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祥國:從學生會到入局之路


70年羅祥國(右二)任新亞社會服務團工作營營長時攝


他的身分在變。也許,只是傳媒對他界定的角色在變。最初是《城市論壇》的經濟專家,然後是民協、政協、舉錯手事件、參選、落選、再參選¡K¡K終於當選。本文刊出時,羅祥國(72新亞經濟)已當了兩個多月的立法局議員。入局後,他又獲議員們選為中大校董之一(見本期頁44「校園消息」)。

「我不想做會長」

由身為第一屆中大學生會會長說起。(羅:對不起,今天我有些感冒。)(頓兩秒)其實我是不想做的。我是籌備委員。三年級時我已決定去深造¡K¡K改革社會,學識最重要¡K¡K。你問我有甚麼抱負,我的抱負是再多讀點書。當時心情其實是不想做中大學生會,但沒有人做。」

開鑼第一屆已經沒有人做?「有大師兄建議我出來做。(這豈不是很矛盾,籌備一個根本無人要做的中大學生會?)沒有人有魄力和能力組織第一屆中大學生會,這是我當時的理解。」

作為中大學生會首任會長,羅肯定說得上是「老鬼」,但又不同其他老鬼。畢業後,他無論私下或工作上,都沒有跟學生會中人接觸。

今日示威小兒科

「有人問我今時今日穿西裝去示威,怕不怕。我從來不怕。廿多年前我去示威,被警察拿著棍打,我去。現在示威,有警察開路呀大佬!人數又少,比起以前只是小兒科¡K¡K我現在成為半個社會公眾人物,我去示威要怕?說笑吧!現在示威有警察電單車開路,有冇搞錯?」

唸完博士回來,羅順理成章在大學教書,不久便發覺教學不能增加自己對社會經濟問題的了解,於是轉到港府經濟科,希望可以運用所學解決社會問題。「我在政府裏面做得不開心,」羅祥國一再地說。「經濟研究部的做事方法,差不多就是上頭給了你答案,其餘的由你照做,(上司)很難接受新的意見。」期間經驗,令他了解政府運作原來是怎麼一回事。商界(匯豐銀行、信孚證券)的經驗,讓他看到大公司如何霸道。「我提出公平貿易法,就是希望可以箝制大企業。他們惡過頭嘛!」

羅祥國更廣為人所認識(羅:我也算得上半個社會人士),並且正式成為政治舞台的一角,始自與另一位現任立法局議員,香港民主民生協進會主席馮檢基的結識。

70年參加推行中文法定運
動時攝。右一為羅祥國

兩次參選相隔廿年

九零年之前,羅馮二人是「在城市論壇上他坐一邊我坐一邊大家握握手囉」的關係而己。及後羅的一位好友推薦他給馮,作為九一年立法局選舉的拍檔。他想到,以自己的經驗和學識,及對許多問題的理解,加上當時看到一些候選人質素參差 (羅:我不比很多人差!),便萌參政之心。那次雖然輸了,但正如他說,「輸得不太難看」。

民協是羅祥國晉身政界最重要的基礎(羅現為民協副主席)。「我估計當時如果無人推薦我給馮檢基,我便走不出第一步,就沒機緣去參政。」這個機緣,和他在七零年第一次參選(學生會),足足隔了二十年。


【目錄】 【曾經中大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