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校友--二零一六年十二月號

Home

封面人物

鄺勵齡 唱出香港精采

香港不少人認為歌劇的發展空間有限,但鄺勵齡(09 崇基音樂)走出香港的框框,不論在香港及海外都多次擔任歌劇主角並屢獲獎項,成功構築自己的舞台。

大學畢業後,鄺勵齡選擇到英國進修,她體會到在外地研習音樂,需要學習當地的文化,例如試音時無法掌握西方音樂的神髓,便難以獲得表演機會,因此,在英國進修一年後,便轉到對外來人更開放的荷蘭進修,爭取更多機會。

歌劇演出挑戰更大
鄺勵齡自小開始學唱歌,從歌唱到歌劇的經歷,她回憶指,自己渴望在音樂領域做得更多更好,便希望從歌劇尋找更多挑戰:「唱一首歌曲大約三至四分鐘,然而一場歌劇能長達三小時,不單需要更多的耐力,更要非常集中,半點也不能鬆懈。」

歌劇,自然既有「歌」又有「劇」,演員要透過唱功及演劇,演繹作曲家及導演的意思。歌唱不單需要技巧,還需要足夠的「能量」,至於演劇就要揣摩角色的心理,讓觀眾有所共鳴,明白歌劇的深意。

歌劇的劇本往往源遠流長,如何演出新意?鄺勵齡解釋:「雖然歌詞大同小異,但現時往往會加入新元素,例如不穿宮廷服飾,甚至拿着iPhone唱,最重要的還是能夠表達出背後的意義。」

爭取西方觀眾認可
鄺勵齡曾以德文、法文、意大利文等演唱,她慶幸在中大已經開始修讀外語課程,當時有歌詞不懂發音,便馬上請教導師,逐步打好外語的基礎。她補充指,互聯網,特別是YouTube的出現,令大家尋找練習的歌曲會更方便。

雖然母語較容易表達感受,然而她笑言唱外語歌劇是最舒服,因為廣東話聲調較多,而且發聲位較低,因此她作為女高音演唱時較辛苦。反而意大利文因其語調大開大合,適合自己發揮。另外,在香港表演一般會帶麥克風,不過聲音經過麥克風後,難以掌握其音質,因此她偏好用自己的歌聲「填滿」音樂廳。

不過,隻身到海外參演歌劇,並非易事,她說外國人看到中國人參演歌劇,好像我們看到外國人唱京劇一樣,並不會因而降低要求,因此她要做得更好,以當地演出者的水平要求自己。

角色需要感同身受
鄺勵齡多次參與不同的國際音樂節,並多次擔任主角,包括浦契尼歌劇《杜蘭朵》中的柳兒、馬斯卡尼歌劇《鄉村騎士》中的桑桃莎、唐尼采蒂歌劇《安娜.保利娜》中的安娜及莫扎特歌劇《費加羅的婚禮》中的伯爵夫人等,去年十二月更到北京國家歌劇院進行個人首演,演出歌劇《這裡的黎明靜悄悄》的女主角麗達。

回顧過去參與的角色,鄺勵齡印象最深的是飾演浦契尼歌劇《蝴蝶夫人》的女主角「蝴蝶」,該劇講述一位美國軍官與日本藝妓蝴蝶的愛情故事。

「西方的歌劇作品罕有提及亞洲人,因此《蝴蝶夫人》是亞洲演員的必修課。」「蝴蝶」是她過去參演以來戲份最重的角色,鄺勵齡在三個小時的表演時間內,幾乎沒有離開過舞台,而且「蝴蝶」是悲劇人物,她要揣摩「蝴蝶」在每一段劇情的心態,把該角色演活,讓觀眾體會其中感情的落差及悲情。

另外,參演《大同》時,鄺勵齡要演繹女主角康同璧為繼承父親康有為的志願而終生奮鬥,可惜康同璧一生追求的事不合時勢,箇中的矛盾和落差,同樣令她難忘。

抱平常心面對比賽
鄺勵齡曾在香港及國際多次獲獎,其表現獲得肯定。當中2012年奧地利的泰利亞雲尼國際聲樂比賽,讓她畢生難忘。當時她身處荷蘭,比賽地點卻位於奧地利的偏遠地區,需要乘坐飛機及火車,需時近八個小時。

「比賽共分三輪,要在五日內完成,而每輪比賽只有三分鐘,故大家都爭取機會,表現自己。」鄺勵齡回憶,比賽的第二日,剛巧荷蘭有一份工作邀請她往試音,如果成功,她才可以獲延長簽證限期。試音與比賽同樣重要,因此她完成首輪比賽後,便要趕回荷蘭進行首次試音,完成後再返回奧地利比賽場地。

「當時我基本上沒有時間準備,只好抱着一顆平常心,說服自己『無論結果如何,都賺了過程』,才能安心把握機會休息,保持狀態,讓我有一種『職業歌手』的感覺。」

鄺勵齡最終奪得全場第二名、觀眾獎及最佳女高音獎,同時荷蘭的機構獲悉她得獎後,更表示毋須她再試音而直接聘用。鄺勵齡遂有此結論:「潛能是迫出來的,比賽過後,我發現自己實際可以做得更多。」

香港歌劇有待發展
談及本地的歌劇發展,由於歌劇的語言大都不是中文,觀眾的接受程度受限。鄺勵齡舉例說:「香港觀眾未必完全理解甚麼時間給予表演者鼓勵,反而在外國,觀眾一般都會自發拍掌,以微笑支持表演者。」

此外,在香港未必每位觀眾都了解每首歌劇的背景,於是無法感受當中的每個細節,因此需要與觀眾說明該套歌劇的背景,甚至解釋每一項擺設的意義。到底要曲高和寡還是普及易明,就很視乎導演的選擇。事實上,香港甚少歌劇導演,很多時候會由話劇導演兼任,而且業界現時仍依賴政府資助。

鄺勵齡寄語有志投身音樂界發展的校友或同學,需要努力爭取機會,表現自己:「香港的機會不多,別人是否選擇你,就看你有沒有足夠的準備。不論有沒有酬勞、有沒有實利,大家都應該盡力爭取練習與演出的機會。」不過,她提醒即使取得一定成就,仍要保持謙虛,既能予人好印象,又能推動自己繼續努力。

大學校園是理想練歌地點
九歲開始加入合唱團的鄺勵齡,從小就對音樂有濃厚的興趣,十六歲時更專門跟老師學習唱歌。中學畢業後,順理成章選修音樂,談及當年的選擇:「選科前參觀中大,我馬上就很喜歡中大校園,只心想:練歌後可以有更好的休息!」她回憶起在中大第二年的某個凌晨,忽然興之所至,希望練歌,於是自行跑到許讓成樓,「若然在家,那晚一定無辦法痛快地練習!」

除了在中大修讀外語外,大學也讓鄺勵齡更了解歌劇在音樂上的角色,加上學術氣氛濃厚,她往往在上台前知道整個歌劇的來龍去脈,更能演活自己的角色。

鄺勵齡簡歷
2012年奧地利第十八屆泰利亞雲尼國際聲樂比賽第二名、觀眾獎及最佳女高音獎,為首位獲該獎的港人,並為當時最年輕的得獎者。
2014年藝術發展局年度藝術新秀獎(音樂)
2015年意大利柳金國際聲樂比賽第一名
2015年意大利以賽奧國際聲樂比賽第一名
2015年比利時第七屆美藝國際聲樂比賽第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