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校友--二零一四年十二月號

Home

專題 走過的十年

黎必信 情迷《三國》 文獻求真

對《三國演義》,我們都不會陌生,但細讀小說,甚至探尋《三國志演義》現存最古老的版本及其人物評價,這些硬工夫就非人人願意耗時間和精力了。黎必信(04新亞中文、06研究院中文、12研究院中文),自小就對《三國》中的金戈鐵馬、智慧權謀而着迷,更立志成為「講」三國的專家。

對研究《三國》的興趣,使黎必信修讀碩士期間常往北京國家圖書館謄抄國寶級善本。

2004年冬連續數天,「一開館,我就到善本室,一直抄到關門。」期間不敢喝水、吃飯,也沒上廁所,怕被其他學生佔去座位。「那時窗外正下着雪,雖從沒看過漫天飄雪的景象,我還是低着頭抄錄,只覺得眼前的善本更吸引。」現為中文系講師的黎必信,憶述着那份學術研究的浪漫。

黎必信多次前往海內外的圖書館,每次都把握時間,日間抄寫,晚間覆檢, 鍥而不捨, 為的是求「真」:「善本能還原到文本的真相,例如《三國》最早版本應是一部通俗歷史讀物,不是小說,也不存在貶曹褒劉的傾向。」

做學問似乎義無反顧,其實黎必信也有過動搖時刻。「畢業幾年,同屆同學已略有成就,有些亦已成家立室,而我卻仍是學生,壓力很大。」09年起,他先後在多間院校任教,學會因應學生類型及其差異而調整教學材料,為中大現職打下基礎。然而卻因專注教學未能如期完成博士論文。

必須給自己一個期限

一拖就是三年,還幸指導老師周建渝教授盡心督導,加上身邊人支持,黎必信白天工作,夜晚則有八成時間在通宵趕撰論文,期末終抵於成。黎必信願以過來人身份,提醒在學師弟妹:「年輕人總會帶點任性,想嘗試不同方面的發展,但必須給自己一個期限,不要恃着有學歷就能平步青雲。世界不是圍繞自己在轉的,若停步就會落後別人更遠,記得要珍惜時間做正確的事!」

黎必信小檔案
2004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文學士
2006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哲學碩士(研究範疇︰明清小說)
2008-2009香港教育學院理性溝通研究計劃兼任講師、助理課程發展主任
2009-2012香港城巿大學專上學院語文及傳意學部講師
2011至今三國志演義研究會(中國香港)主席
2012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哲學博士(研究範疇︰明清散文)
2012-2013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中文高級文憑課程講師
2013至今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