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校友-二零一四年六月號

Home

友問友答

劉燕卿 揭示真相無休止

「是其是,非其非」,剛於消費者委員會退下火綫的劉燕卿(73崇基社會學),又再上職場,於申訴專員公署擔任申訴專員,帶着公平、公正、公開的態度,繼續她揭示社會真相的工作,為市民服務。

問:當年你選擇在中大主修社會學有甚麼抱負?
答:我雖然當時有機會到台大習醫,惟最終決定在中大主修社會學,主要是它以跨學系的角度(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解釋社會現象,包括人與人、人與社會以及社會之間的互動關係。看似不夠「專業」,但我認為社會學能給予我全面發展的訓練。以消委會的工作為例,我負責的產品測試,涉及電機、食品等五花八門的專門知識,單一的「專業」並不足以應付。正因有社會學的訓練,我才能應付這個挑戰。
問:為甚麼你最初會選擇在消委會工作,而且一做便三十多年?
答:儘管家人從商居多,但我當年已立志加入政府或公營機構,加上中大社會學的薰陶,更渴望服務社會。畢業時,消委會初成立不久,我成為第一批從外招聘的合約員工,合約期僅三十個月。然而,消委會每月不斷有新挑戰的工作深深吸引着我,而我正喜歡自我挑戰;同時,消委會的工作是向市民反映產品的真相,也要勇於講出事實,求得真相,而「是其是,非其非」正是我做人的原則。
問:在消委會工作了多年後,你對人生或工作生涯有甚麼體會?你認為你在消委會的工作對社會有甚麼正面影響?
答:消委會的工作殊不輕鬆,經常需要與商界就消費保障政策及產品測試角力,猶幸整個團隊都抱着為市民服務這目標,故凝聚力特強,而且必盡心盡力,處理每一個案。擔任消委會總幹事後,我更深切感受到公眾對我們工作的期望和信任,這實歸功於所有同事竭力打造「消委會」這個金漆招牌,令市民信任我們能反映產品的事實與真相,保護消費者。消委會不單捍衛了本地消費者的權益,在國際及內地同樣也發揮着重要的影響力。例如1984年廣州便派官員來港,向消委會取經,其後廣州便成立了內地首個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機關。消委會亦與聯合國合作,對不丹、南非、波札那、老撾、厄瓜多爾等國進行培訓,分享經驗,讓這些國家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也不忘保護消費者的權益。
問:從消委會退下來後,是甚麼因素推動你出任申訴專員?
答:在消委會退休後,我仍在聯合國、香港城市大學及財務滙報局等機構擔任公職。去年12月,人事顧問公司詢問我對申訴專員工作的興趣。我明白到申訴專員的工作任重道遠,為市民監察政府部門及公營機構有否行政失當,提升公共行政水平。對我來說,這是嘗試新挑戰的機會,而結果也很榮幸獲政府委任這重要公職。
問:你可否分享一下在申訴專員公署工作的感受與挑戰?消委會與申訴專員公署的工作,又有何異同?
答:雖然上任不久,但申訴專員公署內優秀的團隊十分支持我,讓我能掌握工作。當然,申訴專員公署需要調查政府部門及公營機構的行政缺失,未必受到相關部門歡迎, 但我們秉持「不偏不倚、是其是,非其非」的原則,以事實為根本,有需要時職員更會實地考察。我認為申訴專員公署與消委會一樣,為市民把關,同樣要保持獨立性。不同的是申訴專員公署的目標是提高香港的公共管治水平,讓相關部門及機構更問責、更開明。
問:近年港人很注重權利及公平,對此,你認為中大人應抱着甚麼態度?
答:有輿論認為香港投訴過多,但我認為這正反映香港是個文明開放社會。一個現代而文明的社會,每當出現不公平問題,有機構負責調查,才有進步的空間。被調查的機構, 應視此為一次免費的「體檢」,讓管理層可以改善一些被人忽略的問題。投訴者也要抱着基於事實的態度,不應該一開始便要有人「人頭落地」,否則就流於「搞事」了。
問:可否略述一下你參與母校的工作?參與的動力來自哪裏?
答:我參與學長計劃,至今約十五年,我認為這是雙方交流的好機會:在給予學弟學妹就業與學習意見的同時,我也一起做義工。看着他們成長,成為專業人士,不無欣慰。現時我們還會不時聯絡,新舊學妹聚首一堂。
問:中大校園生活最令你懷念的是甚麼?
答:最令我懷念的是與同窗相處的點滴:一同在學生飯堂進餐、一同奪得團隊歌唱比賽冠軍;一同在圖書館溫習、一同寄宿等,其學習氣氛與生活體驗,實在難以言盡,但肯定是人生中最快樂的時光之一。即使畢業多年,大家仍保持聯絡,這是一份十分難得的情誼。
問:你對中大學弟學妹有何寄語?
答:要熱愛自己的工作。當你每天起來準備上班的時候,都要抱着正面、期待的心情,這樣才能取得成功。此外,更要裝備好自己,做得較他人出色,也不要計較做多一點,不要怕「蝕底」,反之應視之為表現自己的機會。要做好自己,別害怕被投訴、批評。

後記
一生守護公義 中大人的自豪
劉燕卿予人最大的印象:一是她對公平公正的執着,二是對中大的情意結。她多次強調「是其是,非其非」、「公平、公正、公開」。正如她說,要喜愛自己的工作才能取得成功,正因為喜愛為市民揭示真相,她在消委會及申訴專員公署的工作方能游刃有餘。

除了多次強調中大對她知識與價值的培育外,劉燕卿五兄弟姊妹中,連同自己有三人為「崇基人」,加上妹夫與女兒,難怪她笑言每次回去崇基聚會,一家人已佔半席,不難理解她對母校的歸屬感。談及當年點滴,憶起崇基圖書館搬新址時,與同學以「人鏈」,一個傳一個地運書,她流露出的不單是緬懷,更有「我是中大人」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