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校友--二零一四年十二月號

Home

專題 走過的十年

羅兆愉 音樂治人心

對於音樂治療,一般人多會有美好的想像──治療師彈奏,接受治療者聆聽,大家共同沉醉在一片愉悅的音樂氣氛中。不過,羅兆愉(04逸夫數學教育)更讓我們領略到,音樂治療還可以觸及心靈更深之處。

英國監獄內,一名十八、九歲的年輕人點了首皮禮士利(Elvis Presley)的《Love me tender》,羅兆愉的豎琴彈奏清泉般叮咚作響,和年輕人抒情的結他聲交相呼應,現場氣氛融洽。一曲既終,年輕人溫柔地看着她,點點頭,輕聲說了句「謝謝」。事後她得知,那年輕人竟是殺人犯!當時她很震驚:「他看起來與時下的大學生沒甚麼分別,實在難以想像,但至少透過音樂,我們分享了情緒平和的一刻。」

豎琴打開長者心扉
另一次合作的是一位英籍音樂治療師無法說服一名腦退化症的英國老人進房,而羅兆愉靈機一觸,拿起粉紅色的小豎琴,為老人彈奏。正因為隔着豎琴和有音樂的安撫,那老人家感到安心,願意隨這名亞洲女子進入房間,繼續治療。這次突破國籍與語言的真誠交流,令羅兆愉大受鼓舞。

從教育到音樂治療
羅兆愉大學選修數學教育,不無現實的考慮,畢業後,她也當過數學老師,但有感於傳授知識的老師已太多,「大家對學生的情緒問題卻似束手無策。」加上又常看到因情緒病引致的倫常慘劇,故令她更相信身體健康固然重要,但心靈的成長和健康更重要,而香港能擁有英國註冊音樂治療師資格的人極少,因此,她毅然赴英攻讀音樂治療碩士課程,以便回港全面幫助學童和有特殊需要人士的心靈需要。

從數學老師到現在當上音樂治療師,轉變似乎頗大,但對自四、五歲起已修習鋼琴,大學畢業後又到演藝學院主修豎琴的羅兆愉來說,深厚音樂的根柢有助她安然過渡。羅兆愉感謝當年中大給予獨立思考的環境,以及黃蘊智教授帶來的啟迪,至今仍受用無窮。她寄語師弟妹,「要敢於想像,勇於嘗試,並相信自己的眼光和決定,毫無保留地向目標進發,成功定會不遠。」

羅兆愉小檔案
2004香港中文大學逸夫書院教育學士
2004榮獲香港中文大學逸夫書院學業優異獎狀
2004香港註冊中學教師
2005香港演藝學院文憑一年級(主修音樂-豎琴演奏)
2009榮獲柏立基爵士信託基金獎學金(Sir Robert Black Trust Fund Postgraduate Scholarship)赴笈英國進修
2011英國安格利亞羅斯金大學(Anglia Ruskin University)音樂治療碩士
2011英國專業醫護人員協會(HCPC)-英國註冊音樂治療師
2012獲邀香港北區扶輪社舉辦音樂治療講座
2013創辦羅兆愉音樂治療中心
2013獲邀社會福利署舉辦音樂治療培訓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