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校友--二零一七年三月號

Home

校友獲殊榮

沈祖堯、陳家亮、胡嘉麒及吳兆文獲頒 2016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莫慶堯醫學講座教授沈祖堯校長(97 研究院醫學博士)、醫學院院長陳校友(88 崇基內外全科醫學,98 研究院醫學博士,11 研究院理學博士)、麻醉及深切治療學系和消化疾病研究所研究助理教授胡校友(09 研究院內科科學)、外科學系教授吳校友(95 逸夫內外全科醫學,13 研究院醫學博士)與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于君教授組成的研究團隊,憑「大腸癌發生分子機制、早期預警、防治研究」獲頒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研究團隊在沈校友帶領下,對大腸癌發病狀況、早期篩查、分子機制、診斷標誌物等進行深入及有系統的研究,歷時十五年。該項目取得一系列重要突破,包括:牽頭領導亞太區大腸癌篩查,以及在國際上首次揭示多種大腸癌無創診斷標誌物,建立大腸癌無創診斷新平台等,為大腸癌的早期防治作出重要貢獻。

梁如鴻獲頒2017年度 裘槎優秀醫學科研者獎
梁校友(90 崇基醫學科學,93 研究院基本醫學,96 崇基內外全科醫學)現為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副院長暨內科學系臨床教授,過去他一直專注研究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發病機制和治療方法,早前更憑建立「斑馬魚模型」和發展藥物篩選平台,獲頒「2017年度裘槎優秀醫學科研者獎」。「斑馬魚模型」是指利用斑馬魚就疾病作基因研究,取其細胞生長速度遠快於以往常用於研究的老鼠。而其團隊發展的藥物篩選,成功為帶有特定基因突變的白血病制定有效的治療方案,大大提高病人的存活率。

馬榮健獲選為2017年度IEEE院士
中大電子工程學系教授馬校友(97研究院電子工程,01研究院電子工程學博士)早前獲工程學國際權威組織電機及電子工程學會(IEEE)院士榮銜,以表彰他在訊號處理及通訊最佳化方面所作的重大貢獻。

訊號處理、通訊、最佳化及遙距感應技術乃現代科技發展的基石,馬校友在以上範疇的基礎研究廣受認同,如就多輸入多輸出無線通訊,研發高性能檢測設備、複雜移動網絡的干擾管理及資源最佳化、可分辨生物醫學圖片中不同組織的矩陣分辨法,及利用高光譜成像技術分析遙感衛星圖片以了解當中物質等。

池璟希成首位香港學生奪得 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銀牌獎
池校友(13 新亞建築學,16 研究院建築)是現為建築師。他在去年9月於英國劍橋大學進行交流,構思出在倫敦維多利亞與艾伯特(V&A)博物館的擴建部分設立工藝學院,並憑藉這個名為「匠.窖:V&A工藝學院」的項目,獲得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銀牌獎(最佳研究生設計),成為首奪該獎的香港學生。

陳婉婷榮登BBC年度百大女性榜並 獲選亞洲足協2016年度最佳女教練
去年中帶領東方龍獅奪得港超聯冠軍的陳校友(10 聯合地理與資源管理學,13 研究院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於同年11月榮登英國媒體BBC年度百大女性榜,並隨即獲BBC攝製團隊拍攝球隊的操練過程和接受專訪;另外,她亦憑首位女教練帶領頂級聯賽球隊奪冠的成績,於去年12月獲選為亞洲足協2016年度最佳女教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