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意做「受薪慈善家」--李保祿


李保祿(左)與太太及香樹輝校友馬場相遇,一起合照

  提起香港賽馬會,香港人不會感到陌生;每個賽馬日,從上流社會到 草根階層,大家都興致勃勃,參與投注。但除了一般人所認識的博彩活動 外,香港賽馬會其實還有不少既有趣、又嚴肅的一面。

 

  李保祿(71新亞會財)畢業後,做了兩年助教,追 隨閔建蜀及傅元國教授教學及研究。後赴加拿大皇后大學攻讀工商管理碩士。77年考獲加拿大特許會計師執業 資格,並留在當地工作。93年回港加入馬會,出任財政及中央事務司。

  馬會是一個龐大的組織,目前全職職員有四千多 人,兼職逾一萬三千人。去年,馬會向政府繳交一百二十億零六千一百萬元稅款,佔政府稅收約10.5%;每年 馬會為香港人提供超過十億元的慈善捐獻,受惠團體和個人多不勝數。中大及其他大學,亦有所受惠。

  李保祿說,「這個如此獨特的功能,是吸引我從加 拿大回流香港,加入香港賽馬會工作的主要吸引力」。李校友指出,這個如此獨特的機構,可以說世上獨一無 二。

兩件難忘的工作體驗

  李保祿回港後,有兩件工作令他難以忘記,深感香港人辦事效率之高,在世界各地非常罕見。他憶述:93 年回港,便著手興建賽馬會滘西洲公眾高爾夫球場,這個康樂設施從構思到落實,他都有參與策劃及跟進。計 劃在93年10月拍板,到95年12月便投入服務,令他深深體會到香港人的拼搏。


擴建快活谷馬場與興建滘西洲公眾高爾夫球場,兩年
內竣工,使李保祿對香港人的高辦事效率讚賞不已

  第二件事,是重建跑馬地賽道。由於當時跑馬地只有兩條跑道。其中近養和醫院彎一截,不僅狹窄而且彎 位很急斜。若馬匹的速度不高,還沒有大問題。然而今天馬匹的質素不斷提高,速度快,這種急斜的彎位便易 生危險,所以決定改建跑道,將賽道擴大,拉平養和醫院彎。由於跑道面積大了,所以擴展部分便可闢建一個 小公園。

  改建工程也在一眨眼之間便完成,於95年11月開 幕啟用。兩件工程差不多同時展開、同時進行、差不多同時峻工,令李保祿讚嘆不已,深覺自己選擇回港工作 的決定沒有錯。

樂意做受薪慈善家

  李保祿承認,馬會大部分收益來自投注佣金。然而 從博彩所得中,轉化到為社會福利工作方面,馬會其實作出不少貢獻。李保祿笑言,他很喜歡目前的工作,因 為他覺得自己好像一個「受薪的慈善家」,這份工作不容易找到,因為一方面可直接參與社會公益,同時亦極 富挑戰性。

  過去一年,馬會的投注收入減少,但馬會並沒有減 少社會慈善捐獻。由於香港經濟陷入不景,慈善團體所得的捐款也減少了。然而正因為經濟不景,社會福利的 需求反而增加。李校友透露,去年馬會額外捐出三千萬元給公益金,資助其未能籌足的善款及恭賀公益金成立 三十周年紀念,而馬會上一年度在慈善方面的捐獻,比前年增加,捐款數目近十一億元。


今年新春首個賽馬日,李保祿在跑馬地馬場為瑞龍點睛

資源重新作慈善分配

  慈善捐獻負擔增加,但收入沒有增長,反而政府的 博彩稅提高,令支出增加,對掌管財政的李校來說的確十分頭痛。

  李保祿透露,從做生意的角度來看,馬會的毛利只 有約5%。其中營運成本約佔3%,包括了所有員工薪金、雜項開支,連賽馬獎金也包括在內;餘下的2%則 撥出來做善事,可見馬會公益事業的支出,所佔的比例很大。

  馬會資助的公益事業,除了很多人知道大筆資助興建香港科技大學、香港海洋公園、重建政府大球場外, 其實港島維多利亞公園、香港公開大學、演藝學院、以至東華三院賽馬會復康綜合大樓,皆是馬會資助撥款所 興建。從教育、文娛康樂、老人服務到醫療,馬會都大力捐助。93年,亦即李保祿加入馬會的一年,馬會創立 了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專責處理馬會一切慈善撥款事務。

  李校友透露,最近兩三年,馬會十分關注老人福 利、青少年發展和環保方面的公益工作。今後會繼續關注這方面的問題。因為香港人口老化、青少年問題以至 空氣質素每況愈下,情況不能再忽視。李校友認為,如果馬會做好這方面的工作,對政府其實有相輔相承的作 用。

  可以說,每個賽馬日,馬迷在馬場上的呼叫聲,喝 采聲、叫罵聲中,除了看到博彩一面之外,箇中還有不少社會資源重新分配的故事;而李保祿亦很樂意做一個 受薪慈善家。

李保祿(71新亞會財)

  畢業後留校任助教,後赴加拿大Queen's University 攻讀工商管理碩士,在加拿大工作多年。93年應香港賽馬會之邀,加入馬會工作。 現為香港賽馬會財政及中央事務司。


Copyright reserved by Alumni Affair Office, CUHK. Web designed by INDEX 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