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校友--二零一六年九月號

Home

關愛社群中大人

卓德根 是群育 不是照顧

教學不容易,照顧有各類情緒或行為問題的學生就更困難重重。不過,即使面對任何挑戰,東灣莫羅瑞華學校校長卓德根(97 新亞生物)都不曾放棄過,只希望學生能重過正常的校園群體生活。

畢業後,工作了一段時間,卓德根因希望更能為社會服務,於是決心投身教育工作,到大嶼山「群育學校」—東灣莫羅瑞華學校任教學助理。他回憶當時校長的一番鼓勵的說話:「人的身體由很多部分組成,教學助理同樣是學校的一部分。」

群育 導入正軌
卓德根解釋「群育學校」的理念:「我們接收的學生不善於察覺別人的想法,德智體群美,他們往往正是欠缺『群』育。群育學校可讓他們暫離主流教育體系,以免愈走愈錯,然後給予『群』的教育,才再讓他們重回主流。」

「東灣殺人王」、「東灣暴龍」等是學生「封」卓德根的稱號,其嚴厲可見一斑,但他強調必須有獎有罰:「很多學生在原校失去參與課外活動的機會,但在群育學校,只要守紀律就有機會,讓學生重新感到被尊重。」

談及難忘的故事,卓德根感觸地說:「有位舊生為到台灣升讀大學籌學費,而選擇清潔洗手間的工作,原因是不想面對其他人,也不想再被人罵。」學生拒絕了他的幫忙,只要求一個用過旅行箱,更明言「不舊不要」:「別人眼中的『問題學生』,絕不比其他人少了尊嚴與骨氣。」

挑戰 堅定不移
東灣莫羅瑞華學校計劃搬到屯門新校舍,受到當區部分人士反對,早前學校舉辦開放日,不少參觀者接觸學生後,發覺他們與一般學生無大分別,而且還「比正常學生更正常」。「我們的目標不單是學生不會成為壞分子,更希望他們可以作出貢獻。我有位學生現時是拖車公司的老闆,可見他們絕對能自力更生。」

困乏 奮進情多
作為校長,卓德根除了公關工作外,最多時間要為同事分擔壓力。他以新亞校歌中「艱險我奮進,困乏我多情」,作為自己奮鬥的動力,也把這種精神帶給同事:「如果只是為了打份工,絕對是無法令我們勝任每天的工作。」

卓德根銘記着前任校長的囑託,要把學校做得更好:「如果我們簡單定位為特殊學校,要求便可以較低,但我們着重的是教育,而非單純照顧。」展望將來,他一方面希望能落實新校舍計劃,另一方面,他也期望中大校友能提供機會,讓群育學校的學生,同樣有表現自己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