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校友--二零一六年三月號

Home

中大新人類

Polly Chan 來自馬來西亞的鐵路夢想

懷着對中大的憧憬,Polly Chan(13崇基電子工程學)六年前隻身從馬來西亞來到陌生的環境升學。她努力學習廣東話,融入本地同學的圈子,實習期間更找到日後的發展路向,成為鐵路系統工程師。

生於馬來西亞的Polly,一直在吉隆坡升學,她坦言當地學生如果要選擇到外國留學,首選必定是英、美等地,甚少會來港升學,令她毅然來港的原因,原來與中大的一名職員有關,「在一次外地升學講座中,中大職員耐心地講解在港升學的情況和中大的優勢,我被她的熱情所感染。」加上成功申請中大的獎學金,Polly遂決定來港升學。

當年來港升學的馬來西亞人並不多,Polly憶述自己在09年入學,同期只有四名馬國學生修讀本科課程,但她對入讀中大並沒有半點後悔,反而對中大的環境及學習氣氛感到喜出望外:「校園的面積比我想像中更大,第一天上學我便在本部迷了路,要打電話給同學求救!中大整體給我的感覺是有活力及年輕。」偌大的校園沒有成為學生之間的隔閡,Polly更指中大有着濃厚的人情味,並易與其他人建立關係。

努力適應學習生活
相比馬來西亞,Polly認為中大學生重視學業,同時帶動自己的學習情緒。「中大時的同房同學就讀新聞系,眼見她每天都為處理莊務忙至凌晨才回到宿舍,卻仍不忘用功讀書,令我覺得中大的學生很厲害。」由於受同學影響,加上要維持一定的GPA以取得獎學金,因此Polly對學業相當認真,惟學習上的適應仍是她的一大障礙。

中大部分課堂以廣東話授課,縱使Polly是馬來西亞華僑,小時候亦常收看香港的電視節目,但在聽課時亦感到有些吃力。「香港人說話的速度很快,初到中大上課時,就不能完全聽得懂,而我的樣子又長得像香港人,很多同學還以為我懂中文,開始時的確要花力氣去追上進度。」現時,Polly已能以廣東話與人溝通,她慶幸當時自己努力學習適應本地文化,成功融入本地生的圈子。她認為留學生若可以掌握當地的語言,就可以真正了解當地文化,這也是她渴望到外地留學的原因。

透過中大服務社群
在中大的四年,Polly不乏難忘的經歷,當中最深刻的是隨崇基學院一個服務團到印度城市馬杜賴(Madurai)探訪孤兒院。隨團有八名女生,她們同住在一所女宿舍中,每星期有三天的時間到不同的孤兒院幫助有需要的人。看到部分生活困苦的印度兒童,Polly感受甚深:「這些孤兒不懂得自行洗澡,每晚睡在沒有床褥的鐵板床上,甚至沒有良好的醫療服務,親眼看到他們的苦況,讓我學懂珍惜自己的一切。」及後的日子,Polly曾隨書院到中國不同地方進行探訪,亦因為書院的關係,她能夠接觸有需要的兒童,「要做探訪工作,很多時需要地區的關係,不能單憑一己之力,崇基正好為我提供機會,服務社群。」

Polly主修電子工程,畢業後留港成為鐵路系統工程師,但她笑言最初對大學選科沒有明確的方向:「中學時,我修讀理科,加上自小對電子產品稍有興趣,便入了電子工程學系。」影響她日後職業路向的是四年級時的工讀計劃,在亞洲衞星公司實習期間,Polly不論在技術或待人處事上都更為成熟。「我負責程式編寫工作,由編碼到調整技術,繼而在機器上進行測試,過程訓練了我編寫程式的技術。」不過,在漫長的實習期中,Polly發現工作很多時是重複而沉悶,引發她加入鐵路行業的決心。

感受香港城市活力
「不少機械的運作是重複而固定的,反而鐵路系統涉及的範疇大,由列車到訊號系統,每個項目的要求均很嚴格,加上時刻都有突發事情發生,令工作富有挑戰性。」Polly的公司現時為港鐵提供訊號系統的技術支援,她更參與全港七條港鐵路線的訊號系統更換工程,預計整個項目為期十二年,意義甚大。

在港生活至今已經六年,Polly期望將來可繼續留港生活,除了希望完成訊號系統更換工程外,她亦欣賞香港人的工作熱誠,認為香港的發展潛力甚佳:「香港的鐵路網絡發展已經非常成熟,而且港人在任何事情上都要做到最好,整體的工作氣氛及動力都非常高,是一個很有前景的城市。」

後記
負笈海外,獨自來港讀大學,記者在Polly身上看到的是對未來的憧憬及克服困難的決心。她沒有因文化差異而卻步,反而能把握中大的資源,參加不同類型的探訪活動,認識及了解世界各地的窮困人士,更在學習過程中反思自己的未來,逐步實現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