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校友--二零一五年九月號

Home

封面人物

陳德霖迎競爭 慎對挑戰

香港一直有鄰近國家或地區金融中心的挑戰,近來全球資產市場又風起雲湧,本地金融發展更特別惹人關注,陳德霖(76 崇基社會學)與中大校友分享了他的想法,但無論昔日作為中大學生,還是現任金融管理局總裁,「關心社會」一直都是他的宗旨。

先天下之憂而憂,作為要維持香港金融體系穩定的掌舵人,陳德霖自然關心社會憂慮的問題。他解釋,自金融海嘯後,金融中心的重中之重,是貨幣及金融體系的穩定。貨幣穩定既需要投資者的信心,亦要求貨幣的購買力持續穩定,此外,就是金融體系,特別是銀行風險是否可控,也同樣影響着金融中心的地位。

穩定是先決條件
香港在採用聯繫滙率後,經歷多次風雨仍可履險如夷,貨幣穩定作用毋庸置疑。雖然本港銀行業的資產已由2009年的10萬億港元,增至今年上半年的19萬億港元,惟陳並不因此沾沾自喜:「參考愛爾蘭、冰島等地的教訓,銀行並非愈大愈好。當我們看到銀行業急速發展的同時,對其風險就要更加慎重,並作出相應的監管。」

除了金融體系外,陳德霖又認為,金融中心既需要硬件齊備,人才亦不可或缺。本地大學又應該如何培育金融人才?他建議,除了一般的金融知識外,大學更需要加深學生對風險管理的認知,讓他們明白只有穩定才可以抵禦突如其來的市場衝擊。

新加坡、上海、深圳等地的挑戰,加上互聯網突破了地理及時間的限制,香港面對的競爭其實來自四方八面,而不僅限於亞洲的金融中心。面對競爭,陳德霖寄語不宜妄自菲薄:「國際資本市場從來沒有獨市生意,競爭十分正常。」他舉例指超級富豪在瑞士以外,同樣可以選擇香港、新加坡、日本等地管理其資產。

背靠中國 面向全球
每個金融中心可謂各有優勢,例如新加坡就以招攬當地以至外地人才而佔優,至於香港則有「背靠中國」的先天優勢。過去香港是內地對外貿易的窗口,當全球踏入金融的時代,則成為內地對外的金融窗口。在一國兩制下,香港既維持到本身的獨特性,又享受到內地政策的支持,包括人民幣結算、滬港通等,可謂得天獨厚。

當然,香港不可故步自封,他以心愛的足球作比喻:「過去香港是亞洲足球王國,但現在地位已不如前。這是否本地的足球水平倒退呢?我認為更大的因素,是其他地區已迎頭趕上。」

「香港的足球要重拾昔日光彩,既要保持進步,亦要適應新式比賽要求,否則只會不進則退,金融中心的興衰也是同樣道理。」難怪陳德霖自上任以來,一直致力維持香港金融體系穩定。

近月人民幣急跌,有人憂慮會影響到中國「走出去」的步伐,甚至有指全球已出現「貨幣戰爭」。陳德霖笑言,他喜讀《貨幣戰爭》一書,但並不認同各國需要「戰爭」。他解釋:「各國愈來愈重視由市場決定價格,同樣地,內地正在學習從人為管理走到市場化。人民幣貶值只是反映市場的看法,未來內地經濟改善,出口增加,市場自然會重新評定其滙率。」他又指人民幣國際化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應單着眼於短線的波動。

決策難十全十美
作為金管局總裁,除了「金」融體系的看法外,陳德霖在「管」理方面亦有一番見解。他坦言,雖然金管局為官方機構,但為減少組織的層數,一方面,他會把握機會,與同事互相分享看法,讓同事更加投入討論,獲得更多歸屬感。辦公室外,陳德霖也樂意與同事一起打籃球,拉近距離。

任職公營機構,陳德霖還談及其公權的管理哲學。他認為公權的權限不單來自法律,更要理解法律背後理由。以金管局監管銀行為例,當局的權力來自《銀行業條例》,其規定則源於對銀行及其客戶保障的需要,因此,金管局決策時需要考慮到銀行及客戶的得失。

金管局今年初推出第七輪逆周期措施,難以避免引起社會回響,甚至有人認為金管局妨礙市民置業。陳德霖承認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首次置業人士,但金管局已權衡了一系列因素才作出決定。他解釋:「為了減少對『上車』市民的影響,金管局前六輪措施都沒有針對首次置業人士,但今年我們發現泡沫有蔓延到細價樓的跡象。固然第七輪措施會影響他們置業,但若我們不出手約束,一旦泡沫爆破,他們受到的傷害會更大。」

他總結指公權的擔子不輕,也不容易十全十美:「我在1976年做政務主任的第一天,上司便說我們的工作是為了社會『長遠的整體利益』,這正是我一直的管理方針。」

學問以外 關心更多
談及當年母校的生活,陳德霖笑言當初選擇中大充滿機緣。當年中學老師帶隊作地理考察,途經中大,校園環境令他立即心動,甚至聯想到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後來在老師的鼓勵下,成功考入中大,攻讀社會學,開始其知識分子的「關社認祖」生涯。

陳德霖還記得迎新營首天的校園夜話,分享的師兄因示威被捕而剛保釋出來,令他深深感受到大學生作為社會精英,不應只是汲取知識、做學問。他又憶述當年可以自由選擇讀甚麼科目、旁聽任何一科,而他最印象深刻的反而是在草地上堂,討論各種哲學問題。他說是中大告訴他知識分子更應該明辨是非,肩負責任,關心社會及認識祖國,即現在他仍經常掛在口邊的「關社認祖」。

兩代溝通 一起努力
作為早期畢業的校友,又如何看年輕一輩的學弟學妹呢?陳德霖笑言,過去三、四十年,香港變化很大,美國花一百年時間的改變,香港大約一代人就完成了。雖然這代表發展很快,但也令不同世代溝通方法有差別,當雙方不明白對方的訊息,就會出現誤解。因此,陳認為上一代與下一代都應該努力,了解對方的想法,從而有更好的交流。

香港金融業發展蓬勃,不少師弟妹將會投身其中,陳德霖就寄語校友,要認識到金融業不單只有投資銀行,也有商業銀行等;除了前台,還有中介及後勤部門等,特別是近年業界的監管更加嚴謹,法規部門亦是個發展不俗的選擇,可見在金融業內年輕人不乏發揮所長的機會。

陳德霖簡歷
1976年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學士
1976年加入布政司署民政科,擔任政務主任
1991年出任外滙基金管理局副局長(貨幣管理)
1993年加入剛成立的金管局出任助理總裁
1996年獲擢升為金管局副總裁
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協助政府入市「打大鱷」
1999年協助政府以盈富基金出售持有股份
1999年獲政府頒授銀紫荊星章
2005年出任曾蔭權競選特首辦公室秘書長
2005年出任渣打集團亞洲區副主席
2006年籌組並出任「智經研究中心」主席
2007年離開渣打,出任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
2009年至今擔任金管局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