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夫書院校友 REUNION

文:杜嘉明


出席的部分校友與逸夫書院院長楊汝萬教授(後排左七)及老師於會場內留影

  5月8日下午,雖然下著大雨,卻未減逸夫校友聚首的熱情。近一百位校 友,冒雨前往中環富麗華酒店,參加校友事務處舉辦的逸夫書院校友 REUNION聚會。當日與會的校友,既有早年的畢業生,亦有應屆畢業同學。 逸夫書院院長楊汝萬教授及多位師長亦一同出席,場面十分熱鬧。

  逸夫書院成立至今,已有十一年歷史,不少畢業校友已投身社會,並取 得一定成就。校友事務處希望透過這次聚會,讓各校友聚舊的同時,還能擴展 個人的聯絡網。事實上,校友聚舊,不僅可增進彼此的友誼,而且亦可在工作 上互相呼應,發揮互助互勉的精神。

  當日校友事務處特別邀請逸夫校友會在場介紹會務及招收會員。會場內 亦不停播放中大最新發展的錄影帶,介紹大學最新情況。

  下午三時開始,校友紛紛到場,大家興高采烈互道近況,交換名片, 談笑甚歡。校友事務處並安排校友分批與師長合照。

校友論壇各抒己見

  當日,大會邀請了多位學有所成的中大校友擔任<校友論壇>主講嘉 賓,包括黃偉豪(71崇基會財)、譚偉豪(86聯合電子)、李敏(89新亞新 聞)及林文量(90逸夫生化);富有主持經驗的殷巧兒女士(69聯合英文/72 教育學院英文)則擔任論壇主持。


校友論壇主持、嘉賓與校友事務主任合照
(左起:李敏、譚偉豪伉儷、殷巧兒、
俞靄敏、黃偉豪及林文量)

  論壇先由校友事務主任俞靄敏女士作開場白,再由逸夫書院院長楊汝 萬教授致辭,向校友們簡介逸夫書院的最新發展動向。最後,各主講嘉賓 分別發言,與校友分享工作心得和生活體驗。


<校友論壇>講者與大家分享個人事業發展及人生經驗

理性分析 感性經歷

  黃偉豪校友八零年代中期,出任香港貿易發展局駐北京及上海首席代 表,繼後在多家投資銀行工作,對中國市場可謂瞭如指掌。1997年底創辦 宏曦投資顧問(香港)有限公司,從事對大中華地區投資的顧問服務。論壇 上,黃校友憶述他在兩岸三地工作的情況,並與校友們分享投資心得。

  在理性的投資分析中,黃偉豪亦講了一些感性的生活經歷。

  黃校友憶述:「二十年『跑大陸』的生涯中,最令我難忘的,是貿易發 展局在北京開設辦事處時,得到前港督尤德爵士全力支持。可惜,當辦事 處成立後,尤德爵士卻與世長辭,在北京猝逝!」這件事的確令人感到人 生無常,但反過來也許可令人見一事,長一智,思想成熟,達練人情。


逸夫書院校友會幹事與師長合照留念

「不怕老婆」是創業條件

  譚偉豪是權智(國際)有限公司創辦人,其品牌「快譯通」知名業界。 1993年及1997年,譚校友分別獲選為青年工業家及十大傑出青年。

  譚校友與各校友分享他的創業心得,並笑言:「想創業成功,不能太 怕老婆,因創業者犧牲最大的是太太。」此話引來校友熱烈掌聲回應。

  但看到譚校友活力充沛,思想敏銳,在座校友都知道,除了「不怕老 婆可以發達」外,其實還有很多其他因素!

「愛發夢」是一條成功路

  李敏是著名填詞人,曾任華納唱片公司創作總監,亦曾從事電影編劇 工作,更多次獲港台及商台中文金曲及流行曲填詞獎項。李校友提到自己 由填詞人搖身一變成為小說、散文及專欄作家的經歷,自言因為愛「發夢」 才當上作家。

  李校友表示,十年創作生涯,令她明白到,耐心接受別人批評及堅持 自己的理念十分重要。


校友事務主任俞靄敏女士與逸
夫書院院長 楊汝萬教授合照

訓練自己成為人才

  林文量是逸夫書院第一屆畢業生。畢業後,赴英國牛津大學深造, 94年獲頒博士學位,現為香港大學理學院動物系助理教授。

  論壇上,林校友暢談科技對香港未來發展的重要性,並勉勵應屆畢業 同學努力進修,訓練自己成為社會棟樑。林校友表示:「理想十分重要, 有理想才知道人生該走的方向。」

  當千禧年在望之際,香港邁向高科技發展之路,當然求才若渴。

林校友認為,新一代的年輕人才必須有創意、博學,更要有追求知識 的欲望。

  大會安排了精緻美點,供校友品嚐。論壇完結後,大家在茶會上談天 說地,互相交流意見。到傍晚六時才慢慢離去。

  這次聚會,校友反應非常熱烈,校友事務處計劃多舉辦這類活動。有 興趣參加的校友敬請留意。

 

Reunion 照片

REUNION照片將會在6月26日評議會周年會員大會「校友茶會」中展出, 歡迎校友屆時選購

 


Copyright reserved by Alumni Affair Office, CUHK. Webdesigned by INDEX 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