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楊永杰談吐溫文,並非雄辯滔滔,沉實內歛,遠較同年人穩重。原來,他選舉和地區經驗豐富,才一鳴驚人。 楊永杰就讀培僑中學,學校鼓勵下,參與社會事務。99年,他還是唸中二,便已為區議會助選。00年,本港舉行第二屆立法會選舉,楊永杰又為師兄程介南助選。 「初中時所知有限,參選人政綱立場,反而不甚瞭解。及至程介南被指控,未有申報開設的公司,被指利益衝突,千夫所指,令我極為詫異。」 經一事,長一智,此事成為警惕。「我發現通常有關指控,都是選舉前才浮現。從此知道,必須言行審慎,辦事嚴謹,處世耿介,絕不能漫不經心。」 03年,楊永杰又再助選,為好友張仁康出戰九龍城黃埔東選區拉票。張仁康是工程師,曾是委任區議員,地區工作出力不少,後轉為民選,仍以落敗告終。楊永杰在這次選舉介入較深,感受更明顯。
選舉失敗,楊永杰認識了九龍城區地區團體,剛好九龍城青年協進會總幹事出缺,他又獲中大取錄,課餘參與青年事務,變成大學時期主要活動。05年,他出任九龍城區居民協會青年部副主任,舉辦交流團,又為該區同學提供服務;如補習班和廉宜的證件相。「九龍城區不少青年家境蹇困,對服務甚為殷切。」 後來,他又出任樂民新 以往,楊永杰集中舉辦青年活動,到了樂民 樂民 「房協並非政府部門,請願示威不一定奏效,只有集合居民力量,作為民意代表,據理力爭,才可能成事。」 07年,他參選區議員,挑戰該區的連任區議員。可是,競選除了派傳單、做「街站」,也要上街演講,楊永杰從沒參選經驗,起初上台發言,街上拿擴音器演講,不免雙腳麻痺。「幸好台下都是相熟街坊,偶然過來打氣,淡化尷尬氣氛,心情放鬆不少。」結果他順利當選,作為民意代表,與房協和政府部門討價還價,亦更勝從前。
楊永杰進入中大,選擇了新亞書院,乃深受書院人文傳統感召。「當初入學一心從商,選讀系統工程中的金融工程。中大唸到第二年,參與地區事務太多,成績曾一落千丈,最後急起直追,結果取得獎學金。」 楊永杰學業成績優異,最終卻未有投身商界。「金融工程算是近年熱門科目,畢業生甚受銀行和基金公司歡迎。」但他志不在從商,以服務社區滿足感更大,終於決定投身教職,騰出時間參與社區工作。 他說唸中大三年,不能學以致用,反不感遺憾。若有所失的反而是唸書期間,地區工作太忙,從沒參加中大和書院新生輔導,也無緣學生活動。 楊永杰唸經濟學,可是系統工程系鄭進雄教授,對他最大影響,竟是政治見解。 「有次,鄭教授談及從政者的氣質,必須予人清晰印象,感到言出必行,才能取信於民。」 楊永杰說居民信任,甚為重要,有時為民請命,非每次成功,甚至反過來要解釋實情。 「有次區內居民,投訴漆咸道天橋的噪音滋擾,要求政府加建天橋隔音。我在部門間奔走爭取,多次商討後,發現設施可能妨礙大廈救火,天橋承托力亦難以負荷,只好向居民如實報告,尋求諒解。」 儒家以為從政者,在實事盡心,不誇誇而談。孔子倡從政必須慎言,以「先行其言而後從之」,敏行訥言。楊永杰不流空談,以實事立信,為從政者鑑。
|
Copyright
reserved by Alumni Affairs Office, CUHK. Web designed by INDEX
worksh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