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快訊
中大第八十二屆大會頒授榮譽博士學位
中大於去年12月1日舉行第八十二屆大會(頒授學位典禮),典禮由中大校董會主席梁乃鵬博士主持。三位傑出人士獲頒授榮譽博士學位,以表彰他們對社會、教育、文化藝術及增進人民福祉的傑出貢獻,分別為:馬道立首席法官、歐豪年教授及星雲大師。馬道立首席法官獲頒授榮譽法學博士學位、歐豪年教授獲頒授榮譽文學博士學位,而星雲大師則獲頒授榮譽社會科學博士學位。星雲大師未能出席典禮,大學以缺席頒授方式向星雲大師頒授學位。大會同時頒授四百二十二個各科博士學位,包括一名醫學博士、三百九十九名哲學博士、十五名教育博士、五名護理博士,以及兩名心理學博士。
中大醫院動土典禮
中大自2014年起籌辦全港首間非牟利及自負盈虧之私營教學醫院,以服務市民和提升教研水平,校方並於去年12月8日舉行動土典禮,標誌中大醫院正式動工興建。典禮邀得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醫生、校董會主席梁乃鵬博士、香港賽馬會主席葉錫安博士及校長沈祖堯教授等人主禮,並有逾二百名嘉賓及大學成員蒞臨觀禮。
中大醫院總建築面積達十萬平方米,可提供約六百張病床,預計於2020年首季落成、第二季投入服務。醫院將引入先進創新科技及醫療設施,並以病人為本,提供七成「套餐式價格」住院服務,讓中產家庭可以高透明度及可負擔的價格享用優質醫護服務,舒緩公營醫療系統的壓力。承蒙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撥捐十三億港元支持工程,中大醫院其中一座臨床醫學大樓將以香港賽馬會命名,以表謝意。
中大委任吳樹培先生為副校長(行政)
中大委任現任教務長及秘書長吳樹培先生出任副校長(行政)一職,任期三年, 4月1日起履新,屆時吳先生將兼任秘書長,但不再出任教務長。副校長(行政)是大學新增設的副校長職位,專注管理專業行政事務及部門,旨在減輕現時副校長的工作量。
對於新任命,吳先生表示榮幸,並感謝中大校董會的信任。他指副校長(行政)的職責是統籌大學的行政服務,確保負責教學及科研的中大同事能得到一流及專業的支援,幫助中大獲得更高的學術成就。吳先生具備逾二十七年的大學管理經驗,曾在本地及英國多所高等院校擔任高級行政人員,於2007年加入中大,次年出任教務長,並於2011起兼任大學秘書長。
盧煜明教授獲頒首屆「未來科學大獎」
未來論壇2017年會暨首屆「未來科學大獎」頒獎典禮於1月15日舉行,並向中大醫學院盧煜明教授頒發「生命科學獎」,以表揚他憑藉血漿DNA診斷技術,開創「無創產前診斷」方法的貢獻。盧教授在頒獎禮上感謝大會頒予獎項,坦言科學是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並寄語科研新力軍要把握機遇,追上生命科學的黃金時代。盧教授於1997年加入中大,同年發表孕婦血漿內存有高濃度的胎兒DNA,及後更研發出唐氏綜合症的無創檢驗方法,已被全球九十多個國家廣泛採用,成為醫學界的重大突破。
「未來科學大獎」於去年由未來論壇發起,是內地第一個由科學界及企業界共同發起的民間科學獎項,以表揚具原創性、長遠重要性和國際影響力的研究項目,設有「生命科學獎」和「物質科學獎」兩個項目。
中大研究團隊獲頒六項國家科學技術獎
在1月9日於北京舉行的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中,中大一共獲頒六個獎項,包括一項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一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三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以及首次獲得的創新團隊獎。以下是各得獎團隊的研究項目,以及參與研究的中大成員名單:
獎項 | ||
