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校友--二零一五年三月號

Home

專題 地球川流

李文龍 跨行業異地打拼

李文龍(83聯合市場)的事業軌跡,可謂充滿機遇,但也要他懂得把握,才得見成績。早年在電腦業發展,現在飲食業大展拳腳的李文龍,多年來穿梭神州各地,見識了不同地方、不同人的處事手法,他的經歷和心得更具參考價值。

李文龍畢業後便加入一家電腦公司,數年後,原本有一個往內地發展的機會,可惜卻與他擦身而過。「那間是早期進入內地的公司之一,很多朋友和同事都勸我要把握機會,但當時我剛結婚,加上內地基建仍很落後,只好放棄。」

內地經濟一直發展,及至1992年鄧小平南巡,更令李文龍感到時機已到,終於隨公司回內地工作,並在內地紮下根基。「當時內地對電腦的需求日漸殷切,我們選擇了銀行業為服務對象。其後,我加入另一公司,為內地銀行進行電腦化,將不同地方的銀行聯繫起來,讓銀行客戶可以異地存款和提款等,再乘着網上銀行的趨勢,為它們提供安全組件。」業務發展不俗,李文龍更獲邀入股公司,並於2000年上市。

從電腦進軍飲食
雖已在電腦業創下成績,但李文龍又把握了一次機會,成就他另一次的轉變。「某一年,有一個親戚從日本找來一間拉麵店的代理權,並與合夥人在港經營,由我來協助上市;後來合夥人退股,我便接手經營。」從此,他便接觸了飲食業,其後更與台灣一間食肆合作,在中港兩地經營。現在李文龍已成功轉型,在港經營飲食業務,開拓事業新天地。

李文龍並不是每次都能好好把握到機會。他到內地大展拳腳時,適值內地經濟火速發展,以往一些他認為沒有可能的事,現在每天都在發生。曾幾何時,有朋友建議他在內地經營咖啡連鎖店,當時他認為那並不可能,但咖啡連鎖店今天卻已變得十分普遍。李文龍認為內地閃現不少發展機會都源自她的落後,而落後也是當時內地的優點。「內地發展往往由零開始,所以他們沒有甚麼包袱。以內地的銀行電腦系統為例,由於願意接受新事物,因此內地系統現已比香港更為完善。」

李文龍家在香港,每星期他都盡量遵守對家庭的承諾,周末假日定必回家,其餘時間便要在全國各地穿梭,當中艱辛只有自己知。「在內地洽談生意,很多時都要親身與對方管理層面對面磋商,因此,乘坐飛機的次數非常頻密,煙酒亦少不免。」李文龍憶述,當年行程緊密,很快已走遍全國,但幾乎沒有在同一個地方逗留十天或以上。「當時沒有五星級酒店,飛機又經常誤點,十分辛苦。」天氣對他也是個挑戰,為了令自己較容易克服舟車勞頓,他會自備枕頭、被單,盡量為自己在風塵僕僕的羈旅生涯中爭取充足的休息。

港人質素保優勢
走遍全國與不同公司商談,李文龍不但看盡風土人情,也見盡世情。「九十年代初,香港人在內地的地位可說是比台灣人及新加坡人更高,主因是香港人普遍的質素高,而接近回歸,內地人對港人的評價也很高,很多行業都會優先聘請香港人。」時至今日,香港人的地位看似不如以往,但李文龍卻仍認為香港人的質素在亞洲中還算不俗。「香港人守法守信的精神仍然備受肯定,而且港人遇到問題時,第一時間多會想『怎樣做』,而不是想『是否做到』,這是一種值得欣賞的正面思想。」

談起商場最重視的守信,李文龍深有體會。他坦言內地人在這方面仍待改善。「日本人營商相當有誠信,他們可以未簽訂合約便開始供貨;業績不佳時,生意夥伴也可以直接與他們商量,這種信任十分難得。」雖說在商言商,但見人間有情,這種互信精神,難能可貴。

中大生活每每令校友嚮往,雖然李文龍在異地已打拼多年,但也難忘中大的宿舍生活。「宿舍生活讓我結識到其他學系的同學,今天最熟稔的朋友,都是在住宿舍時認識的。另外,我曾擔任宿生會主席,最記得當時宿生愛追看電視劇,於是我便為宿生爭取購置電視機。」原修讀生物化學系的李文龍,成績本不俗,但認為自己較適合從商,遂轉至市場系。若以今天的成就回看當年,他毅然轉系的決定,似乎十分正確。

現在李文龍已從內地回到香港,經營餐飲。現在全球化正浩浩蕩蕩,他累積了多年的經驗,有甚麼心得可教人早作準備?李文龍認為,語言溝通能力是首要,他建議在學師弟妹盡快令自己精通兩文三語,年輕校友則要與其他族裔的人多溝通,否則便會失去優勢。「最重要是語文,我的語文雖然不算好,但對比現在一些年輕人,也可能較好了。」李文龍提到校友及年青一代到外地,特別是到內地發展時,雖不是必然的事,但宜放下身段。「有些人仍會認為香港人較優秀,其實內地的優勢正是沒有包袱,他們較願意用最好的硬件,模式也較先進,而且內地人很會表達,我們是時候改變心態了。」不同地域的人若可以互相學習和交流,才是彼此共同進步的最大動力。

李文龍小檔案
1983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工商管理學士,畢業後從事電腦有關行業
1995創立電子計算機公司,專注國內金融業解決方案
2000公司在香港聯合交易所創業板上板
2007涉足飲食業,在中港兩地開設餐館食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