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校友--二零一四年九月號

Home

特稿

校友傳承基金 一日一元再續緣
能夠在環山抱水的中大校園學習及相遇,是緣份促成,縱使畢業離校,校友仍心繫母校,感恩之心歷久常新。每年中大校友日都會邀請該年的不同年份畢業紀念班校友(今年為1964、1969、1974、1979、1984、1989、1994、1999、2004、2009)回校,重拾舊日情懷;又安排與沈祖堯校長影相留念及送贈紀念品。

銳意開創捐獻文化
今年,一群畢業紀念班的校友萌起一個念頭:成立基金為母校籌募,以表回饋之心,並藉此凝聚同屆校友。結果他們成立了「2014中大校友日畢業紀念班籌款委員會」,提出「一日一元」的口號,向校友募捐,以成立「香港中文大學校友傳承基金」。籌款委員會四位召集人陳早標(79崇基生物)、李健(94新亞信息工程)、林曉鋒(99逸夫機械與自動化工程)、楊于銘(04聯合風險管理學),以及「一日一元」意念的構思者陳曉暉(09聯合歷史)均表示,希望校友之間的緣份更加凝聚,讓回饋母校的文化傳承下去。

陳早標說,籌款的理念是感恩,希望校友不只是從中大身上獲取成果,更要感恩,回饋母校。他說:「感恩文化對整個社會很重要,在外國,校友回饋大學的風氣相對濃厚,因此我們希望發起這次籌款,為母校設立一個長期的基金,推動校友的感恩文化及回饋母校。捐款多少不是問題,最重要是能聚沙成塔,積少成多。」

另一位召集人林曉鋒則說,中大五十周年校慶的主題是「傳承.開創」,今年適值母校踏入五十一周年,為呼應「開創」理念,便發起今次籌款,開創嶄新的捐獻文化,並持續推廣。「中大已累積約十六萬校友,由今年畢業紀念班校友率先開展,以開創回饋母校的文化。明年便鼓勵1965年起,每隔五年的校友接棒,達到傳承的效果。」

每日一元點滴是緣
委員陳曉暉補充,很多校友畢業之後,與母校的聯繫不及在學時緊密。既然捐獻能讓母校進一步發展,應趁機建立一個持續捐獻的文化,使校友與母校的關係更緊密。「『一日一元』中,『元』的發音與『緣』相同,校友每天儲起一元,回饋母校,象徵校友與母校之間的緣份,一點一滴,再次延續。」校友建議以港幣365元起,按畢業年數作倍數捐贈,背後理念是希望愈有能力的校友可以回饋更多,成就母校良好的發展。

各人均希望這個傳承基金能資助傑出年輕校友學者走出國際,增廣見聞或邀請海外年青校友回校演講。基金也會考慮資助校友實現對社會或母校有意義的夢想,惠澤社會之餘,提升母校在國際的地位及聲譽。

「2014中大校友日畢業紀念班籌款委員會」成員
1964:李金鐘(新亞)、湯惠泉(新亞)
1969:吳明林(新亞)
1974:陳偉儀(聯合)、劉雅章(聯合)、周守謙(研究院)
1979:#陳早標(新亞)、羅廣就(新亞)、蔡寶德(新亞)
1984:伍德基(崇基)、關百豪(新亞)、游應森(研究院)
1989:葉珮嫦(新亞)、蔡英材(兼讀)
1994:王鳴峰(聯合)、#李健(新亞)、梁裕龍(逸夫)
1999:#林曉鋒(逸夫)
2004:廖健華(崇基)、#楊于銘(聯合)
2009:陳曉暉(聯合)
有#者為「2014中大校友日畢業紀念班籌款委員會」召集人

捐款辦法
捐款表格可見校友事務處網頁(www.alumni.cuhk.edu.hk);已填寫表格可透過以下方式將捐款交校友事務處或有關班級聯絡人代轉。「香港中文大學校友傳承基金」捐款方式如下:

  1. 以支票付款抬頭:"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或「香港中文大學」(請將支票連同捐款表格寄回校友事務處)。
  2. 銀行入數請存入恒生銀行戶口293-005005-001,並將銀行入數紙正本連同捐款表格寄回校友事務處。
  3. 信用卡付款請利用捐款表格填寫信用卡資料,然後郵寄或傳真交回校友事務處(使用恒生銀行信用卡捐款,大學可獲銀行豁免收取行政費)。

捐款鳴謝方式

  1. 凡捐款港幣100元或以上者,皆獲大學發出免稅收條,及獲邀出席由校友事務處安排在12月舉行之致謝茶會。
  2. 凡捐款港幣365元或以上者,即可獲贈中大校徽襟章一枚。
  3. 凡捐款港幣1,000元或以上者,捐款者芳名亦將刊登於2014中大校友日網頁。
  4. 凡捐款港幣5,000元或以上者,捐款者芳名將刊登於2014中大校友日網頁及校友雜誌。
  5. 凡捐款港幣50,000元或以上者,捐款者芳名除刊登於2014中大校友日網頁及校友雜誌外,亦會刻於大學校友園,永留紀念。此外,捐款校友將獲邀出席大學安排之晚宴,以表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