國家自然科學獎 二等獎 | 大腸癌發生分子機制、早期預警、防治研究 | 中大校長兼莫慶堯醫學講座教授沈祖堯教授、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于君教授、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教授、麻醉及深切治療學系和消化疾病研究所助理教授胡嘉麒教授、外科學系教授吳兆文教授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創新團隊) | 消化系腫瘤研究創新團隊 | 沈祖堯教授、于君教授、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研究助理教授梁巧儀博士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一等獎 | IgA腎病中西醫結合證治規律與診療關鍵技術的創研及應用 | 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腎臟科司徒卓俊教授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二等獎 | 基於磁共振成像的多模態分子影像與功能影像的研究與應用 | 影像及介入放射學系副教授王毅翔教授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二等獎 | 慢性腎臟病進展的機制和臨床防治 | 醫學院助理院長(研究)、卓敏生物醫學講座教授藍輝耀教授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二等獎 | 視網膜疾病基因致病機制研究及防治應用推廣 | 中大何善衡視覺科學講座教授、眼科及視覺科學講座教授彭智培教授 |
黃家星教授成為首位華人獲頒「世界中風組織主席中風貢獻獎」
中大醫學院一直致力進行華人中風研究,尋找高危因素以助預防中風,並鑽研新治療方法及幫助患者病後復修。醫學院腦神經科教授及國際著名腦血管病專家黃家星教授,於去年10月在兩年一度的世界中風組織會議中獲頒年度「世界中風組織主席中風貢獻獎」,以表揚他及其團隊在中風研究上的貢獻。
目前,中風患者主要是接受物理治療以助康復機能,但腦部功能受損,包括腦部血液流動減少或腦細胞缺乏刺激活動,才是導致身體殘障的主因。黃教授及其團隊針對這些腦部受損情況進行研究,創立「脈磁激法」,為全球首創結合物理治療、「體外反搏法」及「爆發式電磁激」(iTBS)的新治療方法,以幫助患者復修腦部功能及促進機能痊癒。
綠匯學苑中大保育兼策展顧問團隊獲頒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獎
過去五年,中大建築學院建築文化遺產研究中心(中心)一直就舊大埔警署的活化計劃提供保育及策展的專業意見,成功將該歷史建築群活化成綠匯學苑,推廣永續生活。綠匯學苑榮獲本年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獎」榮譽獎,是今年唯一獲獎的香港活化項目。
舊大埔警署於1899年落成,是新界首個警署及警察總部,在2009年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2010年,中心的團隊為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嘉道理農場)提供專業意見,協助申請發展局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的第二期「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嘉道理農場獲選為活化舊大埔警署的機構後,便聘請中心團隊擔任保育顧問。
團隊在活化舊警署成推廣永續生活地標的同時,亦保留當中的特色建築,如中式金字塔屋頂和荷蘭式山牆,以及報案室、羈留室和槍房等警署設施。獎項之評審委員會讚揚綠匯學苑在保留原址獨特生態系統的同時,亦彰顯了建築物所承載不同階段的文化歷史。
中大建築學院舉辦一系列活動慶祝成立廿五載
