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工心聲—譚乃賢 新亞/1994
薪火相傳的實踐
譚乃賢(94新亞電子計算) 在98年跟女朋友(現在的太太)一起參加過韶關乳源勵學團,一直關注小扁擔動向,希望有機會盡一分力回饋社會。於2016年聖誕期間,他終於再次跟太太帶同兩名女兒參加廣西梧州藤縣勵學團。
是次活動一行17人(聯合、崇基、新亞一共10位來自不用界別的校友濟濟一堂!) ,共探訪了5所小學捐助達400個學生。鄧邦慧 (69新亞藝術) 和梁慧思(00新亞專業會計)是小扁擔的捐款者,不時留意小扁擔的消息,鄧校友這次更遠道從美國回來。曹銘琛 (09崇基專業會計) 最初只是抱著「見識世界」的心態去參加小扁擔團,沒想過最後是帶著擴闊了的眼界和幸福感離開梧州。這是她第一次去廣西梧州;第一次拜訪內地小學;第一次成為「聖誕老人」,幫忙派發獎學金、勵學金、文體用品和書籍。她認為我們只帶給學生一份小禮物,但這對他們的鼓勵遠大於此,他們更可能會受用終生。
黃月鳳(98崇基經濟研究院)也是第一次跟兒子一起參加。她認為近年中國經濟雖已大幅改善,但部分家庭仍很窮困,中港差異讓校友們感受頗深。小扁擔金錢上的支助,對這些孩子和他們的家庭仍很有幫助。校友義工親身接觸並鼓勵他們努力讀書,可在精神上支持他們,讓其感受到人間有情。偶爾有熱情的老師、家長和學生親自送上自家出產的蕃薯,讓我們一嚐熱騰騰的善意。有時接受善意,也是對他們的關懷。部份義工回港更是牽念各校情況,回港後紛紛捐款以支援山區教育。
在這旅程中,大家都很享受與義工團隊的共處。義工們事前到小扁擔網站觀看了訪校活動流程,第一次參加活動工作起來都得心應手。工作時,大家毫不計較,盡心盡力地分派文具和圖書,與及核對受助者的資料;工餘時,我們又可開懷共享當地的美食,讓義工們共渡了一個輕鬆、有意思和值得回味的聖誕節。
校友認為,能帶給別人快樂是我們的福氣。捐款人和義工在旅程中的互相支持和鼓勵,收獲遠比付出的多,希望校友繼續身體力行,將這施比授更有福的活動薪火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