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校友--二零一五年十二月號

Home

封面人物

徐立之 同心合力 面對創科挑戰

香港正期待着創新科技產業成為發展新引擎,令她成功「再工業化」,由科技含量較高的產業帶動經濟,得以繼續繁榮。徐立之(72新亞動物學,74研究院生物)出任港科院創院院長,在推動科學科研,以至創新創意及創業上,更顯得任重道遠。

與其他重視科研及創科發展的國家或地區成立類似機構的時機相比,港科院似乎姍姍來遲,但徐立之卻充滿信心,認為香港創科發展有其步伐,只要急起直追,就迎頭趕上:「香港自九十年代起,本地科學家的發現和發明着實不少,只欠缺有系統的發展,故產品才不多;近年,在企業及政府有較大的推動下,技術轉移和產品發展都比前多了。」這個趨勢一直都吸引着內地及外國關注香港科研及創科的發展,徐立之指不少曾到外國接受教育、具前瞻性視野的科學家,在基礎研究上所作出的努力和貢獻,都為本地創科發展營造了有利條件,例如香港在化學方面的專家就有潘宗光、吳清輝、支志明、麥松威、黃乃正、任詠華等,再加上鄰近地區,像珠三角、深圳的發展,他認為港科院成立的時機正配合得目前的形勢和發展。

科研工作讓人認同
港科院是要讓公眾,尤其是年輕人,及國際社會知道,香港有世界首屈一指的科學家,並有他們的科研及創科成就,讓人接受和認同─年輕人願意投身,而外國就對港刮目相看。另一方面,是要推廣科學,用淺易的語言,以講座、研討會等,向公眾推展科學,使它更普及化。

至於港科院政策研究及顧問的角色,徐立之說要視乎未來形勢需要,他以當年美國進行基因圖譜研究為例,指出不但要獲相關人才、技術的支持,也要獲社會的認同和支持:「美國科學院轄下的美國研究局(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的報告都是集本土及外國專家的意見,集思廣益,最重要的還是市民,尤其是社運活躍分子的意見。」可見即使資源多如美國,也要公眾一起討論及社會參與。

身兼團結香港基金「創新、創意、創業」專項研究委員會召集人的徐立之深信,科研是現在創科產業的基礎,以上「三創」是一個「生態系統」而不是「生態鏈」的關係,即是它們各自涵蓋着很多個知識範疇。「有些『創新』產業其實並沒有多少創新的意念,即使在過程中,或採用了不少科學方法去檢定及控制品質,但那並不是創新。」

至於創業雖是世界趨勢,但徐立之指出,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創業的天份,尤其是要成功創業往往要經歷、面對不少失敗,可以克服失敗的人,才可以邁向成功,而不能面對失敗的人,便會被淘汰。他曾在一個講座上,與年輕人分享「上位」之道:「當時我問與會年輕人,誰想做坐在我身旁的教授?有一半人舉手;我再問他們,教授要幾多年才可有資格做,大學又會有多少個職位空缺?他們的心頓時冷了下來。我反而鼓勵他們:機會不會缺少,但要努力爭取;只要有能力,便不愁沒有工作。」

徐立之認為,香港創科一直做得不錯:「上游」的科學基礎、科研穩固;「中游」也經常迸發出創意,以發展、創新產業,但「下游」則缺乏生產帶動,以至資金、人才外流,甚至「無人接棒」,但他也不忘提醒大家,香港在這方面的優勢,包括法制、稅制、財務管理,甚至資金等,實力仍非常雄厚。他希望香港能同心協力,「夾手夾腳」,再把創科的上、中、下游有效結合,完善「生態系統」,發展創科。徐立之認為,香港的優勢仍可維持一段時間:「我們尊重合約,產權、專利又得到保障,而且資訊交流自由,例如有些地方樣本、標本的交換便有限制。」

政府要多加潤滑劑
談及政府可如何營造創科的土壤時,徐立之說會透過報告「獻計」:「若科研或人才培訓成本可變成一些公司優惠政策,屆時,企業便不必另花成本外購產品或外判服務。此外,相比於新加坡、南韓、台灣等地,香港科研投入只佔GDP的0.7%確微不足道,即使比深圳(4%GDP)及北京(6%GDP),同樣大大遜色,他相信政府只要在基礎研究和技術轉移這中、上游方面多投入,創科根本不難發展,「畢竟,巨大齒輪仍要靠多一些潤滑劑,才可再向前滾動。」他舉重若輕,一語道出了政府角色其中一個關鍵。

