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校友-二零一一年十二月號

[回主目錄]

專題:關愛社群中大人

那些年 我們一起服務的一群

修橋築路 人文關懷
見村民涉水進出,便替他們建橋;道路泥濘,就築路利民;見碼頭損毀,則加以維修……當年的社會服務,都是源於對人的一種體察與關懷。提供這類勞動服務的組織之中,又以在1963年成立的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著稱。

「當年修橋築路,要搬運建材,我們女孩子體力不夠,就手拖手地把東西運過 去;男士則把一包包混凝土揹在背上,一個暑假,大家都練就一身肌肉。」曾參與服務隊的李美賢(69崇基地理)微笑着回味說。她仍記起,在炎炎夏日,來自不同大專院校的學生聚集在西貢北港一起修築混凝土橋,曾經一天就有400人之多。「那時膳食組在清晨4、5時就要起床準備早餐,下午茶甚至還有糖水供應!大家睡在村校地上,一起勞動,晚上又一起聊天,說說笑笑,很是愉快。」除了體力勞動的服務之外,隊員還經常討論國是,那種家國情懷令李美賢最為深刻。

工程完成後,最有趣的竟然是那「剪綵儀式」:兩人拿着禾稈草的兩端,另一同學用鋸煞有介事地把草弄斷,同學以外,村民都一起出席見證,場面熱鬧。事別數十載,李美賢說當天的辛勞早已全然忘記,留下來的,是那份彌足珍貴的友誼,以及腦海中,與同伴們躺在尚有微溫的稻草上,仰望漫天繁星的一刻。

服務草根 心連廣宇
回溯40多年前的青葱歲月,盧德明(71聯合社工)的中大校園生活可謂已與社會服務融為一體,學習服務?服務學習?實難說得準。

「當年每逢周五、六,我們便到外服務。1年級時到孤兒院,2年級時則到徙置區為兒童服務。69年暑假更創先河,替求職者義務做職業配對工作。」說時,盧德明不無沉醉於昔日服務的熱忱之中。

盧德明所說的孤兒院當年與中大隔海相望,每周都會有10多20名充滿熱誠的同學,聯袂渡海,為院童服務。他在2年級時,又加入了中大學生參與較多的香港天主教大專聯會。當年蘇格蘭神父余理謙(Fr. James Hurley)便率領他們一群大專學生,投入為石硤尾大坑東及觀塘雞寮兩區的貧童、失學兒童,甚至街童搞活動。資源極為有限,勝在熱誠可嘉,各自貢獻才藝:懂得彈結他的同學教歌詠;懂得跳土風舞的教跳舞……問盧德明動力何來?他說:「我也來自草根,感到自己很幸運。那些小朋友家境不好,實與幾年前的自己沒有分別,身份認同油然而生。」

兒童服務之外,盧德明還開創先河,藉着報館的幫助,替青年人與僱主義務進行職業配對。他們在暑假期間代為面晤求職者,量才舉薦,由上午8時至傍晚,從不間斷。

當年孤兒院的服務無論施與受都影響深遠:「被遺棄的院童雖溫飽無憂,獨欠溫情,一群只比他們大5、6歲的哥哥姐姐便成了仰慕的對象和榜樣。」事實上,當年曾受惠的院童日後接受大學教育,社經地位得以提升者大有人在。同樣地,盧德明為漁民子弟的識字班服務也有類似的作用。

盧德明指服務社會的氣氛在中大一向很濃厚,甚至迎新營中也會強調服務社會是中大的重要元素。「有機會為人服務是值得做,也是要做的事—幫助別人之餘,更擴闊了自己的眼界。」

走進社群 結伴同行
重溫過去中大人服務社群的事迹,不得不提的是新亞社會服務團早年建設農村,號召各院同學結伴前行,服務坊眾的如歌歲月。

曾任團長的葉漢秋(72新亞社會)憶述當年的服務背景:「在農村地區,每當下雨,田基旁的小路就會泥濘一片,村民進出,容易滑倒;此外,農民把莊稼運到合作社出售,泥路也不便利木頭車進出。因此,在社會福利署導師林克治的轉介下,理民府提供物料,我們就在暑假期間,住在村校,一起築路,服務村民。」當時在上水蕉徑、石湖墟,以至西貢檳榔灣等地都曾留下他們的汗水和足迹。今天重遊舊地,仍可看到當年與同窗們親手鋪築的「3呎寬水泥路」。

學生熱情,同時也懷抱理想。葉漢秋指出,當年的學生都想藉與村民接觸的機會,構思可如何應用自己的知識來幫助他們:「入村後,我們會進行家訪,做簡單的統計工作,以了解農村的客觀狀況及村民的實際需要。」當了解村中經常剩下長者及兒童,缺乏娛樂節目,學生們即進行徵集、轉贈圖書的工作,甚至帶備影音器材,在村中就地以白牆及布簾為幕,舉辦電影晚會,與村民同樂。

縱有一腔熱情,但現實中服務團亦要面對「無財不行」的困境。葉漢秋說:「我們曾在新亞農圃道的校舍舉辦園遊會籌款,當年可謂盛況空前。入場費5毫子一張,最後連入場票都供不應求呢!」葉漢秋興致勃勃地說。其他社會服務如:綜合晚會、興辦義學、遊船河活動等可謂多姿多采,為的都是想「用知識、用理想,在社會貢獻一分力量」。


[回主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