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希立:目的、學制、課程要全面檢討

  戴希立(76新亞化學/77教育學院化學/84研究院教育)是屯門 仁愛堂田家炳中學校長,也是教統會成員。他認為討論大學四年或三 年制絕不能孤立來看:

  「香港除了石頭之外,只有人才。我們必須因應社會的變化和發 展趨勢,培養人才、吸引人才。所以,教育制度的設計,是根據人和 社會的特點,誘發出人的潛能。

  「我先說出我的分析邏輯。第一、我們必須首先訂出教育的目 標。目標也不能光由教育工作者去制訂,我們需要整體社會成員的參 與,包括家長、工商界甚至學生,因為教育服務的對象是社會。這是 檢討學制的第一階段討論,亦即研究未來需要培養甚麼人才。」

戴希立:無法培養出人才,
香港就會衰落, 下一代將嚐
到苦頭。

確立目標再談學制

  「確立了教育目標後,才能進入第二階段,討論學制問題。但學 制也不光指年期,除長度之外,還有闊度,例如在每一教育階段,我 們教育需要服務多少人?教育資源如何分配?亦講深度,例如課程的 內容;也講多元度,例如課程能否配合社會的需要。除上述四點,還 有第五點關於社會流動,因為目前是一個終身學習社會,在人生不同 階段,都有學習需要,我們的學制,能不能夠給學員提供機會?最 後一點關乎銜接問題,例如中學如何跟大學接軌?

  「由此可見,學制所包含的範圍,絕對不只年期那麼簡單。討論 學制後,我們再轉入具體的環節,集中研究課程和考核問題。這些問 題都是跟如何培養人才有關」

教統會將有諮詢

  戴希立透露,教統會在12月,將展開一個規模相當龐大的公 眾諮詢,首先就教育目標,清楚說出教統會的看法,然後向公眾諮 詢。此後還會在第二及第三階段諮詢公眾。他希望大學校長能夠在三 個階段,都發表意見,集思廣益。

  他說目前是一個終身學習社會、知識社會、講求高增值的社 會,這種觀點大家都認同。因此,香港如何培訓出人才,是日後發展 的關鍵。

  「目前香港90%是文法中學,高中階段職業教育比重很低。在德國甚至中國大陸,高中階段的職業教育比重佔整體教育一定比例,究 竟我們要不要檢討目前的情況?

  「過去的精英教育,不少人才無法晉身入讀大學。這些人如今想 進修,我們的學制有沒有為他們提供機會?四十歲修讀MBA及學 位,為甚麼不可以?對願意刻苦進修的人,如果制度沒有支持,這種 制度顯然不是鼓勵求進的制度!

  所以,除了爭論學制年期之外,還有很多工作等著我們做,是 需要需要整個社會動員,才能辦好教育。」

缺乏人才優勢不再

  究竟他對大學校長的諮詢文件有麼意見? 他說:「作為一個方案,我很尊重,這是學制討論的一個主要意見。但我希望,教育目 的、學制與課程與考核檢討的三個階段,大學校長都可以發表意見, 大家集思廣益,訂出一個更好、更全面的教育制度,造福學子。

  香港除了石頭外,只有人才。沒有人才,香港便優勢不再,下一 代將嚐盡苦頭。」

 

戴希立

(76年新亞化學/77教育學院化學/84研究院教育)。畢業後,長 期從事教育工作,現職屯門田家炳中學校長,也是教育統籌委員 會委員

 


Copyright reserved by Alumni Affair Office, CUHK. Webdesigned by INDEX 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