝術家個體獨立,作品也較小型。

叢集效應帶來機遇
伙炭組織隨意,藝術家們除了籌備年展,彼此很少時間相聚。一般專業藝術家正常時間上班,兼職藝術家三五成群,共租一個單位,可能周末才回來,碰面機會較小。

林東鵬說伙炭兼職藝術家不少,是試闖以創作維生的搖籃。「不少進駐火炭的藝術家,可能留上兩三年就離開。香港藝術圈子捱上數年,基本上已可全行混熟。」

「伙炭的叢集(Cluster)效應,最明顯大概最是每年的「工作室開放計劃」年展,藝術家自由參與,可集體向外展示作品。藝術市場日趨國際化,外國來訪客,一次過參觀多位藝術家的作品,也較方便。」

具地利可專心創作
比林東鵬更早發現火炭,還有一直專注於版畫創作的中大人廖少珍(76新亞藝術)。

七十年代,版畫曾盛極一時,後來式微,98年理工大學正棄置部分版畫機,廖少珍接收了其中一部。版畫機體積龐大,須找地方安置。香港公園的樂茶軒老板葉榮枝(75新亞經濟,77新亞藝術)是中大同學,茶庫就設小瀝源石門,向她推荐。「原本感覺不錯,只是小瀝源租金管理費太貴,負擔不起。」

98年,廖少珍終於找到火炭華樂工業大廈,租金便宜可作為工作室。「起初還擔心治安。但發現火炭有其地利,附近不少五金行,買版畫工具,材料很方便。」工廈又有飯堂外賣,隨傳隨到,埋頭苦幹時,幾乎可足不出戶。

廖少珍留學美國,見識過外國藝術家的偌大版畫室。本港寸金尺土,做夢也沒想到能擁有自己的畫室。2000年,她購入了華樂一個銀主盤,正式創立了弘藝版畫工作室,辭去理工教席,成為全職藝術家。「版畫器材甚佔空間,經常用銑盤清洗工具,沒有工作室就不可能創作。不是當年樓市崩潰,想來難以實現夢想。」

廖少珍丈夫馬桂順博士(76新亞藝術,80教育學院藝術,91研究院藝術)是前香港教育學院藝術系高級講師,亦是藝術系同班同學,熱愛國畫創作,年前提早退休在同一層也購下一個單位闢作畫室,夫婦兩人,各據一單位創作,自得其樂。

解決創作空間難題
伙炭另一對藝術家夫婦,則是莫一新(93新亞藝術)和文鳳儀(90新亞藝術,99研究院藝術,08研究院宗教研究)。莫一新擅長選用不同素材,製作大型公共藝術,作品散見本港商廈、國際機場、甚至港鐵車站。文鳳儀的作品甚至能在蘇富比拍賣。

目前,莫一新跟數位中大藝術系畢業生,分租一個單位,進行前後期製作。他說進駐火炭,多少受呂振光教授的影響。「呂教授畫室開幕前後,有不少文化活動,令地區藝術氣氛提昇不少。」畢業後,莫一新在中大藝術系兼職任教「後來作品漸多,家中空間漸感不足,加上部分作品,前後期創作要更多空間,故此跟學生合租了工作室。」

莫一新說,畢業後全職創作的同學,不少甚具才華,有時甚至可以幫助他,解決一些作品技術難題,也願嘗試較新手法。「新進的藝術家會更進取,探求一些另類媒介和表達手法,對較成熟藝術家有時會帶來啟發。」

莫一新說,伙炭解決了創作空間難題。「以往藝術家在家中創作,往往侷限了形式和媒介。例如某些工序,利用機器切割打磨,甚至燒焊,或者發出難聞異味,很難家中進行;香港家居狹小,甚至要朝行晚拆,亦打擾創作思緒。」

工廈環境惡劣,但無損創作,莫一新笑說:「火炭工廈衞生條件不太理想,內有食物加工行業,氣味有時很刺鼻。不過,部分藝術創作也算厭惡性行業,作業時塵土飛揚。」

工作間變展場
伙炭也培養了一些國際級藝術家,97年,謝淑婷(97新亞藝術)從中大畢業,獲邀(這次沒獎學金)往日本著名陶鄉愛知縣常滑市交流三個月,開始專心陶藝創作。回港後她獲樂天陶社獎項,任職教師的課餘,深造陶藝技巧。99年,她舉辦首次個展,原本儲足旅費,希望像同是中大藝術系畢業的姊姊謝淑妮(93新亞藝術)赴美國留學。

可是,謝淑婷赴美數星期後,母親卻確診老人癡呆,她又是老么,只有回港照顧母親。但她已辭去正職,只有轉到中學,兼任課外陶藝教師,2000年成為伙炭人,2002年更購入單位,成立「逍窰宮」工作室。

謝淑婷說,電窯耗電量大,燒製作品時會出現濃煙(後期才接收藝術系棄置電窯),於是在工廈成立工作室。她一直寄情陶瓷藝術,業餘進行創作,卻想不到一場沙士疫症之後,她竟成了全職藝術家。

