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校友-二零一二年三月號

[回主目錄]

友問友答

潘偉賢 引入互動理念 教學相長

中大統計系教授潘偉賢(83新亞數學,85研究院數學)剛獲教資會頒發首屆傑出教學獎。身兼中大理學院副院長(教育)的她表示,獎項反映了教資會對中大理學院教學人員的肯定。潘教授剛接任中大學能提升研究中心主任,她希望進一步為中大整體的教與學出一分力。

問:請跟其他校友分享你獲頒「第一屆教資會傑出教學獎」的感受。
答:我很高興自己的工作得到教資會的肯定,但我希望把獎項的榮譽歸於理學院全體教學人員。理學院的同事堅持認真教學,不斷改良教學方法,我一直深受他們的教學熱誠影響,故是次得獎所展現的,是中大理學院全體教學人員的努力。
問:作為一位大學教授,你所抱持的教學理念是甚麼?
答:我認為教學應以教好學生為目的。優秀的教育應要讓學生學到終身受用的技巧,而非只有本科知識,故我會設計合適的教學活動,如先教學生如何在A環境中應用某統計方法,再由他們分組討論在B、C等不同環境應用同一方法的結果,讓學生在建構知識的過程中,學習如何與他人合作。
此外,我們必須照顧不同學生的需要,所運用的教學方法能惠及愈多學生愈好。年前,理學院參考200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獎者Carl Wieman的教學方法,購入了600個遙控答題器,使教學人員在提問後能即時收集學生的數據。此工具不但能增加課堂的互動性,有助教學人員了解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吸收程度,更重要的是,它給予所有學生參與的機會。
問:你認為學者與教師這兩個角色有沒有衝突?如有的話,應如何作出平衡?
答:我不認為這兩個身份會有衝突。作為一名科學研究人員,我堅信延續科研成果、推動科學發展是我們的使命。但如教育工作者能令學生的科學知識有所提升的話,也是推動科學發展的一種。故我會更好地分配時間,並不時更新課程內容,讓它與時並進,使科研發展能以另一方式傳承下去。
問:你認為專上教育正面對哪些挑戰?
答:近年政府引入了各項量化指標來監察專上學院,如大學排名、教員學歷、外籍教員人數、圖書館資源等。這些監察為教學人員添加了壓力和工作量,但未能反映實際教學質素,尤其是人文學科。不過,我認為監察是必須的,但應更為正面,畢竟最為深遠地影響學生學習成效的關鍵是教學質素。作為理學院的副院長,我認為同事的表現已非常優異。
問:你的兄長潘日新(81新亞數學)及弟弟潘嘉陽(89新亞數學)同是修讀數學出身。他們對你的學術發展可有任何影響?
答:我們3兄姊弟可謂對數學作出了不同演繹:哥哥在中大修讀純數,又曾於美國南加州大學教書及擔任副院長,我的人生基本上是踏着哥哥的足跡而行的。我們常合作做研究,最近還一起出書,把數學和統計兩門學科結合,幫助學生互為應用。現為多間公司的企業管理顧問,並為中大亞太工商研究所擔任名譽教研學人的弟弟,則示範了如何把數學理論應用於實際層面。他令我學習到要務實做事,我也由此思考自己的課程如何可幫到在職的MBA學生,使他們與社會接軌。
問:可有就讀母校時參與課外活動的難忘經驗作分享?
答:難忘的課外活動經驗實在有太多。大學一年級時,我加入了田徑隊,並代表新亞數學系出戰陸運會。當年學系贏得男子團體總冠軍、女子團體總冠軍、全場總冠軍3項大獎殊榮,讓我非常開心。我又曾在4年級時擔任新亞數學系系會會長,帶領同學參加第1屆國語朗誦比賽。當年我們憑着朗誦評判余光中的《長城謠》擊敗了中文系,奪得冠軍,哄動一時。記得當時大會宣布亞軍及季軍得主並非中文系及數學系後,我們還一心以為中文系會得勝呢!
問:你對中大在學的學生及校友有何期望?
答:我希望鼓勵同學,只要能夠堅持,做事認真,在遇到挫折後振作起來,繼續努力,朝着目標進發,便一定能獲得成功。作為中大校友的一分子,我認為中大賜我很多美好回憶,我希望其他校友都能更關心母校的發展。

後記
潘偉賢的言教身教
社會普遍認為大學生是精英分子,具備一定學習能力,大學教育不必像中、小學那樣強調教學法,但以學生為本的潘偉賢可謂全盤否定了這觀念。她的學生林曉峰(11崇基統計)和吳岱軒(11聯合統計)均指出,潘偉賢以遙控答題器輔助上課,又精心設計課堂活動,大大提升學習效果,可見教學法在大學教育範疇仍十分重要。
強調學生學到終身受用之技巧的潘偉賢對學生的影響當然不限於學科知識。林曉峰指潘教授常刺激學生運用所學所長,思考未學習的題目,過程中為他建立了信心。吳岱軒則指她重視課堂討論,其實是教了他另一套學習方法。潘偉賢雖然要求嚴謹,但卻有一份難以言喻的親和力。吳岱軒憶述,有次潘教授得知學生要在接下來的課節進行中期試後,特別提早讓學生趕往試場。關心學生、為學生着想這些微小枝節,誠如潘偉賢所言,是無法在量化的指標中顯現出來的,但在學生的回憶當中,卻留下了深刻的印記。


[回主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