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校友--二零一五年六月號

Home

專題 經過那些年

潘啟祥 為學生擔水劈柴

「有教無類」是崇高的教育理想,無論後天的富貴貧賤,或先天的賢愚善惡,每個人都應有受教育的權利。近廿年來,潘啟祥(95逸夫社會學,96教育學院教育文憑,04研究院教育,07研究院英語教學)不僅尊重學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還盡可能照顧到個別的學習需要,讓他們的潛能充分發揮。

1996年,剛畢業的潘啟祥於香港紅卍字會大埔卍慈中學任教,當年學生講粗口、各種行為情緒問題,甚至打老師,屢見不鮮。「不少人會覺得是學生本質太差,無可救藥,遂對他們採取放棄態度。」潘啟祥並不認同這觀感,他了解過其中一個「壞學生」的背景後,才發現原來其父卧病,家境困窘,各種家庭問題都令學生承受着巨大壓力,導致行為情緒問題。「透過多次交談,學生逐漸感受到我對他真誠的關懷,從此對我的態度才改善了許多。」

發掘潛能 全變可能

以合適方法,因材施教也使不可能變成可能。潘啟祥曾有個有嚴重讀寫障礙的學生。「在他比別人多讀一年的小學生涯中,雖已是每天朝七晚十一地努力做功課,但成績總是強差人意,他媽媽甚至沮喪到想過自殺。」那學生升上中學後,潘啟祥覺得應該讓他參加課外活動。在活動中,那學生就發掘到體育潛能,加入港隊划艇青年軍,並屢獲獎項和證書。「他成績雖仍無起色,而DSE亦不合格,但早於試前已有一間台灣公立大學的體育系取錄了他。」潘啟祥欣慰地說,學生和家長都沒想過,他可以讀大學。

事實上,「照顧個別差異,發掘孩子潛能」一直是卍慈中學的教學信念,可惜2006年,全港學校收生數目急跌,「我們也因收生不足而面臨殺校。」當年潘啟祥剛升任副校長,卻遇上「殺校」危機,他坦言「不甘心」,左思右想,終於想出了一條出路:「朝着共融教育的發展方向,制定了六年發展計劃,並向校董會申請注資。」皇天不負有心人,校董會不但批准了他的計劃,還向卍慈中學注資近九百萬。

潘啟祥非常讚賞校董會的支持,說:「一般學校都會追求成為主流名校,校董會接受我們走共融教育的方向,不介意學校被標籤,全因真正以切實幫助到有需要的學生為目標。」資金用來聘請額外的老師,使學校能以小班教學,繼續收生外,更有四名老師獲資助前往加拿大特殊學校交流考察。「那次考察很有意義,除顯示校董會對老師的信任和支持外,我們也從當地取經,在校創設了資源班,又將學習計劃的紀錄電子化。」

逆境過後 士氣大振
當學校熬過了逆境,建立了口碑後,從以前收生不足,到來自各區的特殊學生,包括讀寫障礙、自閉、專注力不足、有限智能、行為情緒有問題等,紛紛慕名跨區而來,全校最終有七、八成都是特殊學生,而老師就需要付出更大的心力照顧他們。作為副校長,無論學校內外,他都想方設法,以解決難題。

過程很艱難,但天道酬勤,潘啟祥說,「2007、08年,有三位同事獲頒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這不但對同事的鼓舞甚大,也是我們使難題轉化成發展的機遇。」他也於2013年獲頒「行政長官社區服務獎狀」,而更實實在在的,還有學生巨大的轉變和態度轉趨積極的家長那份感激。其他學校更會邀請潘啟祥的同事到校支援,老師感受到外界對自己專業的肯定,滿足感增加,士氣大振。

另外,潘啟祥每兩年會舉辦一次「我的驕傲」活動:「在禮堂放置數百張書桌,每位學生一張,讓他們展示最自豪的事物,與大家分享,從而建立起互相欣賞的正面態度。」學校因此而屢獲卓越關愛校園獎的榮譽。

能以不同角度,宏觀地看教育及其意義之所在,並具體實踐,原來與潘啟祥在中大時的訓練分不開。他提到在大學的「暑宿」,跟不同系別的同學成立讀書組,閱讀範圍廣泛之餘,又一起交流討論。知識無局限,「最記得當時的導師呂大樂教授與我們定期會面,還帶我們去看《大紅燈籠高高掛》,讓我們藉電影討論中國社會、人倫關係,啟發我教育不一定是書本內的知識,而是生活裏俯拾皆是的智慧。」中大的學分制也容許他在主修以外,選修不同科目,不但拓闊了其知識面,也讓他進一步學會了批判性思考。

以廿年來對教育的堅持,潘啟祥寄語擬投身教育的師弟妹:「教育是擔水劈柴的工夫,付出不一定有即時的收穫,但它會慢慢讓我們成長。」要明白到這一點,教育之路即使再艱辛而漫長,教育工作者都能甘之如飴。

潘啟祥小檔案
1995香港中文大學逸夫書院社會科學學士
1996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教育文憑
2004香港中文大學研究院教育碩士
2007香港中文大學研究院英語教學文學碩士
1996-2006香港紅卍字會大埔卍慈中學教師
2006-2014香港紅卍字會大埔卍慈中學副校長
2009-2014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委任專家
2013獲頒發「行政長官社區服務獎狀」(融合教育推廣)
2013-2014香港資優教育學院教師及家長支援委員會成員
2014至今教育局總學校發展主任(中學校本課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