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校友--二零一五年三月號

Home

中大新人類

高浩 「博」通數理與醫學之路

雖然26歲還很年輕,但對高浩(08新亞醫學科學)來說,26歲卻是人生的分水嶺。26歲時,高浩取得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簡稱UCL)神經科學哲學博士的學位,其腦神經領域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成果。三年後,他晉身2014年度Esppendorf & Science神經生物學獎三甲,乃該獎自2002年成立以來,首位獲此殊榮的香港科學家。

年紀輕輕已有此成就,大家對高浩的成「博」之路,多少會有點好奇,更何況他選擇了中途暫停中大五年的內外全科醫學學士學位課程,而先往英國修讀神經科學博士?這一路線與其他的醫科學生相比,實在大相逕庭,到底背後是甚麼原因驅使他作這一抉擇呢?

十歲那年,高浩由福建移民來港。面對新環境的挑戰,他已決心要定下奮鬥的目標和方向,並剛巧在新聞中看到偶像─何大一。「印象中是1996年,何大一以雞尾酒療法在愛滋病治療上取得矚目的成效,獲選為《時代》雜誌風雲人物。他啟發了我要立志做一件能造福全人類的事,例如像他一樣在醫藥方面有所建樹!」這大概就是高浩對「成功」最早的定義。

數理與生物相結合
事實上,高浩在中學階段已對數學及物理特別感興趣,並經常流連中央圖書館,博覽相關書籍。「我喜歡數理,因為一切都建基於公理、邏輯,結構清晰而嚴謹。」不過,腦神經研究屬於生物科學範疇,既然高浩喜歡可量化而精準的數理,他甚至認為生物科相對很「messy」(雜亂無章),又為何選擇腦神經研究呢?他解釋,腦神經細胞之間傳遞信息的渠道,是透過細胞膜的電流和電位變化達成,而數理知識在研究這類現象上有很大的應用,因此選擇需糅合兩者知識的這一領域。

2005年,高浩以中學會考7A2B佳績,「拔尖」入讀醫學系;兩年後,修畢醫科基礎課程時,出於對腦神經領域的興趣,高浩與同學分道揚鑣 ─修讀一年制醫學科學理學士。其後,他以一級榮譽畢業並獲指導老師容永豪教授推薦到UCL,攻讀為期三年的神經科學博士課程。「當時我更想發展科研的能力,故由興趣主導下專注於腦神經。」

闖腦神經專業領域
高浩感謝中大制度有彈性,也感激容教授的推薦及醫學院職員的幫忙,使他可暫停內外全科醫學士的學習,往腦神經這專業領域闖一闖。「UCL設有四百多個研究神經科學的實驗室,六十位因神經科學研究獲諾貝爾醫學獎的科學家中,有十二位曾經或正在UCL工作!」UCL的設施及往績,令高浩更有憧憬。於2008至2012年間,他師從來自克羅地亞的腦神經科學權威Thomas MrsicFlogel教授,雖只是一個四人的研究小組,但勝在資源充足。「當時Tom剛完成博士後,成立自己的實驗室,研究啟動資金達一千八百萬港元,任何我們認為值得追求的項目,都有足夠的資源去開發!」項目從無到有,連儀器、設備等都是他和同事自行組建而成,故滿足感特別大。

不過,獲投放了相當的經費就要有相當的產出。「我們研究的主題是大腦的基本組件 —神經元之間的連結模式。」高浩透露,研究初期,無論是整個團隊或自己的心理壓力都很大。「讀博士前兩年,每星期七天都在做研究,反覆嘗試去解決各種實驗問題,並分析比對實驗數據,但一直沒有大突破。」

身在異鄉,雖有獎學金和科研環境,但始終對英國社會沒甚麼歸屬感,再加上研究未見成果的壓力,他曾獨自坐在公園裏不斷反思:「明明已很努力,為甚麼還沒有到達科學真理的彼岸?」儘管承受巨大壓力,他和研究團隊依然努力不懈,反覆試驗。皇天始終不負有心人,高浩及團隊終於發現在大腦視覺皮層,功能相近的神經元是互相連接,能用於處理相近訊息的網絡,而後天因素如視覺經驗,對這種網絡結構的形成產生部分作用,有助人類理解腦神經網絡的運作和形成。

他作為第一作者的四篇論文對研究進行了總結,分別刊於國際權威科學期刊《自然》、《自然 —神經科學》及《神經科學期刊》,並入選Esppendorf & Science神經生物學獎三甲,於《科學》作簡短總結。建基於高浩發展的實驗方法,他的UCL同事今年亦於《自然》發表兩篇科研論文,高浩也因作出貢獻而在作者之列。

縱然研究取得階段性成果,高浩卻沒有選擇留在英國繼續研究工作,反而選擇回港發展。他認同自己中國和香港人的身份,認為香港給予他成長所需要的一切,才是他的根。回港後,他重拾在中大的學業之根,繼續修讀未完成的內外全科醫學士在臨床方面的應用學習。高浩說:「雖然我踏上研究之路,但也不想與社會和臨床的實際應用脫節。」中大給予高浩許多彈性和支援,並充分讓他在其領域發揮,因此,他得以在繼續學業的同時,並獲沈祖堯校長、莫仲棠教授、容永豪教授和柯亞教授的支持,繼續發展新的研究項目。

現在仍是學生的高浩,談起當年在新亞知行樓令人回味的宿舍生活時,不禁笑逐顏開。他最記得與同學在大堂桌球枱上一較高下,又曾參與大專盃跆拳道比賽,還有與同房過着作息要互相適應、抱怨中亦不失友誼的生活。高浩寄語師弟妹:「人生中,若你有個很熱衷的A計劃,就不要輕易妥協選擇B計劃。即使在考慮過現實因素後,還是要盡可能不被這些因素限制,勇於追求,全心全意朝着目標去努力,終究會成功的。」

小百科 環球醫學領袖培訓專修組別(GPS)
為配合社會對醫療服務與日俱增的需求,至今有逾30年歷史的中大醫學院特別推出環球醫學領袖培訓專修組別(GPS)。作為亞洲首個醫學領袖培訓計劃,GPS融合專業知識、技能、社會責任、管理能力等訓練,致力栽培學生將來擔當各醫學科學領域的領導角色。課程中,每位學生將獲一位教授擔任其學術顧問,成績優異的學生可據其個人興趣和能力,提早修讀研究院深造課程,更有機會負笈海外,入讀國際著名院校,拓闊國際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