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校友--二零一五年六月號

Home

專題 經過那些年

洪強 藝術無限可能的探索

十二個熒幕像卷軸般鋪開,漸漸浮現出中文水墨單字;那些水墨書法稍觸及參觀者的身體,便會一分為二,再由二變四……最後熒幕又變回一片空白。多媒體藝術學者洪強(95新亞藝術)以互動錄影裝置作品《道生一》,與道家那生生不息、無始無終的宇宙觀,遙相呼應。

近年,洪強的創作多探討時間、空間、中國傳統文化與哲學思想間的微妙關係。他笑說:「科技發展神速,是否代表一路向前便要放棄過去?我反認為,千百年來,語言文字講不清楚的事物和概念,今天可以借助科技變得立體,大家可嘗試以另一角度去看清楚。」

九年前,在瑞士蘇黎世大學攻讀哲學博士時,洪強曾有心魔:「以中國傳統文化做素材,會不會太hard sell?會不會被人以為我黔驢技窮呢?」因此,創作中他總是刻意避開中國元素。

直到一天,全班博士生告訴他,他們從沒抱這樣的看法。「他們更想了解在中國文化脈絡中成長的是怎樣的一個我。」洪強像「被打通了任、督二脈」般豁然開朗,並了解到分享與否在於事物本身的價值,而不應削足就履。於是,他決定鑽研、展示他最熟悉也最擅長的精華:「當年在中大藝術系讀學士,有一半以上的時間修國畫、學篆刻,它們全都是傳統文化濃縮成的精華。」

中國傳統文化穩紮根
追本溯源,洪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是五歲那年受到媽媽的啟蒙:「有天媽媽為令了讓活躍的我學會安定下來,就鋪好宣紙、磨硯,用毛筆教我中國書畫,又教我雕圖章。」洪強初次感受到傳統藝術的新奇和專注帶來的寧靜片刻,自此便迷上了繪畫,也不時練習。到小六時,爸爸離世,洪強與母相依為命,並開始以「艇仔粥」筆名畫漫畫投稿,幫補家計。年紀雖小,其作品已不時在《金報》、《壽星仔》、《小強漫畫集》等連載,現在不少已成名的漫畫家當年都是他的讀者。後來因畫漫畫頗花時間,洪強遂暫別投稿生涯,課餘便到快餐店工作。

至於為甚麼會入中大,那是另一番因緣際會。初中時,洪強除了白天上學,晚上還自己報夜校美術班,並結識了比他年長六歲的何兆基(89新亞藝術、90教育學院教育文憑,現為浸大視覺藝術系副院長)。「何兆基考進中大後,經常跟我分享中大藝術系的世界。」自此,有個少年常從港島西灣河,拿着幾幅畫,獨自千里迢迢到赤泥坪村,去請教何兆基及其藝術系的師友。大家都被他對藝術的熱情所感動,而中大也在洪強心裏播下了種子。事實上,洪強的會考成績優異,原可以暫取生資格入讀中大,奈何「當日連二百元報名費也沒有,又不敢再向人借,唯有索性不報。」不過,在理大設計課程畢業後,他卻放棄繼續進修設計或入行,堅持再報讀中大藝術系。

「就讀於中大期間,我修讀了很多與中國藝術相關的課程,並開始思考『怎樣能將傳統中國的概念推陳出新?』這個問題。」畢業後,洪強便以工作得來的積蓄和少量獎學金,再往著名的英國倫敦中央聖馬丁藝術及設計研究院,攻讀錄像及電影藝術。

中大師友患難見真情
留英期間,他生活拮据,更要在寒冬街頭,每天站十幾小時賣水墨人像畫維生。生意冷清,貧病交煎,逼不得已他只好致電回港求救。中大同學慷慨解囊,借他五千、一萬不等,「有次於病榻中,收到中大藝術系陳育強教授來電,問我可收到他二萬元滙款沒有。」洪強非常感動,得以暫時度過了難關。在聖馬丁,洪強首次接觸到新媒體,並決定以此為日後發展方向。

回港後,洪強順利獲聘任教香港理大設計學院的設計及新媒體設計課程,1998-2000年間,他嘗試把新媒體的想法、認知,化為一系列的互動,錄像藝術作品,並大膽地融入雙互動光碟(interactive CDROM)推出市面。可惜當時新媒體在港概念還很新,反應冷淡,倒是在歐洲獲得了多項國際大獎,才讓這位香港藝術家正式進入了國際新媒體藝術界的國度。

從一開始不被看好,到慢慢開發出令人讚嘆的創新互動程式設計,洪強十分感恩:「新媒體藝術及技術一直是歐洲稱霸,但經過我們不斷的嘗試及努力,如今香港藝術家也有了獨特的一席位。」他更鼓勵初涉足職場的同學:「現在做的事未必可以幫你準確預測未來,但未來必定可以反映到你現在努力的價值,所以不要因為現在不被人肯定而氣餒,最重要的是堅持。」

洪強小檔案
1995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文學士
1997英國倫敦中央聖馬汀藝術及設計(錄像及電影藝術)研究院(藝術碩士)
2001-2002德國卡爾斯魯厄藝術與媒體研究中心(ZKM)(訪問學人)
2002丹麥科爾丁設計學院(客座講師)
2006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訪問藝術家)
2014瑞士蘇黎世藝術大學(哲學博士)
1998至今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任教(講師,1998-2005;助理教授,2005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