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校友-二零一零年十二月號

[回主目錄]

中大新人類

人間北斗 吳衛東
能夠把民胞物與的襟懷化為專業追尋的人,從來都是少數。吳衛東(90 新亞經濟)自畢業以來,就走進弱勢社群,服務他人的原動力,一燒20年。

社會從來沒有重視過弱勢的聲音,我嘗試與他們一起發聲。

「社會從來沒有重視過弱勢的聲音,我嘗試與他們一起發聲。」曾唸電子、物理,在經濟系畢業的吳衛東大學時期並沒有讀過社工,為弱勢發聲的種子,乃父母播下:他的雙親分別參加不同工會,為工人爭取權益。少年吳衛東課餘很多時候會到工會組織走走,小小年紀看的也是愛國工會出版的《工人血淚史》,耳濡目染下,加上89六四的觸發,一腔赤誠,不可收拾。

感受世間苦 以助人為樂
「那年大三,89民運對我的衝擊很大。看到內地那群頂尖大學生為國家所做的,不禁也問自己要走的路。」結果?吳衛東成了遊行常客,無論那是3號還是8號風球的狂與傾盆,他一樣的唱歌喊口號,聲嘶力竭,點綴激情歲月。

20年激情內斂,吳衛東在草根和弱勢中,「做自己的開心事」。既然要走的路更清晰,約10年前,他便補讀了社工的專業資格,圓了少年夢。他從不覺苦,因為所看到的,比自己的還要苦。「我看到很多師父級的工人,可以憑一門手藝,由零開始,自行創製物件。我們說經濟轉型,講得簡單,可是,社會離棄了『師父』。」社會沒有配套去照顧應要照顧的一群,既是他的遺憾,也是他的動力。吳衛東加入香港社區組織協會首9年,一直為長者服務。當年公屋重建,長者住戶被編3人一屋,吳衛東帶領長者到房署請願,他曾撐着大閘,保護長者……社協遂成了首家衝擊房署的機構。

弱勢故事說不完
紅塵紛擾,哀樂人間。要吳衛東講社區故事,恐怕另加20年也說不完,尤其是近11年服務露宿者、精神病康復者、釋囚等對象,可謂別有體會。他曾帶幾名露宿者赴日本交流,出發前須到領事館申請簽證,申請人的特質自然招來一波三折;9年前,有個住在公廁裏兼負責清潔的外判工,月薪3千,沒有假期,吳衛東為他爭取時薪7元,那是「最低工資」權益的濫觴,而當年的工人現卻已入住護老院。……最教他欣慰的還是93年,前港督彭定康來港履任前夕,有位平日只在街角下棋、不理世事的長者,晚上10時多致電問他翌日須往請願否,可見長者爭取自己權益的意識已有所提升。

尊重包容 社會才有希望
「露宿者缺乏的不只是物質,要改變,最重要的還是要對自己有要求和別人的信心。」透過參與「無家者世界盃」這項國際賽事,吳衛東希望本地的無家者足球隊員經過訓練後,能重新振作。「踢足球有目標,也有很多規則,正與人生一樣,有助他們達標。」阿劍(化名)20年前是甲組球員,吳衛東鼓勵他做球隊教練兼球員,他起初不相信,也不願做,其後卻愈做愈起勁,更獲老闆讚賞。阿劍根本的改變,讓吳衛東相信,社會還有希望,因仍有尊重與包容。尊重在於互相扶持:雖是弱勢、邊緣,但仍有尊嚴,不可踐踏;包容在於互相尊重:別人罷工爭取權益,自己不要藐視埋怨。他最期望的是公眾有足夠的社會意識,懂得互相尊重和包容。天涯路遠,自謙僅將勤補拙的吳衛東卻坦言並不孤獨。朋友、義工的支持外,20多年前中大的自由歲月、「千斤擔子兩肩挑」的新亞精神、新亞社會服務團的體驗等,都讓他有更大能量。

只要想清楚代價,不要輕易放下自己的夢想。

當年周會曾獨自高唱新亞校歌的人,豈會害怕孤獨?六四激情也曾驅使他與聯校同學到邊境放氣球,為內地傳信息。擁抱夢想20年,他從不覺苦。「只要想清楚代價,不要輕易放下自己的夢想。」正是吳衛東持守多年的最佳注腳。

壓力團體有壓力
我們隨着吳衛東穿過大街小巷,走進群眾裏面,不時有街坊主動與他打招呼,可見他頗得社區人士的信任和支持,正如社協的口號:「生命尊嚴,仁慈對待;健康成長,源自關愛。」(Life with Dignity and Humanity Grows not from Air, but from Our Care.)吳衛東多年來的關愛總算得到了回報。我們原想具體看看他的壓力何在,吳衛東只淡然回應:「若論社工的壓力,與基層一群所面對的多方面生活壓力相比,我們作為專業的一群,壓力實在微不足道。相反,社工既然經常接觸群眾,理應協助民眾反映他們的壓力才是。」為民喉舌,就似是社工天職,不過,向相關政府部門和機構施壓的社協,諷刺地,這個壓力團體籌款永遠都有壓力,因此他不忘向讀者呼籲捐款。詳情可瀏覽網址:www.soco.org.hk


[回主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