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校友二零一三年三月號

Home

中大新人類

鄭營啟 化廚餘為綠資源

在本港,莫說是主要食糧,即使是精緻菜式,也可唾手可得。可是食物供應增加,也叫我們忘卻生產過程背後的血汗。與其看着剩食每天被一輛輛垃圾車送往堆填區,鄭營啟(10 聯合工管)決心積極投身廚餘行業,身體力行,拒絕浪費。

近年,經政府大力宣傳,「黃」鋁罐、「啡」膠樽和「藍」廢紙都有歸宿,惟同屬於綠色生活的廚餘回收工作卻仍有待開展。鄭營啟於2008年因為參加比賽的緣故,着手探討這個課題。

12萬獎金作創業資本
「2008年,我參加由中大創業研究中心舉辦的香港社會企業挑戰賽。當時修讀環境科學的朋友告訴我,廚餘回收耗佔堆填區三分之一的面積,卻未有人着手參與。我和同學便組成隊伍綠領社會企業(Green Collar),研究如何可減輕問題。我們構思是把廚餘堆肥,種植沙律菜做健康沙律,再在巿場營銷,賺取盈利。」鄭營啟說。

可持續構思令綠領社會企業奪得比賽冠軍,鄭營啟其實可以選擇就此止步,但他決定運用比賽時累積所得的成果,以贏得的12萬獎金成立綠領社會企業,開展廚餘回收事業。

兩大問題迎刃而解
雖說鄭營啟在比賽時已對廚餘回收的課題進行過深入研究,例如預想過會遇上甚麼困難、要如何解決等,已具有開展這門事業的條件和優勢,但紙上談兵跟現實始終有一段距離,比賽的榮譽沒有減低他真正動手處理廚餘的難度。

鄭營啟指出,處理廚餘有兩大問題:一、廚餘會發出強烈難聞的臭味;二、廚餘會在處理過程中流失養分,肥效不高。為了解決這兩個問題,他反覆試驗,最終在台灣學到CNT(Carbon-Nitrogen-Tourmaline)獨家技術:在廚餘中加入礦石粉末發酵,消除廚餘臭味;並將其碳、氮含量調至理想比例,提升肥料養分。

體力勞動最難熬
對這個初出茅廬的廿來歲年輕人來說,從研發至營銷,皆是人生首次嘗試,極具挑戰性,但相信教他最難應付的,是要他從事體力勞動的工作,包括四處收集廚餘,搬到農地;又要拿起釘耙,把過百斤的廚餘及泥土混和在一起,以及定期翻堆,調節堆肥濕度。

「我曾到西貢街市收集約200公斤魚檔、雞檔的『下欄』做實驗,從一桶桶滲雜魚血、魚內臟和雞頭的『下欄』中,撿出不能分解的膠袋,過程相當噁心,完成工作後完全沒有胃口吃飯。實行初期,又因濕度拿捏不準,使廚餘長出幾百條蛆蟲,都得自己善後處理,有時候也不禁感嘆當初何以選擇這條路!」鄭營啟笑說。

引進黑水虻助陣
幸好,鄭營啟如今毋須再做類似工作了,全因他考慮到這樣處理廚餘,需要極多人手幫忙,並非權宜之計,於是他去年成立「秋風有限公司」,並與位於粉嶺鶴藪的川上農莊負責人合作,為廚餘回收事業另覓出路。

鄭營啟說:「我們去年發現了黑水虻這種本地昆蟲,牠們食慾旺盛,不論飯、麵、肉、菜,皆可大量消化,我們可以利用牠們的糞便,作耕種肥料,並以牠們餵飼魚類。黑水虻可大量繁殖,但生命周期只有40天,又不如蒼蠅般會引起衞生問題,很適合用作處理廚餘。」

示範農莊接導賞團
川上農莊有菜田和魚塘,除了可讓鄭營啟進行廚餘工作的實驗外,他和農莊負責人也善用農莊的自然環境,把農莊用作「示範農莊」,安排教育導賞團前往參觀,讓巿民明白廚餘回收的重要性。訪問這天,一班在中大就讀的內地生便正在農場參觀。

此外,秋風有限公司亦正積極向中小學推廣以廚餘養魚種菜的小型設備--EcoCube。學生可每天觀察廚餘轉化成食物的過程,了解資源循環的概念,明白堆填區並非唯一出路,同時亦可從生產食物過程中見證食物得來不易,從而減少浪費。

製天然有機護膚品
除以上的教育和推廣工作外,鄭營啟亦用廚餘堆肥種出來的有機農作物,製成天然有機護膚品,把廚餘「升級再造」,與Harmonia、Daily Daisy等品牌合作,製作天然有機護膚品,為廚餘開拓更多用途,避免廚餘直接回歸堆填區。未來,鄭營啟希望可大規模發揮黑水虻的優勢,把廚餘加工並研製成飼料,賣給廣東省的飼料生產商及水產養殖場。

兩年以來,鄭營啟曾遇上不同困難,包括成本效益、環境污染控制、夥伴關係和土地等。總結這兩年的廚餘回收經驗,他認為最困難的是找出並掌握屬於自己的獨有技術,迅速處理廚餘。他也強調,善用不同的資源和網絡,如爭取政府和大學的支持、媒體曝光機會,以及看準時機,在適當時機走合適的一步,對增加創業成功機會來說非常重要。

過父母關獲各方援助
投身廚餘回收還有一個「必然」的難題,就是遇上父母反對:「試想想,如你修讀工商管理,以一級榮譽成績畢業,你的父母會贊成你不找工作,放下身段全職做廚餘回收嗎?不可能不反對!但我相信假以時日,廚餘項目可帶來可觀盈利。即使我失敗了,我在過程中也學到不少社會企業知識,而且接觸過很多媒體,經歷也比同齡人豐富。」但他笑言,這不代表他對自己的廚餘事業沒有信心!

鄭營啟表示,創業之路一路走來,全靠不少熱心人提供協助,特別是中大,包括提供創業知識支援的創業研究中心,和提供場地及捐出廚餘給他作有機農田教育的聯合書院。

此外,商學院的陳志輝教授、歐玉輝教授,以及生命科學學院的朱利民教授,都曾分別為他穿針引綫,結識其他企業家、提供創業意見和指導研究方法,令他獲益良多。他也很感謝父母,即使期望他找份安定的工作,仍為他的廚餘回收事業提供支援,母親便曾幫他一起處理雞檔和魚檔的「下欄」。

鄭營啟回憶說, 當日選擇修讀工商管理學系,是為了賺錢造福社會。環保是未來全球發展的大趨勢,而他深信從事廚餘回收,是具有意義和前景樂觀的工作,值得他用青春去作投資。如今,他正朝着目標,步步進發。

理念明確 有助達標
要大膽選不同的路去走,雖然要有無比堅定的意志,但也絕不可只靠一股傻勁。鄭營啟寄語中大在學的師弟妹,只要清楚自己的理想和強項,實踐理想便不是天方夜譚。

鄭營啟在中學唸理科出身,以6A成績拔尖,入讀中大工商管理學系,故有足夠能力研究廚餘問題、營運項目並向外界推銷。他也有親友從事與飼料和機器相關的工作,可與他分享知識。

由此可見,鄭營啟在開展廚餘回收這門事業時,已累積不少資本,有助他邁向為社會做好事的目標。投身廚餘回收,實乃經過深思熟慮。願其他有心從事社會企業的中大學生、校友,也能做到這點,方可有機會成功,而不至於摔得低、跌得痛。

秋風有限公司網址:http://aubreehk.wix.com/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