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工心聲—胡宇玲
廣西梧州人, 2018年11月廣西百色團內地80後義工
一直都在聽說著廣西百色偏遠山區的貧窮,卻一直未曾親眼目睹。感謝香港中文大學的「小扁擔」活動,感謝中大校友給我這樣一個珍貴的機會(參加者是該名校友的內地同事),去瞭解去接近大山深處那些純真可愛的孩子們。還有特別幸運,認識了「小扁擔」的義工姐姐、叔叔阿姨們,他們的善良與博愛精神,令我內心尤為敬佩與感動,他們都是我往後人生路上的榜樣!
這次「小扁擔「勵學活動, 5天時間,走訪了5家學校。每到一個學校,我們會先派發獎學金,然後進行另一個重點環節就是勵學金派發,這個是針對貧困學生的,對於學校審核過符合要求的學生,我們逐個與學生及家長面對面溝通,瞭解他們的家庭狀況,這應該是「小扁擔」活動的重點吧!我感受最深的也是這一環節,作為新手的我,較多時候是在旁聽學習。山區的孩子與外面的世界缺乏交流,所以與孩子第一次接觸讓我感覺到他們非常怕生,說話聲音非常小,他們用一雙雙的好奇的眼睛望著我們,有些孩子溝通時甚至低著頭不敢與我們對視,他們或是害羞,或是自卑吧,我們的義工都非常耐心的與孩子溝通,用發自內心的真情慢慢打開他們的心扉,讓我意想不到的是,義工們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在開導鼓勵這些家境貧困的孩子們,給予他們努力向上的動力及溫暖的擁抱,這也是大部分山區孩子缺乏的,他們卻少了別的孩子都擁有的父愛母愛,甚至連一個擁抱對他們來說都是一種奢侈的想法。昨天,同事(中大校友義工)給我看了她特別幫助的一個女孩子給她的信,信中女孩說兩年前這位阿姨給了她一個擁抱,那是她人生中第一次被別人擁抱,是她人生中最溫暖的一個臂膀,讓她對生活重燃了希望。我和同事都感嘆,想不到一個擁抱對孩子的影響竟如此大!所以,我想「小扁擔」堅持了十多年這種形式的勵學活動,或許已經改變了很多山區孩子的命運了。
其實,他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自己夢想,或者說用希望來解釋更為準確,而且他們也有著孩子與生俱來的天賦,如果給予他們城裡孩子同等的條件,他們是有成為優秀人才的可能性的。但是家庭條件限制,讓他們在上學這條路上舉步維艱,部分孩子會中途輟學,很多孩子都只能上完9年義務教育,高中的學費,是一般家庭不能承擔的,希望之火,在這個時刻熄滅。希望有更多有社會愛心及有能力的人支持「小扁擔」,讓「小扁擔」的精神一直一直延續下去,幫助更多山區的孩子走出大山!