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校友-二零一二年六月號

Home

友問友答

余卓文 從心出發

現任香港中文大學內科及藥物治療學講座教授、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系主任、威爾斯親王醫院心臟科主管、心腦血管醫學研究所所長(臨床醫學),以及醫學院助理院長(外務)的校友余卓文(90崇基醫學,99醫學博士)近月榮獲國家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頒發「2011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技進步一等獎」,研究成果深受本港、中國,以至國際的認同。從「心」出發,談研究二三事,發現醫者任重,其路漫漫。

問:以你命名的「余指標」如何應用在心臟病的預防、診斷、治療、療後觀察等方面?
答:我們研究在心臟影像上運用超聲波,而「余指標」則是協助醫生評估心臟收縮情況的一項指標。當心臟肌肉收縮的時間不一致,就會出現「收縮不同步」的情況。這項指標的數據可協助診斷,再決定是否使用同步起搏器等治療方案。此外,指標的高低亦可評估病人接受治療後的反應。應用超聲波技術前,用心電圖來進行的評估並未能全面了解病情,病人或會因此而延誤就醫。
目前,我們在治療心臟病應用超聲波進行診斷的知識、指標及相關研究獲得世界各地醫學界的認同。研究除了能令本港病人受惠之外,亦能幫助其他地區的病人。在國際的醫學會議上我有作專題演講,亞洲區的專科醫生亦會到威爾斯醫院學習及交流,他們回國後可再訓練其他醫生,讓知識轉移。
問:「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技進步一等獎」有何重要性?
答:這獎項由中國教育部頒發,須經多次遴選,競爭激烈。科技進步獎分為一等及二等獎項,慶幸我們團隊能獲一等獎,這對我們在心臟科的研究是一種肯定及鼓勵!我們在這領域的研究已達10年。由零開始,與團隊「摸着石頭過河」,研究之路可說是既漫長又艱巨。我們一方面要了解相關心臟病的問題出現在哪裏,並嘗試為這些問題找答案;此外,在資源上,亦要與國際機構合作,與全球的專業隊伍競爭。很高興在集思廣益下,最終都能獲得成果。
過程中,大學、醫學院都給予我們很多支持。期望這次科研經驗與醫療教育的氣氛能帶給同事鼓勵,繼續培訓專業團隊,日後在其他研究上都能獲得突破。
問:從事醫學研究重要的元素是甚麼?
答:我們經常要問問題,這點相當重要。醫學上仍有很多未知的地方,我們要做的是把「knowledge gap(知識鴻溝)」填補,並尋找最好治療方案。在臨床應用時,若發現病人的情況與醫學理論出現矛盾,我們亦要懂得提問,研究一下已知的理論會否仍有不足之處。
例如早年的醫學理論指舒張性心臟衰竭與泵血無關,那是心臟肌肉放鬆時出現問題所導致。但當我們進行超聲波診斷,發現舒張性心臟衰竭的病人早期泵血都已出現問題。應用超聲波來診斷心臟衰竭,可提升過往理論在技術限制下的不足之處。目前,我們這項研究已廣為醫學界所接受。當年,我們提出這見解之時,要改變醫學界固有的看法,其實相當困難。
問:為何你會創辦「因果堂應急醫療基金會」?
答:那是機緣巧合。基金會創辦人之一的區淑賢女士有見我與校友丁錫全醫生(91崇基醫學)的工作及理念都與她一致,希望能加強市民的醫療健康教育,在治療及預防疾病上盡一分力。有一次,大家談及若病人有經濟困難,部分醫療的儀器或物資尚未納入當局提供的撒瑪利亞基金資助之列。當醫療水平不斷提升,那醫療資助基金的覆蓋範圍未必能同步更新。有見及此,我們就成立這應急基金會,適時幫助有需要的病人。
我亦在此呼籲校友一起支持因果堂應急醫療基金會(詳情:www.see-health.com/new/emf_tc.php)。
問:在中大曾接觸過的老師/同學之中,哪位對你影響最深?
答:在學第三年,我的首次臨床醫學課堂,亦是來自新西蘭的Prof. Gary Nicholls在中大的首個課堂,我是首個出來示範問診的學生。Prof. Nicholls透過翻譯,盡心與病人溝通,他誠懇而專業的態度令我印象難忘,對我影響甚深。畢業後,我們仍保持聯絡,亦有一起合作進行心臟的醫學研究,由老師成為朋友,以至合作夥伴。此外,現已退休的阮文彬教授,仁心仁術,亦是我學習的榜樣。
問:你對中文大學的學弟、學妹有何寄語?
答:我希望校友及在學弟妹都能珍惜中大的醫療訓練及平台,不怕辛苦,努力求進,不要辜負家人對你們的厚望,在醫療服務上貢獻自己。

後記
賢內助無限支持
與余教授談及影響他的重要人物,不可不提的是他當年的同班同學,現時的賢內助吳少琼醫生(90新亞醫學)。他說:「太太在我的研究工作上給予無限的支持與鼓勵!她本是威爾斯醫院眼科主管,為家庭,她獻出時間與精神,現轉為兼職行醫。我工作每要到海外公幹,參與會議,離港期間,她都一力承擔家庭中的大小事務;在繁忙的工作中,照顧家庭所需。」寥寥數語,已道盡成功背後家人無私的付出與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