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校友-二零一二年九月號

Home

專題:迎金禧 那些年那些夢

創校校友話當年

與創校初期畢業的校友談當年校園生活,我們不難發現,縱學校資源匱乏,學生須身兼多職賺取學費及維持家計,但他們求學心志卻半點未減,師生、同學互勵互勉,情誼常在。適值中大將踏入金禧校慶年,17位校友重溫當年點滴,讓中大所珍視的價值與精神,再度發亮,觀照未來。

主持:
區月晶(校友事務處處長)
梁天偉(68新亞新聞)

出席者:
方錦銘(64聯合中文)
湯惠泉(64新亞社會)
曹宏威(64崇基化學)
何嬋英(65聯合中文)
高譚根(65聯合中文)
梁沛錦(65新亞中文)
謝福原(65崇基地理)
張文燊(66新亞中文)
何玉沂(66聯合中文)
李介明(66新亞英文)
黃楚沙(66崇基社工)
高美慶(67新亞藝術)
陸恩美(67聯合地理)
曾海球(67崇基經濟)
袁慧珠(67新亞英文)

創校之初,崇基、新亞、聯合仍分散3地,但當中大1963年10月宣布正式成立後,不少別開生面的慶祝活動,如舞獅、舞龍等相繼舉行,把學生凝聚起來。

接力舞龍賀中大成立
謝福原回憶說:「慶祝中大成立時所舞的龍是我們借回來的,那是全港最大的龍。當年崇基『最反斗』的男生都樂於參加,約有百多人!」曹宏威仍記起他當年負責「舞龍尾」。他指出龍頭沉重,龍尾輕靈;前者講求力量,後者則講求速度,表演時學生須不斷換人,接力進行。高美慶表示,當年3院均有派代表組成慶祝中大成立籌備委員會,她曾擔任新亞書院代表。她表示中大成立早期,正值3院交流的萌芽階段,聯繫並不密切,但亦偶有一起參加,如辯論賽、演講比賽、戲劇節,以至香港專上學生聯會的社會服務等活動。湯惠泉亦補充指,3院的社會系及社工系亦曾一起舉辦露營活動。

此外,各系的學習情況亦各見精采。方錦銘說:「聯合中文系有『四大才子』坐鎮,他們是:陳湛銓教授、鄭水心教授、高明教授及熊潤桐教授,人才濟濟,師生關係融洽。」陸恩美認同說:「我們(聯合地理)系只有十多人,由於常組織考察活動,師生關係甚佳,大家無分彼此,經常一起遊玩。」提及系內人數不多,英文系的袁慧珠亦憶述新亞英文系只寥寥數人上課的情景:「入學時有14人入讀英文系,但畢業時卻只剩兩名,連同轉系生等,最後只有5人畢業;大家你望我、我望你,若沒有做功課就會感到壓力。」學生人數不多,造就融洽的師生、學生之間的關係,無怪不少早年畢業的同學均認同,當年縱使資源匱乏,但校園卻「多情」。

重視藝術修養
雖說新亞「手空空、無一物」,但藝術系原來卻「得天獨厚」,備受書院重視。這種重視藝術的精神,在60年代的香港社會而言,可說是相當罕見。高美慶說:「當年社會普遍認為修讀藝術沒有出路,對此科不太認同。然而,錢穆教授卻對藝術推崇備至,視之為文化修養。不論在我們出版的學刊、畫作、展覽等,他都會參與其中,為我們題跋、撰文。在狹小的校舍內,我們系可有整個樓層作國畫室、素描室、油畫室等,資源可說是得天獨厚。」除了硬件資源,新亞藝術系亦有「南張北溥」之稱,與張大千齊名的溥心畬教授,及著名的丁衍庸教授等藝術大師為學生講課,可謂才俊薈萃。

至於社工系,當年較少人認識,只是崇基開辦,但學系的訓練,校友仍記憶猶新。「在學時曾到家計會實習,美國籍導師的開放先進想法,令我們深受啟發。當時的學習、歷練,讓我們的視野具前瞻性,令我畢生銘感。」黃楚沙肯定地說。

親聽碩學鴻儒授課
學校、老師對學生的影響,不限於課堂內,亦及至課堂外,甚至超越語言。梁沛錦說:「我在台灣聽過錢穆教授講課後,就請求他讓我回到香港入讀新亞。我認為,在新亞讀書的學生都有『志』,即有志氣、有志願、有心志。」聯合書院的何玉沂亦仰慕錢穆教授及多位碩學鴻儒:「記得陳湛銓教授曾說過:『即使聽不明錢教授講課,你們去親炙一下也好。』我們羨慕新亞有碩學鴻儒,如錢教授、唐君毅教授等,但聯合也有伍憲子教授!此外,蘇文擢教授、熊潤桐教授、陳秉權教授等也學識非凡,不一而足。」張文燊亦指出,雖然同學們當年都聽不懂唐君毅教授的口音,但仍努力學習,求學精神可嘉,在半年後他們也逐漸跟上。曹宏威強調︰「當年在崇基學習時,理科十分突出,教授們都是以概念來感動學生。當年有教微積分的教授右手在黑板寫字,左手已隨即擦去。」他認為「讀書靠自己」,即使上課不明白老師所說,學生仍會受老師的教學熱誠感染,認真主動求學。

何嬋英至今仍然懷念鄭水心教授莊諧並重、高明教授認真教學的情景;對於在聯合就讀初年,經常要借用不同校舍上課的日子,她依然難忘:「我們很羨慕崇基有廣闊的校園,新亞在農圃道也有固定的校舍。初期,我們在堅道紅屋等地上課,總感到顛沛流離,其後遷往般含道校舍,才稍覺安穩。」既無固定校舍,那麼同學會在哪裏聚腳?高譚根指下課後同學們會一起到上環的武昌酒樓談天說地,而何嬋英表示女同學則愛結伴到「兵頭花園」(香港動植物公園)聊天。在新亞,同學閒來則愛打羽毛球、籃球消遣;比賽時,全校師生都會一起圍觀打氣。袁慧珠笑說當年只要看同學穿甚麼顏色的褲,已知道他的名字。

半工讀磨練心志
談及半工讀的日子,湯惠泉、曾海球、曹宏威3人對當年刻苦的半工讀生涯感受仍深。時至今日,曾海球還清晰記得1967年的學費每月60元;而曹宏威在崇基兼職,每月收入40元,那段「非一般」的體驗,卻讓他畢生難忘:「那時崇基請不到工人,我就半工讀當雜工。在『白宮』(崇 基校內的白色村屋)洗廁所的日子,讓我領悟到人生。有南洋同學告訴我哪裏不清潔,我就要處理,我最初也有反感。」但那段歷練,卻磨練出以堅毅心志,面對困難。當年崇基、新亞都有不少來自南洋、日本的同學,部分更是華僑。湯惠泉表示,南洋同學都是獲馬來西亞政府資助來港深造的,回國後他們都加入政府工作。曹宏威對於與不同國家交換生所建立的友情仍感珍貴,並認為這些同學豐富了他的校園生活。

對比中大當年與現在在學的學生,李介明分析指:「昔日部分書院自給自足,接近私營大學。當年只有1至2%學生能入讀大學,現在卻是接近20%,當中出色的學生水平仍高。由於現在的大學,80%資助來自政府,大學收生的自主權不高,培養人才亦須回應社會的需要。」有見現在中大的環境、設施及獎助學金等資源豐富,校友寄語仍在校的學弟學妹珍惜機會,用功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