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維 基
王維基(85聯合電子)自小已有生意頭腦,中五畢 業那年,當其他同學還在打十多元一小時的暑期工時,他看到暑期補習班有市場,便與朋友合資辦補習社,拿 了二千元作資本,賺了數萬元。在中大唸書時,他又做「水貨書」生意,將只需半價的台版教科書,從台灣運到 香港售賣,當時生意額上落已有數十萬元。
移民潮啟發創業構思 中大畢業後,王校友曾在IBM電腦公司任營業員, 由於幹勁十足,年薪超過一百萬元,前途可謂一片光明。但工作了四年後,他跟隨父親移民加拿大,在當地 經營電腦公司。不久他發現,隨著移民風氣日益熾熱,華人社區對長途電話服務的需求將會愈來愈殷切,加上 當時加拿大政府有意開放電訊市場,所以,發展長途電話生意將是一個重大商機。 91年,他看準機會轉而經營電訊公司,以回撥方式開拓香港長途電訊服務市場,成為第一家獲加拿大政府 發出牌照的華語長途電話供應商。92年,他毅然回港,創立城市電訊(CTI),積極進軍香港電訊市場,立志在 香港這個他「土生土長」的地方創一番事業。
快艇挑戰航空母艦 回港初期,王校友拿著十多萬元身家,創辦城市電 訊,開始時只有十二名員工,這個「初生之犢」居然夠膽挑戰當時壟斷香港電訊業的巨人──香港電訊。雙方 無論在企業規模、財力,以至市場佔有率方面都有極大的差距。王維基笑言,兩者之間的實力,猶如「航空母 艦」跟「快艇」一般,因而不被外界看好。 他說:「那時,我覺得孤立無助,因為差不多所有 人都認定我一定會『衰』,視我為一賠九十九倍的『大冷馬』,再加上沒有前人的經驗可供借鏡,成功與否, 仍是未知之數。」儘管如此,王維基的信心並沒有動搖,反而全力以赴,憑著堅毅的信念,克服心理障礙。 經過多年努力,王校友那艘「快艇」,終於在市場逐漸站穩陣腳,成為一路奇兵,足以跟「航空母艦」周旋。
迅雷不及掩耳速度搶地盤 現時,CTI除了發展長途電話生意外,更涉獵互聯 網內客服務、聯網撥號上網及寬頻網絡服務等方面業務。隨著業務不斷擴展,王維基遇到的不再只是一艘 「航空母艦」,而是各式各樣陸續湧現的競爭對手。面對同業競爭,王校友笑言,「速度」跟「創意」是他那艘 「快艇」多年來賴以突圍的秘密「武器」。 當年,他從加拿大回港,發展「回撥長途電話服務」 時,為爭取市場佔有率,率先揭起IDD割價戰。當戰火仍未平熄之際,他又推出上網回贈禮品及長途電話費, 以至「一世免費」上網服務的推廣策略,用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跟對手爭奪「地盤」。 至於「創意」,則可以從CTI所拍攝一列廣為觀眾熟悉的 廣告中窺探一二。由「殺價超人」、到「今世唔收」,亦推出以 一群已故名人作主角的「生有限.活無限」,無不令 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王校友亦成為傳媒追訪的對象。 勤力才有好運行 公司業務不斷發展,不僅為王校友帶來豐厚的「身 家」,而且更為他贏得無數榮譽。去年相繼獲選為十大傑出數碼青年及十大資訊科技精英,他的公司更評為 1999年最佳企業。能夠獲此殊榮,王維基坦言在高興之餘,背後意義尤其重要。究竟王校友有甚麼成功方法?
他解釋:「這是一個社會的認同,不單證明我當初 的選擇沒有錯,更肯定了公司在推動業界發展方面所付出的努力,鼓勵我們繼續努力,爭取更好成續。」 至於成功的竅門,王校友不加思索地說:「勤力, 我每日最少都工作十二小時。在別人眼中,我是一個很creative(有創意)的人,其實我只是一個喜歡『死啃爛 啃』、『死諗爛諗』、『死不放棄』的人,因為我相信,勤力才會有好運『行』。」
|
|||
Copyright
reserved by Alumni Affair Office, CUHK. Web designed by INDEX
worksh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