發展創科,路上充滿挑戰,除資源以外,政府要培育出可供發展的「生態系統」,尚有很多工作要做,正如台灣開始時也招來不少批評,徐立之建議政府可透過政策,如免租、免稅等優惠,加以扶持,他又以「堆沙」來形容創科發展的實際需要:「不要只建沙堡壘,徒具外觀,反而要堆起一個個沙丘,才可以讓更多美好的事情發生。」

徐立之說「三創」對香港的「意義無可限量地大」,故他願意為本地創科作出貢獻,並表示會多爭取社會的支持。他一再強調,他及其團隊所做的報告不是政策建議,而是為各界提供參考、諮詢及反饋的基礎,又希望只要社會有「足夠參與,反對聲音就會少。」這正與他過去做科研、大學行政管理的工作有關。「初期自己做實驗,會樂在其中,及後有自己的研究團隊,尤其是當學生、助理、技術員各有需要時,便都要照顧,否則便會有矛盾,若要裁員,利益衝突就更明顯更多。」

從科研到行政工作,管理上徐立之遇到的挑戰都大,他說:「管理人員對前綫人員的情況,哪怕十分細微、瑣碎,都要知道,那並不是要『管』他們,而是要根據情況,作出相應部署,從而改善或優化情況。」人才管理無疑是一門學問,甚至是一大挑戰,徐立之強調,要造就一個適合人才發揮所長的環境十分重要,從而提升高等教育學府的地位,這並不是簡單地多聘請世界級學者、教授坐鎮便可。

面對不同的挑戰,徐立之相信集體力量:「大家一起面對、分擔,就沒有甚麼難關不可以度過,只要大家願意同心協力,夾手夾腳就可以。」他希望號召同路人,為港創科拓出路:「希望感動到其他人,有些人是需要人感動的。」

以熱誠追求創新
作為創科文化推動者之一,徐立之覺得目前中大已舉辦了不少研討會和論壇,而師弟妹亦未必都要做與創新創意有關的工作,以至創業。他反而建議師弟妹攫取多些知識,擴闊知識面。

「知識愈多,發展機會愈高;去聽講座,你未必會全聽得懂,但也可『偷師』。當年匹茲堡大學的物理生物學教授何潛教授到中大講課,便沒有多少人聽得懂他的內容;會後我爭取與他交流,其後得他介紹到匹茲堡大學攻讀博士。」徐立之現身說法,可知主動求知識,也可有發展機會。

徐立之又說,本地大學各有不同的校外網絡,有的強項在公務員界別,有的在科技界,而中大則以商界聯繫強見稱,頗適合做創意創新的創業,加上有老師帶領下,學生更會有實戰體驗。

不過,徐立之寄語師弟妹要向自己興趣進發,以熱誠追求創新。他說科研、學術之路並不易走,職位空缺較少,反而其他產業的機會卻較多,他勉勵年輕人要拓闊知識面,注意身邊事物,不要放過任何機會,必會有發展。徐立之又呼籲校友在各方面回饋母校,並支持師弟妹發展,如分享經驗,必會讓他們裨益良多。

徐立之簡歷
1972年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理學士
1974年香港中文大學研究院生物碩士
1979年美國匹茲堡大學生物科學博士
1981年赴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病童院從事研究工作
1996年至2000年出任香港大學資助委員會轄下研究資助局的生物學及醫學學科主席
2002年至2014年出任香港大學校長
2015年至今出任「團結香港基金」轄下的「創新、創意、創業專項研究委員會」主席
2015年至今出任港科院院長
其他公職包括︰香港科技園董事、珠海書院校董、浙江大學求是高等研究院院長,同時亦為中央研究院院士、英國皇家學會會員、加拿大皇家學會會員、加拿大醫學研究局資深研究員、美國侯活曉士醫學研究所國際學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國際創新基金會院士。曾獲加拿大勳章、安大略省勳章、加拿大國會Killam獎,以及香港中文大學等多所大學頒授榮譽博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