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校友-二零一零年六月號

[回主目錄]

特稿

中大人 創意無限

2008年初,施琪珊(98聯合建築,01研究院建築)、陳維正(98崇基建築,01研究院建築)兩位校友參加了「2010上海世界博覽會香港館概念設計比賽」,並在眾多同樣富創意的概念中脫穎而出,最後奪魁,中大人的建築創意又一明證。

「無限香港」是設計比賽的主題,施、陳二人便以「無限城市—香港」為中心,利用建築的手法,包括意象及空間,表現香港如何以有限空間提升城市的無限潛能,「以有限創造無限」,並把「無限」化為場景,讓參觀者親身感受。

人與城巿相聯繫
在施、陳倆的設計概念中,香港館外觀上像把一組密集的建築物群從中央削開,形成一條空隙,從而展示出內藏的「無限尺度」。透過反光薄膜鋪成的天花及平台相互映照成一奇特的視覺空間,從空隙中影射出來,為館內外的參觀者引來無限想像。這個開放平台象徵城市的包容,無限創意及自由開放。至於底層和頂層,則分別為「基建」及「可持續發展」。為除去結構的感覺,施、陳二人在平台結構上,特別採用了縱橫錯落的扁小柱子,從而製造中空懸浮的效果。展館外皮為層疊的聚乙烯無紡布,風吹時會形成波浪紋,構成獨特的外觀。

陳維正回想起參賽期間,如何面對在意念上及建築上的種種要求及限制,確是絞盡腦汁:「最大的限制是建築物面積有限,又包括多項主題;涵蓋城市基建、資訊、文化等,而這限制亦正正是香港城市所面對的。於是我們嘗試將「無限城市」與香港人怎樣在這個高度密集的城市中,不斷活得精采、迸發活力這兩個意念聯繫起來。我們希望用簡單素黑的外形,與內在無限反映鏡面的多元空間造成強烈對比,以表達城市人和城市環境之間的互動及張力。」

公共空間自由交流
施琪珊認為,他們的作品有幸獲得評委的欣賞,是因為設計能夠平衡各種比賽標準及要求。「設計概念、外形、空間安排和經驗等固然是重要因素;此外,我們亦以影像及空間表達一個抽象概念,與受眾建立溝通;同時滿足功能需求,盡用地塊面積,建立最大展覽空間。這設計的概念和實施性都是可行的,我想因此而獲選。」可惜,原創意念未能由原創者貫徹、執行,致令施琪珊和陳維正不無遺憾。

儘管現在上海世博矗立的香港館與施陳二人最初的縝密構思有所出入,而他們也謙說不敢掠美,但對於香港館建築的功能,他倆卻一致認為建築的公共性非常重要,香港館作為一個公共建築,他們堅持第二層的「無限空間」必須是一個開放給各地朋友自由交流的平台。各位如有機會親到世博香港館參觀,或者亦可以細意領略和比較一下,兩位校友的原創構思與展館的實際情況。

設計意念
三層:綠色城市,展望未來
結合自然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引入植物及自然風,在牆身屏幕投射西貢海灘、大嶼山群山疊影等的即時影像。在映象廳中更播放香港文化保育、市區重建等影片,讓參觀者思考城市的未來發展,以及美好城市和美好生活的真正定義。
二層:無限創意、無限思維、訊息流通
天地相互倒映出「無限尺度」,象徵着想像空間及訊息世界的無窮無盡,並提供一個文化交流表演的平台。透過互動屏幕,展示香港開放流通的經濟體系,資訊科技和物流運輸,以及多元文化薈萃和創意產業。
首層:城市肌理及基礎建設
讓參觀者穿越香港優秀基建的大型實體模型,初嘗香港城市的密集緊湊,在橫街窄巷間,窺見第二層的「無限尺度」。


[回主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