當時,她的工作室旁有家專收集故衣轉賣的店子。堆積如山的舊衣,帶來創作靈感。她嘗試以衣服纖維,浸白瓷漿素燒製作,原來的物件燒燼成灰,剩下衍生的白瓷薄殼,作為記憶裝置,效果竟幾可亂真。

2003年,謝淑婷參加了工作室開放計畫,這批作品成了展品。嶄新的意念,馬上吸引來參觀的香港藝術館注意,洽購收藏其作品。

「2003年,全港受沙士疫潮侵襲,人心惶惶,全港學校停課,陶藝班停辦。工作室開放日,我發現作品受青睞,信心陡增,於是回到工作室,潛心創作一系列作品。」這批作品獲當年的「香港藝術雙年展」藝術家獎,後來為香港藝術館收藏。此後,她的作品陸續獲多國收藏。

「我算是工作室開放計畫得益者之一,希望年展繼續辦下去。」

大人接續租用
伙炭也吸引不少剛畢業的新晉藝術家,包括由七女一男,大部分剛畢業中大人組成的覓絲米地亞(「MiSiMiDiYa」),包括了09年新亞藝術畢業的蔡鈺娟、蘇綽玲、高倩彤、賴宛珊、謝振聲、胡偉寬、張泠雪,以及08年畢業的何倩彤。此批新人類以創作混合媒體(Mixed Media),變調即成「覓絲米地亞」。

覓絲米地亞的成員,主要都是2009年畢業,才搬入伙炭不到一年,畢業前都曾拜訪過師兄姊的工作室。第一年參加工作室開放,已駕輕就熟。謝振聲是唯一男生,專門以音樂從事混合媒體創作,兼職教琴。他說工作室的環境,讓人更能專注創作。

2003年,伙炭開放計畫從藝術圈內活動,擴展至開放予公眾人士,並第一次採用「伙炭」的名稱。此外,參加的藝術家也從十多人,急增至三十多人,除了組織聯絡工作,製作專業場刊,也要吸引媒體報導,吸引不同的人來合作,包括了平面、音樂或表演藝術創作,設計、行政或策展人員等。

當年的經驗,部分藝術家意識到,伙炭開放計畫必須有更好組織力,才能更上層樓。那年火炭,由五位中大人組成,包括白雙全(02新亞藝術)等的「二樓五仔」工作室,邀請梁寶山 (96新亞藝術,00研究院中國藝術史) 任總幹事。

梁寶山擅長藝術策畫,果然不負所托。2004年開放日成為年展的分水嶺。

梁寶山憶述:「當年藝術發展局撥出一筆資金,用於製作場刊。當年約有二十多工作室參加開放日。我招納了藝術系不少師弟妹當義工,既採訪工作室,又充當攝影,輯錄成《伙炭-工作室開放計畫2004》。」

梁寶山說組織鬆散,反而有利,不會發展出「大佬文化」,互相平等對待。「藝術家都很聰明,只要有適當空間,就能盡情合作發揮。」

梁寶山認為,「伙炭」受到媒體注目,多少跟政府大力推動「西九文化藝術區」有關。「問題在於,政府在西九只注重文化藝術的『消費』,以為從西方引進舶來品,就可以推動本港文化藝術。其實沒有『供應』,何來『消費』?伙炭正好是本土藝術市場供應者,不過長久為人忽略。」結果,梁寶山借了「西九」的東風,點出了本土藝術,早存火炭市井工廠之中,不假外求,引來傳媒爭相報導。

開放日為藝壇盛事
當年,開放日後還舉辦晚會,請來樂隊助興,卻出現尷尬場面。「工廠區食肆到了周末,基本上生意清淡,水盡鵝飛。雖然事前曾知會食肆,大牌檔老板鄰半信半疑。結果當晚不夠食物,嘉賓都餓著肚子離開。」此後,伙炭食肆都不敢怠慢,每逢開放日,都趕緊準備,迎接參觀年展的大批遊客。

疵不掩瑜,2004年仍被公認是開放日年展的轉捩點。當年,媒體的大量報導,伙炭廣為公眾認識,甚至成為議題。伙炭開放日氣勢愈燒愈旺。

梁寶山說,初期展覽安排較為混亂,如缺乏保安維持秩序,升降機又不熬應用。近年幾經努力,人流安排才略見暢順。

最近兩年,工作室開放日籌備工作,交到另一位中大人何文聰(07新亞經濟)手上。何文聰多才多藝,唸的不是唸藝術系,畢業後卻投入傢俱和雕塑創作,甚至參與舞台佈景設計。目前,他管理華聯地下G16工作室,為伙炭唯一的藝術書店和咖啡室,也舉辦展覽。何文聰兩度連任開放日的主席,工作表現幾乎交口稱譽。

「何文聰唸的是經濟學,運籌和經營較好。如果找位唸藝術來主持,效果可能有所不如。」數位受訪的藝術家皆如是說。梁寶山說藝術家聰明,足見此言不虛。


[回主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