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校友二零一三年九月號

Home

專題:慶金禧:學術傳承中大人

羅勝強 從對與錯看管理

大學應培育怎樣的人才?有人說,既然大學獲公帑支持,好應回應社會的需要,從而訓練相關的人才;亦有人說,大學並非職業訓練機構,不應只教學生技能,她應訓練一些人才有能力畢業後改變社會及帶領社會前進。校友羅勝強(83聯合企管)分享了他作為管理學系講座教授對這問題的體會,也引導我們反思大學學術傳承的角色與責任。

「你們在中大這幾年,我這套對中文的規範就是對的。將來當你們畢業後在外工作,不論(規範)怎樣變,我都不理。」盧瑋鑾教授(小思)擲地有聲的一句話,令當時仍為學生的羅勝強印象相當難忘。「語文不停在變,作為中文老師,很難說何謂『對』、『錯』,以往被認為是『錯』的事情,現在可能是『對』的。盧教授擇善固執,是一個很有原則的人,只要認為是對的事情,就會堅持。」羅勝強強調,盧教授不是不能夠接受外面的標準,但她認為當學生畢業後,到外面實際環境工作時,可以用不同的角度看事情;然而,在學校訓練的時期,她則會接受有絕對的標準,執着何謂「對」、「錯」。

傳承為師者的堅持
羅勝強坦言,時至今日,他仍會依循盧教授上述的原則指導學生。他舉例說:「做管理研究不時需要應用統計學的方法來處理問題,但有時候,並非所有統計方法都可直接用在管理學的環境。統計學的分析方法有一套嚴謹的標準,但當借用到處理管理問題時,此套標準便可能無法應用。這時,我會提醒學生,這些準則應用在學習上是對的,但在社會中,別人未必會依此原則處理。」

他指出,這種思考模式有助學生建立內在的對錯標準,同時,亦默默傳承着為師者的執着與堅持。

談及對管理學的興趣,羅勝強認為,這門學科的獨特之處,是有一寬廣的空間:「管理學可以研究一個人管一個人,到一個人管一間公司,甚至一間企業與一個社會之間的關係。我會問,一個人在企業內應扮演甚麼角色,以至一間企業在社會中扮演甚麼角色,由此探討個人對員工的責任、個人對企業的責任及個人對社會的責任。」

思考個人在不同層面應扮演的角色與承擔的責任,亦令羅勝強反思:作為一名商學院的教授,究竟應在社會中扮演甚麼角色?他說:「外界常有壓力,指畢業生能否『為他們所用』。而我的問題則是:「我們要培育的,到底應是『才人』,還是『人才』?我們應訓練適應社會的人,還是能改變社會的人?從大學教育的角度,教育不是只為訓練學生「技能」(skills),而是要發展一個人。」

發展人才
他表示,例如香港需要金融業的專才,於是把資源都放在這方面,但兩、三年後,當這產業開始萎縮,另一產業蓬勃,又會出現「人才」缺乏,這現象都不斷循環出現。

上述現象亦帶出大學的角色與責任的問題。「我認為大學應訓練學生具廣闊的目光,有獨立思考去改變社會,即使那未必是社會最期望我們做的事情。我認為,若是對的,就應多做,對我而言,那是一份堅持。」羅勝強堅定的眼神中,流露着一份為人師表的執着。

即使他的選擇或會影響現今學生對他的評分,但他亦相信,堅持原則,就要作一定取捨。「做教育工作,如果連自己都不能堅持,我們根本不是在辦教育。」他相信,教育要有前瞻性,不應被市場或社會主導,亦不應單從能否為學生找到工作的角度來衡量教育的成效。

重視商業倫理
自90年代起,羅勝強已把科學化的管理研究方法帶到內地,至今仍保持每年返回內地指導本科生及博士生研究方法、專業操守,以至向商界講解有關商業倫理的課題,他直言,那裏的工作,是為盡社會責任而做。

羅勝強說:「內地整體的學術發展是正面的,但仍比香港走慢約10至15年。近年,內地學術界的腐敗及抄襲問題時有所聞,這亦是我所憂慮的—畢竟,內地金錢的激勵太強。有例子是,若研究論文能獲著名期刊刊登,研究人員可獲10萬元人民幣的獎勵,這或許引致學術誠信的問題。」

對內地商界,他則多談商業倫理:「有研究發現,人們遇到道德抉擇時,首先不是經大腦理性分析而決定,而是有決定後才用理性去合理化這決定。基於這研究發現,我們首要讓人掌握『對與錯』的觀念是社會性的,而非認知性的。」

他指出,談專業操守、商業倫理,都是期望能讓學生耳濡目染,建立內在的道德標準,由此逐漸改正歪風。

保自由交流風氣
回望昔日的校園生活,羅勝強認為中大對他影響最深的,是在學時的自由開放的環境:「我是一個求真、求問的人,會提出很多問題。在學時,自由開放的討論環境,塑造了我的價值系統。我們透過反思,對自己及社會都有一定的批判性。可以說,我整個思考的訓練,以及人生的反省都是在大學發生。我希望中大能保存這種自由開放的交流風氣。」

羅勝強最後寄語同學,別認為進入大學,只為裝備自己找份好的工作。他鼓勵同學多欣賞大學的環境,學習獨立思考。他認為大學自由的氣氛能作出正面的刺激,推動學生的成長。「我常把大學形容為一個海。坐下來就可以撈到很多東西,但若只在水面撈,可能就只撈到學位而已。」他盼望能以此與同學共勉。

羅勝強小檔案
1983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商學士(企業管理)
1990美國愛荷華大學管理系博士
1990-1993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管理研究院教授
1994-2006香港科技大學管理系教授
2007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副院長
2006至今香港中文大學管理系講座教授
曾任美國《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副主編、英國《Journal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諮詢主編、中國管理研究國際學會(IACMR)高級主編;曾發表論文逾70篇,文章在國際期刊被引用逾5,0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