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堅(77聯合市場)在銀行界工作十六年。去年他接受記者訪問,衝口而出說了一番話;後
來回想,原來這是多年來慢慢醞釀而成的信念。
「賺錢不是我的個人目
標,」他開宗明義說。「我相信市場有真理、運作有定律;把這個真理找出
來,令一家機構起死回生,很很『過癮』的事……掌握住這
個規律,公司便可以大大發展。」
他解釋,從事商業活動,是「為企業開創
未來、為市民改善生活、為社會創造就業、為香港保持在世界競爭的能力」。
「這也是多年來推動我工作的原動力,特別當我覺得我的產品真的有用,真的
幫到人;公司的服務不斷改進;促進了同業的競爭
,令香港保持競爭力……這些(信念)做到做不到,留待別人定論。」他一口
氣的說。
覓真理 求學八年
「蘇武牧羊」接受新職
參選傑青 總結人生
立志推廣市場學
與師兄陳偉成(中)及同班同學馮志偉攝。陳現在任職律師,馮則從事中港貿易
1988年,周是香港青年經理會的會長,參選傑青,第一回合經已出局。那一屆
獲選的有張瑪莉、梁振英和陸恭蕙等,他便問自己:為甚麼人家當選我落選?
檢討之下,發現自己缺乏社會服務的經驗。「這次(落選)改變了我做事的方法。」周說。
第二次參選,先是巧合,因為偶
爾看到提名表格,而自己已到參選年齡的上限。後來,則成為他人生個階段的
一次總結機會。
「評判問我:傑青的榮譽對你是那麼重要嗎?我回答說:
參選傑青,可藉此機會,檢討自己過去和探討未來。如
果這份總結得到傑青的榮譽,便代表了社會對你工作的肯定,加強自己的信
心,是一個很大的鼓舞作用;如果不獲選,也是一次總結人生經驗的好機
會。」
收到獲選傑青的通知書,是小兒子擺滿月酒的晚上,周志堅當然開
心,但更多的是感動。
「在香港『搏』了那麼多年,用『我為香港工作』的
信念支持自己,經過風浪起跌,有人間中話你做得好,也有人
不停對你說做得不好。現在有人肯定你的成就,正式嘉許。成為傑青的同時,
我不禁問自己:我能再多做些甚麼?這個責任感更加重,加強了使命感。」
傑青遴選時,都要寫下自己服務社
會的計劃。「我寫道:透過教育工作,為中國及香港培養更多市務專業人材;在
將來適當的時候,為中國的零售銀行業做些事。」
周志堅在《信報》有一
個專欄,成為他實踐承諾的一個途徑,一方面推廣本地的市場學教育,另方面
希望可以引發關於中、港角色的討論。
「香港人把
香港看得太大了,只從香港利益著眼……。香港的長遠利益,乃是牽附著中國
的長遠利益;香港的前途問題,應以中國的前途問題出發……香港商人應該加
速中、港兩地的接軌,和中國與世界的接軌。
「我計劃把專欄的稿費收
入,資助國內一至兩位市務管理人才到海外進修。」周志堅
說。這是他另一個夢想,另一個目標。
周志堅簡歷
1977 中文大學工商管理學士(聯合市場系)
1978 獲獎學金赴美留學
1979 獲美國加州大學工商管理碩士。畢業後立即返港,加入美國銀行,任練習生
1981 加入大通銀行
1984 晉升為第二副總裁,主管策劃部
1987 加入第一太平銀行任副總裁,主管零售銀行業務;1991年出任執行董事至今
1994 香港十大傑出青年
1995 中文大學工商管理博士
2995-1996 香港市務學會副會長
周志堅
歷任中大商學院及中大校外進修學院兼任講師。1987至94年間,他多次率領香
港管理專業協會之考察團,前赴中、美及東南亞多個國家交
流學習。1993年,獲北京中國市場協會周年會議最佳論文獎。
【中大傑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