適逢成立廿五周年,中大建築學院以「想像.創新.迴響」為主題,安排了一系列精彩慶祝活動。學院於1月7日舉行銀禧院慶日,出席嘉賓包括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先生、中大建築課程創系主任李燦輝榮譽教授、中大名譽建築師兼木下建築講座系列贊助人木下一先生,以及多位業界知名人士,一眾嘉賓和校友並隨導賞團參觀2012年落成的綜合教學大樓。
建築學院的銀禧院慶項目為期一個學年,其他已舉辦的活動包括1月份舉行的校友聯展,展示橫跨二十屆逾五十位校友的設計和建築項目,以及3月2日舉行由倫敦建築師大衛.阿賈耶(David Adjaye)主講的木下建築講座。學院還將於4月下旬至5月中旬舉辦公開展覽,在時代廣場廳堂博物館展出約二十位中大建築系校友的創意作品。有關建築學院廿五周年紀念活動,可瀏覽以下網址:www.arch.cuhk.edu.hk。
中大工程學院開辦全港首個金融科技本科課程
金融科技是一門介乎金融和工程的新興跨界別學科,注重將工程學,特別是信息技術和數據科學的最新進展應用於各種金融實踐,以提升服務效率和顧客滿意度。為配合未來數十年對金融科技專才的強烈需求,中大工程學院將於2017至18年度開辦全港首創的四年制金融科技學士學位課程,為業界培育新一代領袖和創業菁英。首批取錄名額為三十人。
課程將與香港金融管理局及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緊密合作,為學生提供實習和海外交流機會,課程內容則由中大工程學院、商學院、法律學院和社會科學院合作講授。大學還首次將金融業界的新興元素化為本科課程教材,開設一系列新科目,包括金融基建、電子支付系統及電子貨幣科技、互聯網金融、金融信息學等。
崇基學院學長計劃周年聚餐、聖誕兒童聯歡會及至善獎學金頒獎典禮
2016至17年度崇基學院學長計劃周年聚餐於去年10月17日在金鐘力寶軒舉行,超過一百八十位嘉賓、學長及學生出席。本年度學長計劃共有八十九位學長及一百一十三位學生參加。學院衷心感謝校友對崇基同學的關愛,多年來鼎力支持此計劃。
為慶祝崇基學院六十五週年,崇基校友會、崇基學院教職員生活委員會及教職員聯誼會於去年12月17日在崇基學院嶺南體育館運動場合辦聖誕兒童聯歡會,超過八百人參加,其中約三百位為崇基校友及其家人。 崇基校友至善獎學金及崇基學院至善獎學金頒獎典禮於今年2月25日崇基禮拜堂舉行,捐款人當日得與獲獎的一百二十多名學生,以及所屬學系代表、所屬中學母校代表和學生家長聚首一堂。
聯合書院六十周年院慶餐舞會及海外聯合校友中大遊
由書院校友會及書院教職員聯誼會合辦之聯合書院六十周年院慶餐舞會於去年12月10日假香港港麗酒店舉行。今年籌委會以「桃李滿聯合、春風一甲子」為主題,希望讓不同年代的校友師生濟濟一堂,共同見證書院的成長,並為書院未來的發展繼續努力。是次餐舞會由時任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出任榮譽贊助人,並獲中大校董會主席梁乃鵬博士及中大校長沈祖堯教授等蒞臨主禮,各校董、校友、大學及書院同仁等約四百八十人撥冗出席。當晚除讓來賓重溫聯合書院過去六十年的發展,更安排了傳統藝術表演,為院慶餐舞會增添色彩。
另外,適逢六十周年院慶,書院於去年12月7日至10日為海外校友安排一連串特備節目,包括參觀書院及大學各項新貌及設施、參觀中大(深圳),以及重遊書院舊校址。活動共有七十位聯合書院海外校友及家人參加。
中大高爾夫球日籌得逾一百六十萬港元
第十二屆中大高爾夫球日於1月9日假香港高爾夫球會順利舉行,承蒙各贊助單位、校友及友好鼎力支持,活動合共籌得逾一百六十萬港元。今屆參與活動的校友數目更再創新高,共有逾五十位校友參與,成績令人鼓舞。
經過一輪競逐,今屆「中大盃」首度由聯合書院奪得,而聯合書院(一)隊更贏得東方表行公開盃冠軍。另外,男女子組個人總桿獎亦分別由聯合書院的鄧金榮校友及梁果華校友奪得。
中大高爾夫球日自2005年舉辦至今,已合共籌得逾一千四百萬港元。中大高爾夫球日籌得的款項將全數用作推動大學及各書院的發展,並設立「中大高爾夫球日獎學金」,每年頒發予在學業、義務工作及運動方面有卓越表現的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