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城雨絲下的羅德學人


兩大得獎人碰頭(左:王鳴峰;右:梁偉絲)

  梁偉絲(90崇基英文)於92年獲獎;現任職管理顧問。

  王鳴峰(94聯合財務)於94年獲獎;現為實習大律師。

  中大另有兩名得獎者,為黃淑慈(86聯合英文)及王澤基(96新亞電子工程)。黃淑 慈已移居加拿大,而王澤基仍身在英國。

樣是下雨天,同樣是英國的牛津,但兩位羅德獎學金得主,梁偉絲和王鳴峰對此卻 各有不同的感受,亦有不同的際遇。

另闖天地

  中大畢業後,梁偉絲(90崇基英文)曾在國泰航空公司人力資源部工作了一段時間, 偶然從報紙看到羅德獎學金的申請資料才想嘗試:「我認為對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出國 留學是很寶貴的經驗,因為香港教育實在太多限制了,出外闖闖未嘗不是好事。」

  能夠在芸芸參選者中脫穎而出自不簡單,梁偉絲的成績固然優異,課外活動的表現也 不遜色。身為天主教同學會主席的她,曾代表香港出席討論女性地位的國際性會議;翌年 又協助該會在香港籌辦另一次會議。她的組織能力、領導才能也許就是在此時加倍累積。

沮喪轉為開懷

  遠離生長了廿年的香港,到了牛津這個陌生城市,再加上所念的科目 —— 管理學碩 士 —— 跟以前念的英文系截然不同,恐怕會有點難以適應?「在牛津的頭幾個月真的頗 辛苦,因為我在中大時沒住宿舍,當時要自己照顧日常起居,怎會習慣?而且牛津經常下 著微雨,人也變得沮喪起來。」

  絕處總會逢生,梁偉絲也不例外,多住幾個月便慢慢學會享受彼邦的生活,故最初辛 苦一點也是有價值的。「牛津的生活給我帶來了一份新鮮感,因為在中大既沒機會享受宿 舍生活,再加上念英文系多是自己搜集資料、自己做論文、自己思考各樣課題的背後意義 ……較為自我及獨立;但在牛津時透過學院所舉辦的活動,豐富了我的社交生活,人也變 得較成熟開放。

  「回想起來,另一個得益是念畢牛津後我可以轉往管理行業發展。」誠然,如果沒讀 過管理學,是很難躋身管理市場的。「此外,我對國家之間的文化背景差異有更深了解, 相信對現時工作、待人接物都會有幫助。」

  對於將來,梁偉絲有以下的打算:「期望未來能開展自己的生意。」至於是甚麼類型 的生意,她雖然還未有決定,但相信有了以上種種起起伏伏的生活經驗,她能朝著自己的 目標堅毅前進。

機緣配合實力

  說起來,今年剛從英國回港的實習大律師王鳴峰能夠得獎,原來與梁偉絲有莫大關連 ,「因為我在學生事務處看到梁偉絲從牛津寄回有關羅德獎學金的詳細資料,覺得吸引便 申請。」


王鳴峰攝於暮沉的牛津

  多謝梁偉絲之餘,王鳴峰也是全靠自己的實力才能奪魁,他在中大參加過不少不同類 型的課外活動(如中大文社、英文辯論隊、象牙塔講座策劃);主修工管之外,還選修一 些政政系科目……不難發現,都是與王鳴峰現時的律師事業有密切關係 —— 都是要口齒 伶俐、思維清晰,這些體驗同時亦使他對律師行業培養興趣和實力。故他由一個準商人變 為一名準大律師,一點也不令人愕然。

細雨有助理思緒

  得到羅德獎學金是王鳴峰人生轉捩點,這個機會使他更確定自己的未來發展。「在牛 津時正值冬天,又整天下著絲絲細雨,提不起勁外出;躲在屋內反而會去想清楚自己未來 的事業路向。」王鳴峰認為這是他在牛津的最大得著。「我認為工管課程向來著重一大班 人一起做projects,多從功能角度去處理課題,不大需要深入思索;但法律課程是研究法 例背後的精神、用意,從中會得到較大滿足感。」思前想後、結集起以往的活動經驗,他 才毅然踏上當律師之途,並以成為一個「有很高專業水準的大律師」為目標。

  謹祝兩位校友繼續邁進更燦爛的歲月。


梁偉絲的社圈子擴闊了,認識的朋友也多了

  羅德獎學金(The Rhodes Scholarship)1985年開始每年在香港選出1名得獎者。獲 選者必須介乎19至25歲,並已取得榮譽學士學位;未曾在英國接受教育者會優先考慮。獲 選人學業品行體魄和領導能力皆要有良好表現。

  獎學金金額包括單人來回倫敦經濟客位機票、大學及學院學費及雜費及個人生活津貼 。資助年限為兩年,在特別情況下可延長至3年。

   有興趣者可致電2609 7209作進一步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